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低段语文教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作者】 胡小华

【机构】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幸福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朗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更好地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范读引导,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并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评价,提高学生朗读的自信。因此,本文就探究小学低段语文教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低段;朗读能力;培养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朗读训练指导呢?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体会。
  一、小学低段语文有效朗读训练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在小学生识字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然后让他们能够正确地书写所学的字。要保证学生能够牢固地记忆所学过的字,就要让他们反复地去进行朗读,熟练地掌握字的发音和字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写字和读音的规范性进行正确的指导,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地读准字音;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正确的指导,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经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可以充分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揣摩作者的写作情感,从而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会边读边想,遇到疑问则自主地启发思维,经过思考引发灵感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感知、领悟、积累、运用”的朗读过程。另外小学语文课文中往往都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这些插图色彩鲜艳、画面形象有趣,对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课堂气氛,提倡开放性朗读
  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读必须“入情入境”。叶圣陶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在小学低段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创设情境,把文字符号变成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维中,进入形象化、富有感染力的场景,使学生由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当局者,去亲近人物、感知事物,为接下来的感情朗读做好准备。在这种情境下,有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如教学课文《两只鸟蛋》,教师可以通过准备几个鹌鹑蛋,让孩子的观察外观形状并亲手触摸。通过观察触摸,孩子们知道了鸟蛋是圆圆的、滑滑的,这时孩子们兴趣浓厚,在愉悦中积极朗读,都朗读出了鸟蛋的可爱,感情非常到位。
  三、明确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
  读得有感情是对朗读教学的最高目标,大家都说,有感情的朗读是读出来的,是学生在读中“悟”出来的。但低年级的孩子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较低,所以在有感情朗读指导的过程中,很有必要进行一些朗读技法的指导,如重音、停顿、语调、语速等。俗话说“无招胜有招”,但要做到“无招”,先得“有招”。首先教师要重视范读引领,因为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的范读是指导其有感情朗读的最好的最直接的办法。其次要培养孩子对词语的敏感性,也就是培养孩子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感悟能力。平时的教学中,可让学生找一些词义、感情色彩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来对比朗读,感悟词的“音响”,引导学生通过调节朗读的语气、声高来感悟这些词的“音响”。再者,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常引导学生运用“角色转换”的方法,把自己融入了课文的情境中,进行朗读训练。这样,在朗读课文时会更绘声绘色。
  四﹑做到课堂上读出情感,提高语感能力
  学生们经过前两部分的朗读训练,学生对要讲的课文已经是滚瓜烂熟了,既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也已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因此,教师上起课来可说是驾轻就熟,这时候的朗读训练,应着重于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来,这是朗读训练的最高层次。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我让学生想着自己玩时的快乐,来体会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快活心情,读出快活的语气来;让学生想象小蝌蚪找到了妈妈而高兴激动,读出急切惊喜的语气;想着自己妈妈或老师平时的慈爱,来体会鲤鱼,乌龟和青蛙妈妈说话时那和蔼可亲的语气??我在教学中经常创设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入境入情,从而达到读出情感的目的,为教学服务。?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训练学生多朗读,巧朗读,可促进语言内化,增加语言积累,提高语感能力,从而感受语言的优美,感受朗读的乐趣,从而为学生的独立空间打好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五、丰富学生的朗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课本,而应该帮助学生充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语文朗读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当今信息的共享性丰富学生的朗读材料,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规定每个小组利用课外时间搜集一些有趣的知识供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在小学语文朗读训练中,我们可以自行编写一些可读性强的材料帮助学生增长课外知识,通过丰富的朗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六、激励创造,唤醒学生的灵感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创造。经过前面的训练与指导,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这时要充分给学生自主权,激活参与,让学生在自主朗读中进一步掌握朗读的技巧,主要采取的方法有:自读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此唤醒学生的灵感,激励创造,关键的时候还要“扶”一把,注意扶要扶得精巧,要扶在学生的疑处、难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最好的发展,最后实现不是读会而是会读的目标。
  总之,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与培养,首先要最大限度的激发起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变“要我读“我要读。其次,要营造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体验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悟,而不是一味的命令与告诉。最后就是练习。所谓“一天不练口生,一时不写手生”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1]余芳.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方法探究.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
  [2]赵慧.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现代阅读,2012.
  [3]黄简英.浅谈语文朗读教学训练的反思[J].科技资讯,2010.
  [4]万大波.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
  • 【发布时间】2023/4/10 12:43:45
  • 【点击频次】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