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劳动课的本土化与天冬种植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小学劳动课是“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之一。《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02年版)》中明确提出:中小学生要学会煮饭、炖汤、种菜、养禽、维修家电等技能。中小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是众望所归,并且将劳动课独立出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劳动课本土化不仅有利于教师操作,还能让学生产生“一见如故”的感觉。本文就天冬种植与劳动课的结合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生;劳动课;天冬种植;本土化
为了让小学劳动课扎实推进,避免流于形式,我们应该从“兴趣”入手,适当增加校本课程资料。小学教育要立足于本地情况,让劳动课更“接地气”,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一、本土药用植物——天冬
天冬属于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从形状看,它基本呈现出长“纺锤”状,体型稍稍弯曲,多数长度为5~18cm。天冬表面呈黄白色或者是淡黄棕色。从中医角度看,天冬主要用于阴虚发热、肺痈、消渴等疾病。四川省内江东兴区是天冬种植的故乡,在沱江岸边的山峦上耸立着一排红色的大字“中国天冬之乡”。想当年,诗圣杜甫用“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来描绘天冬延伸的藤蔓。上世纪70年代,内江天冬种植面积曾达到5万余亩。历经多年的沉浮,目前天冬种植面积大约为4.8万亩。天冬对于本地中小学生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经济类作物了。
二、小学劳动课程的创新——本土化
劳动课程本土化并非新鲜事物,这种模式易于操作,所用资料俯拾即是。对于学生而言,也能将熟视无睹的物体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水平。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易上手”“学得会”“记得牢”。我们放眼国外,劳动课程也带有典型的本土化特征。以日本为例,从幼儿阶段就有了体验劳动,包括种植小苗、手工劳动等内容,小学阶段又增加了家政课。德国的劳动教育具有典型的综合性特征,尤其突出了制作这一核心。并将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培养习惯视为“教育目标”。在芬兰,更是重视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并且有着非常成熟的课程设置和配套的评价标准,课程内容涵盖了手工课、家政课、编程课、综合课程等。
三、天冬种植与小学劳动课程的融合
将天冬种植与劳动课程结合起来,对于内江东兴区的孩子们来说,具有得天独厚后的优势。几乎每位学生都见过天冬,很多小学生在田间地埂中嬉戏,还是父母的好帮手。虽然接触很多,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缺乏理论知识,有关天冬科学种植、管理的方法不甚了解。此时,将理论与实际劳动结合起来就能起到很好的融合效果。
第一,在课堂中增加科普内容。在学生身边,就有“天冬、麦冬仙女下凡”“苏轼与天门冬酒”“周恩来买蜜饯”等众多小故事。以故事为载体,先从科学角度讲解天冬相关的知识,包括天冬的历史、文化及药用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凸显劳动育人的优势。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步——天冬进校园。这是我们“走出”校园的第一步。
第二,在田间认识天冬。走入田间后,先让学生们了解植物的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这些知识大致了解一下即可。但是对于天冬,应该多做介绍,天冬属于百合科植物,典型代表就是百合,教师可以展示百合的图片(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展示鲜百合)。之后,可以借助问题的方式开启田间教育,“大家知道天冬从种植到收获,需要多久吗?”,部分小学生能够回答(3年)。之后,就可以展示图片,讲解天冬种植三年中,根块的成长过程。然后抛出第二个问题,“天冬是怎么收获的呢?”,由于很多同学参与过收获,这个问题还是容易回答的。此时,就可以抛出第三个问题,“收获后的天冬是怎么加工的呢?”这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借助图片不容易讲解。该问题可放到之后的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
第三,做一个种植小能手。学校可以联手种植基地,开设天冬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共同劳动、共同管理,收益归农户所有的形式,让学生们真正变成“小药农”。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季节,或者天冬不同生产阶段进行观察,学生在田间劳动过程中,掌握天冬种植基本技巧。
首先,根据不同季节开展劳动课程。天冬每年最佳种植时间为3~4月,还可以选择9~10月。如果是春季播种,便于管理,但是缺点是发芽率相对较低。秋季播种管理费时费工,发芽率相对较高。这些,都可以让学生们全程参与,并记录相关数据,最后总结种植技术要领。
其次,土壤条件。种植天冬需要首选沙质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要讲解施肥方面的问题,优选厩肥、饼肥和过磷酸肥。种植前要翻耕土地,保证土壤的透气性。还可以喷洒除虫剂,确保天冬的正常生长。
再次,播种方法。所选种子应该饱满且无病害,播撒后需覆盖堆肥或草木灰。如果是秋季种植,需要覆盖稻草或薄膜,这样能提高土壤温度,有助于天冬发芽。
最后,养护管理。天冬植株在生长过程中,要做好除草工作,一般控制在4~5次即可,除草时要避免伤及块根。若天冬茎蔓长至50cm,需要搭架,保证藤蔓的自由生长。
为了保证学生全程参与到天冬种植实践之中,可以安排学生制定一个计划,根据天冬生长情况,在不同节点设计相应的劳动内容。该计划制作完毕后,由教师进行审核修订,确保计划的可行性。此外,在实施之前要与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准备充足的材料,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上手操作。另外,施肥和喷洒农药等环节学生可以观摩,尽量不要实际操作,避免发生不安全情况。
结束语
总之,劳动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将“知”和“行”结合到一起,在做中磨炼学生的毅力,对劳动有更深刻的理解。劳动课本土化是一个发展趋势,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学生们也会有极强的亲切感。本文结合天冬这种本地经济作物,就劳动课本土化的过程和方法进行简要分析,旨在让校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
【关键词】 小学生;劳动课;天冬种植;本土化
为了让小学劳动课扎实推进,避免流于形式,我们应该从“兴趣”入手,适当增加校本课程资料。小学教育要立足于本地情况,让劳动课更“接地气”,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一、本土药用植物——天冬
天冬属于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从形状看,它基本呈现出长“纺锤”状,体型稍稍弯曲,多数长度为5~18cm。天冬表面呈黄白色或者是淡黄棕色。从中医角度看,天冬主要用于阴虚发热、肺痈、消渴等疾病。四川省内江东兴区是天冬种植的故乡,在沱江岸边的山峦上耸立着一排红色的大字“中国天冬之乡”。想当年,诗圣杜甫用“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来描绘天冬延伸的藤蔓。上世纪70年代,内江天冬种植面积曾达到5万余亩。历经多年的沉浮,目前天冬种植面积大约为4.8万亩。天冬对于本地中小学生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经济类作物了。
二、小学劳动课程的创新——本土化
劳动课程本土化并非新鲜事物,这种模式易于操作,所用资料俯拾即是。对于学生而言,也能将熟视无睹的物体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水平。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易上手”“学得会”“记得牢”。我们放眼国外,劳动课程也带有典型的本土化特征。以日本为例,从幼儿阶段就有了体验劳动,包括种植小苗、手工劳动等内容,小学阶段又增加了家政课。德国的劳动教育具有典型的综合性特征,尤其突出了制作这一核心。并将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培养习惯视为“教育目标”。在芬兰,更是重视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并且有着非常成熟的课程设置和配套的评价标准,课程内容涵盖了手工课、家政课、编程课、综合课程等。
三、天冬种植与小学劳动课程的融合
将天冬种植与劳动课程结合起来,对于内江东兴区的孩子们来说,具有得天独厚后的优势。几乎每位学生都见过天冬,很多小学生在田间地埂中嬉戏,还是父母的好帮手。虽然接触很多,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缺乏理论知识,有关天冬科学种植、管理的方法不甚了解。此时,将理论与实际劳动结合起来就能起到很好的融合效果。
第一,在课堂中增加科普内容。在学生身边,就有“天冬、麦冬仙女下凡”“苏轼与天门冬酒”“周恩来买蜜饯”等众多小故事。以故事为载体,先从科学角度讲解天冬相关的知识,包括天冬的历史、文化及药用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凸显劳动育人的优势。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步——天冬进校园。这是我们“走出”校园的第一步。
第二,在田间认识天冬。走入田间后,先让学生们了解植物的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这些知识大致了解一下即可。但是对于天冬,应该多做介绍,天冬属于百合科植物,典型代表就是百合,教师可以展示百合的图片(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展示鲜百合)。之后,可以借助问题的方式开启田间教育,“大家知道天冬从种植到收获,需要多久吗?”,部分小学生能够回答(3年)。之后,就可以展示图片,讲解天冬种植三年中,根块的成长过程。然后抛出第二个问题,“天冬是怎么收获的呢?”,由于很多同学参与过收获,这个问题还是容易回答的。此时,就可以抛出第三个问题,“收获后的天冬是怎么加工的呢?”这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借助图片不容易讲解。该问题可放到之后的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
第三,做一个种植小能手。学校可以联手种植基地,开设天冬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共同劳动、共同管理,收益归农户所有的形式,让学生们真正变成“小药农”。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季节,或者天冬不同生产阶段进行观察,学生在田间劳动过程中,掌握天冬种植基本技巧。
首先,根据不同季节开展劳动课程。天冬每年最佳种植时间为3~4月,还可以选择9~10月。如果是春季播种,便于管理,但是缺点是发芽率相对较低。秋季播种管理费时费工,发芽率相对较高。这些,都可以让学生们全程参与,并记录相关数据,最后总结种植技术要领。
其次,土壤条件。种植天冬需要首选沙质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要讲解施肥方面的问题,优选厩肥、饼肥和过磷酸肥。种植前要翻耕土地,保证土壤的透气性。还可以喷洒除虫剂,确保天冬的正常生长。
再次,播种方法。所选种子应该饱满且无病害,播撒后需覆盖堆肥或草木灰。如果是秋季种植,需要覆盖稻草或薄膜,这样能提高土壤温度,有助于天冬发芽。
最后,养护管理。天冬植株在生长过程中,要做好除草工作,一般控制在4~5次即可,除草时要避免伤及块根。若天冬茎蔓长至50cm,需要搭架,保证藤蔓的自由生长。
为了保证学生全程参与到天冬种植实践之中,可以安排学生制定一个计划,根据天冬生长情况,在不同节点设计相应的劳动内容。该计划制作完毕后,由教师进行审核修订,确保计划的可行性。此外,在实施之前要与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准备充足的材料,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上手操作。另外,施肥和喷洒农药等环节学生可以观摩,尽量不要实际操作,避免发生不安全情况。
结束语
总之,劳动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将“知”和“行”结合到一起,在做中磨炼学生的毅力,对劳动有更深刻的理解。劳动课本土化是一个发展趋势,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学生们也会有极强的亲切感。本文结合天冬这种本地经济作物,就劳动课本土化的过程和方法进行简要分析,旨在让校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
- 【发布时间】2023/5/8 10:46:46
- 【点击频次】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