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再谈想象力的丧失

 

【作者】 张海艳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凤翔镇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近日读书,一篇《想象力是怎样丧失的》文章深深吸引了我,文中的一位学者找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做测试:他先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请被测试者回答这是什么。小学生们都抢着回答“是大大句号”“是天上的月亮”“是老师瞪大的眼睛”、……当问到初中学生时,一位尖子生举手答道“是零”;成绩较差的的学生喊道“是英文字母O”,得到的是老师粗暴的呵斥。等到大学生时,他们相互一大笑,没有回答;而机关干部们却面面相觑,把目光瞟向了在场的领导,领导沉思了一会答道“没有经过调查论证,我是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读完后让我陷入了沉思,为何明明相同的问题却因人群不同而给出的答案也截然不同!这不由得使我联想到了学校教育。好的教育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其受用一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是培养人的艺术”。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管理者和陪伴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时刻关注着学生的身心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健康发展。文中的小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想象力极为丰富,而初中生、高中生直至机关干部,年龄越大想象力愈发单一。从这个小测试中我们不难看出,丰富的想像力由孩童向成人的转变的过程中反而越来越低甚至丧失。要知道:人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是沟通现实世界与未知或可能世界的重要桥梁。然而许多年来,我们施行的教育过多注重知识的理解和传承,对于分数的追求与兴趣培养的矛盾一直相伴而存,从幼升小、小升初开始,直至中考、高考……每一阶段的应试压力时刻紧绷在教师和家长的心头,于是乎在“正确答案”下孩子诸如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一度被扼杀、慢慢消失殆尽。现实生活中,特别是自从踏入学校的那一刻起,老师、家长和孩子似乎都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独木桥上过千军万马,孩子们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奋力拼搏。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理念在某些教师的手中早已成为一句干巴巴的口号,日常教学中仍然热衷于扮演权威角色,满足于学生规规矩矩地回答问题,反观那些爱提怪问题、钻牛角尖的孩子于是乎就成了顽皮捣蛋的“问题”学生。可以说,在以分数为升学刚性依据的当下,学生们的压力大,课业负担较重,家长和老师对孩子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今天的功课完成了么,考试得了多少分?”正是由于分的价值被过多特写,我们的脑海中再无法回到当年的校园,那时操场上一派龙腾虎跃的热闹景象,足球场天天满场,学生们要踢到天黑找不到球才作罢。恐怕这样的景象在今天的校园里再难重现。
  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知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高能力、获取知识,以愈加丰富的想象力激发无限的创新力、创造力。具体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就是要在教与学中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挥孩子身上所蕴藏着的无限的创造潜能,去千方百计的拓宽孩子们自由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去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创造力;去尽情释放孩子们生命中的能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天天都接触孩子,可在脑子里又是怎么看待学生的呢?他们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还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容器。反思自身,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又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尽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早已是人人皆知,充斥着整本教案其中,试问又有几人能够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真正的做到这一切呢!
  不可否认,人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辅助其全面成长、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只有营造出宽松多元的社会文化和成长环境,才能让学生在自由的知识海洋中搏击风浪,迸发出更卓越的想象力、开辟更广阔的未知空间。传统的课堂教学曾一度缺乏创新性人才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造成了一些孩子习惯于接受而不去独立的思考,而那些严重偏科的学生难以在现存的考核机制中脱颖而出……长此以往,在学生的头脑中便形成了思维定势,其智慧的火花逐渐熄灭、创造的勇气就会逐渐丧失,使孩子们再次沦为既定知识的看护者和守护人!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青少年成人成才的保障,也是教师成就自我的事业。我们应该努力成为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要明白“让学生学习什么”和“让学生怎样学习”是同等重要的。为此在心目中要反复的斟酌:什么样的做法妨碍了学生热爱学习,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有见地的进行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运用于实践当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要做到这一切,教师必须学会“蹲下身来跟孩子说话”,“和孩子一同成长”。
  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建设者,其无限的想象力创造力必然会对国家建设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教育更应是情和爱的事业,我们要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多给学生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现行的高考制度下,我们的很多家长认为读书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然而人的个体差异决定了学生有不同的天赋和兴趣。对学生的发展不能以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好坏定终身,我们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学中尊重和发掘孩子的兴趣,而不是一味的要求他们按照自己规划好的线路成长。爱迪生就曾因学习成绩不良而被拒之学校大门之外;富兰克林在小学念书时,算术常常不及格;前任英国首相梅杰十六岁就辍学了,高中也没有毕业……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就是这些在原本被看似平庸之辈、不堪造就的人,后来却成了影响世界的风云人物。在教学中,我们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正如斯皮尔曼教授所说的那样:“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天才,每一个人都可能是白痴”,我们要有理由相信“人各有别,材各有用”的说法。
  只有教师的全面负责,才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回过头来再读读《想象力是怎样丧失的》这篇文章,今天的教育又缺失了什么呢?感慨更多的是对教育这门学科的感悟与探索,教育是什么?它是一种责任,它是一种真情!

  • 【发布时间】2023/5/8 10:48:00
  • 【点击频次】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