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在小学第三学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以下就小学第三学段数学课堂动手操作教学进行阐述分析,结合常见课堂问题提出一些应对措施,旨在推动小学数学教学不断进步。
【关键词】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改进措施
小学义务教育阶段,1、2年级被划分为第一学段,3、4年级被划分为第二学段,5、6年级被划分为第三学段。第三学段的小学生应该具有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但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还无法深刻理解那些高度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如果借助动手操作实践,就能让这些隐性知识显性化。因此,小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效地将数学中的抽象问题变得更为具体形象,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小学第三学段数学课堂动手操作活动的不足之处
在新课程改革发展背景下,教师会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小学数学动手操作中,教具的准备与课堂教学时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通过动手操作有助于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然而受到课堂教学时间所限,很多教师动手实践教学时间不够用,很多活动多以草草的形式收场,从而使动手操作活动徒具其表。
(二)小学数学课堂动手操作活动,需要建立在思维的基础上。如果仅仅有动手操作活动,则无法发挥动手实践教学的最大价值,比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相关知识点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数方格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未引导学生如何将思维与图形结合起来,从而会丧失动手操作的实际意义。
(三)小学数学课堂动手操作思维活动与有序表达不协调。比如:我们在讲解“圆”相关知识点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折一折”的动手操作,从而找到圆的特征,但是在提问环节中,多数学生只能回答出“圆有无数条直径且相等”,如果再继续追问其他问题,学生们就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二、提升小学第三学段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方法分析
(一)有效处理教具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动手操作教学活动时,教师准备教具往往与课堂教学时间发生冲突,这样会影响到授课效果,甚至让动手操作教学更加形式化。教师在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前,应当做好教具准备和课前备课,这样能合理安排课堂动手操作实践的时间,真正发挥动手操作的教学价值,比如:我们在讲解“圆的周长”相关内容时,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全面了解学生知识结构情况,即:怎么测量圆的周长?圆自身形状造成了测量困难?在开展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布置一些作业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让学生和家长(同学)去沟通,然后尝试动手去操作。其中有的学生会用一张纸“卷”出一个与圆大小相同的圆柱,当打开圆柱后,测量对应的一个边的长度,即可获得对应圆的周长。通过动手,学生们能解决自己感到迷惑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课堂动手操作时间,让学生成为教学的实际参与者。
(二)引导小学生动手操作,提升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
通过分析发现,虽然课堂上也有动手操作环节,但这些内容与后续的教学缺乏关联性,由此降低了动手操作的价值。殊不知,这两者是环环相扣的关系,动手操作具有铺垫和引导的作用。为此,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加强二者之间的引导,让小学生意识到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的价值所在,进而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相关知识点时,我们可以借助“数格子”的形式来引导大家,先从长方形开始,然后通过裁剪、拼接,将平行四边形“组装”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能够拓展思维,发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前的“特殊”关系,后面涉及平行四边形的公式,学生们也就很容易理解了。通过动手与思维引导,教师讲解后面知识时,学生就不会有突兀感。
(三)培养学生实践操作与思维结合的能力
教师应该明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增加动手操作环节,并不意味着肯定能改变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为了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要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培养他们进行有效的思考,真正将“手”与“脑”结合起来,达到“1+1>2”的效果。具体来讲,小学生应该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明白“我发现了什么?我是怎么发现的?我看到了它们之间的什么关系?”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大胆地进行沟通交流,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将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有序表达能力,比如:针对圆形开展分组学习,让学生用圆形纸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在操作过程中,多数学生能够发现并掌握圆的特征。此时,老师提问(圆的特征)时,学生们能快速说出“圆有无数条半径”“圆有无数条直径”“圆的所有直径和半径的长度都是相等的”。此时,我们继续追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奥秘的?”,各组就无法完整地叙述相关知识了。由此可见,学生们尚未真正理解圆相关的知识点。因此,我们要在动手操作时提醒学生,大家发现了什么?怎么发现的?各组学生边操作边交流,从而将操作和思维结合起来。在全班交流时,学生能借助语言将自己的思考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如果某个学生表达无序,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大家有序地表述出来,保证思维的条理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第三学段教学活动中,要适当增加动手操作环节,以此提升小学生的学科素养水平。数学教师要重视课堂动手实践操作,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学内容,同时我们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小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逐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水平。
【关键词】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改进措施
小学义务教育阶段,1、2年级被划分为第一学段,3、4年级被划分为第二学段,5、6年级被划分为第三学段。第三学段的小学生应该具有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但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还无法深刻理解那些高度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如果借助动手操作实践,就能让这些隐性知识显性化。因此,小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效地将数学中的抽象问题变得更为具体形象,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小学第三学段数学课堂动手操作活动的不足之处
在新课程改革发展背景下,教师会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小学数学动手操作中,教具的准备与课堂教学时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通过动手操作有助于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然而受到课堂教学时间所限,很多教师动手实践教学时间不够用,很多活动多以草草的形式收场,从而使动手操作活动徒具其表。
(二)小学数学课堂动手操作活动,需要建立在思维的基础上。如果仅仅有动手操作活动,则无法发挥动手实践教学的最大价值,比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相关知识点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数方格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未引导学生如何将思维与图形结合起来,从而会丧失动手操作的实际意义。
(三)小学数学课堂动手操作思维活动与有序表达不协调。比如:我们在讲解“圆”相关知识点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折一折”的动手操作,从而找到圆的特征,但是在提问环节中,多数学生只能回答出“圆有无数条直径且相等”,如果再继续追问其他问题,学生们就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二、提升小学第三学段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方法分析
(一)有效处理教具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动手操作教学活动时,教师准备教具往往与课堂教学时间发生冲突,这样会影响到授课效果,甚至让动手操作教学更加形式化。教师在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前,应当做好教具准备和课前备课,这样能合理安排课堂动手操作实践的时间,真正发挥动手操作的教学价值,比如:我们在讲解“圆的周长”相关内容时,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全面了解学生知识结构情况,即:怎么测量圆的周长?圆自身形状造成了测量困难?在开展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布置一些作业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让学生和家长(同学)去沟通,然后尝试动手去操作。其中有的学生会用一张纸“卷”出一个与圆大小相同的圆柱,当打开圆柱后,测量对应的一个边的长度,即可获得对应圆的周长。通过动手,学生们能解决自己感到迷惑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课堂动手操作时间,让学生成为教学的实际参与者。
(二)引导小学生动手操作,提升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
通过分析发现,虽然课堂上也有动手操作环节,但这些内容与后续的教学缺乏关联性,由此降低了动手操作的价值。殊不知,这两者是环环相扣的关系,动手操作具有铺垫和引导的作用。为此,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加强二者之间的引导,让小学生意识到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的价值所在,进而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相关知识点时,我们可以借助“数格子”的形式来引导大家,先从长方形开始,然后通过裁剪、拼接,将平行四边形“组装”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能够拓展思维,发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前的“特殊”关系,后面涉及平行四边形的公式,学生们也就很容易理解了。通过动手与思维引导,教师讲解后面知识时,学生就不会有突兀感。
(三)培养学生实践操作与思维结合的能力
教师应该明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增加动手操作环节,并不意味着肯定能改变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为了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要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培养他们进行有效的思考,真正将“手”与“脑”结合起来,达到“1+1>2”的效果。具体来讲,小学生应该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明白“我发现了什么?我是怎么发现的?我看到了它们之间的什么关系?”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大胆地进行沟通交流,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将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有序表达能力,比如:针对圆形开展分组学习,让学生用圆形纸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在操作过程中,多数学生能够发现并掌握圆的特征。此时,老师提问(圆的特征)时,学生们能快速说出“圆有无数条半径”“圆有无数条直径”“圆的所有直径和半径的长度都是相等的”。此时,我们继续追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奥秘的?”,各组就无法完整地叙述相关知识了。由此可见,学生们尚未真正理解圆相关的知识点。因此,我们要在动手操作时提醒学生,大家发现了什么?怎么发现的?各组学生边操作边交流,从而将操作和思维结合起来。在全班交流时,学生能借助语言将自己的思考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如果某个学生表达无序,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大家有序地表述出来,保证思维的条理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第三学段教学活动中,要适当增加动手操作环节,以此提升小学生的学科素养水平。数学教师要重视课堂动手实践操作,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学内容,同时我们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小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逐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水平。
- 【发布时间】2023/4/10 12:58:52
- 【点击频次】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