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低年级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谈
【关键词】 ;
【正文】 如何实践新课程教学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一直是一线教师们的迷思。下面是笔者的一些观点,抛砖引玉,和大家交流。
一、注重渗透基本的数量关系
1.在日常教学中蕴含数量关系。部分数+部分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较小数+相差数=较大数……这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相当抽象和枯燥的。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在一年级教学中就应有意识地逐步渗透。例如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4和5合成9”时,告诉学生“4”和“5”都叫做“部分数”,表示一部分是4,另一部分是.5,这两部分合起来就得到了一个“总数”,在这里“9”就是“总数”。在整个“分与合”单元的学习中,教师每节课都用“部分数”和“总数”这样的教学语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两部分合起来得到总数”和“总数可以分成x和y(或x1)这两部分”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训练下,当出现用加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时,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时,他们就能够运用这种句式来表达。
2.在运算教学中理解数量关系。加减法的意义体现了“部分数、部分数、总数”或“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乘除法的意义体现了“每份数、份数、总数”的份总关系……掌握这些不同运算意义的特征,既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运算意义,又培养学生运用运算意义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一年级教学:“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又如教学:“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2个,还剩几个小朋友?”教师利用课件动画引导学生体会“把两部分合起来”和“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的变化过程,这样在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减法含义的同时,在大脑中形成“部分数”和“总数”的表象,初步感知两个部分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感悟到“部分数+部分数=总数、总数一部分数=部分数”的数量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渗透数量关系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加、减法问题的结构特征,使学生深入理解加、减法的运算意义。
二、注重经历数量关系的过程
1.通过“说理训练”来分析数量关系。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传统应用题教学中仍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分析法、综合法、作图法等等,这些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十分有帮助。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仍要重视让学生运用“综合法”及“分析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说理训练”,即结合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说出解题思路,用数学语言构建基本模型。通过这种“出声的训练”,发展思维能力。
如教学加减混合运算时,题目以图的形式呈现:车上原有7个人,下车的有2人,上车的有3人,让学生列式。题的本意是7-2+3=8,或者7+3-2=8。但是有些学生看图的时候没有多加思考,写成了5-2+3=6人,因为他只看到车上还剩5个人,没想到原来的总数应该是7。但如果分析题目时先让学生用语言描述题意:“车上原来有7人,下车的有2人,又上来了3人。要求解答现在车上有多少人?”这样思路就清晰多了。先把生活情境抽象成“数学问题”,再根据已经抽象出的数学问题,全面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先从原来的人数中去掉2人,剩下5人,再把5人和上车的3人合起来,就可以求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了。”这样列式就容易多了。
2.注重进行各种数量关系运用的变式练习。传统的数学教学忽略了对数量关系的本质分析,过于关注问题表述中字词的特征,造成学生对题意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甚至造生解题错误的情况发生。如有些学生看到“多”就用加法列式、看到“倍”就用乘法算……毫无疑问这种认识和做法是完全错误的。比如:“树上有一些小鸟,先飞走2只,又飞走了3只,树上共飞走了几只小鸟?”尽管是“飞走”,表示“去掉”的意思,但用的却是加法,所以不能套模式,要抓本质,求“飞走的总数,要把飞走的两部分合起来”,真正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注重结合实际运用数量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提炼出数量关系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同一数量关系中三个不同含义数量之间的联系,并掌握已知三个量中的其中两个量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的规律。比如右面这道题目:“已知总数和去掉的部分数,求剩下的部分数。“有些学生光看字面意思,就有点理解不了为什么也是用减法来计算。这时教师要抓住题目的本质结构来帮助学生理解:不管是“送掉的部分数还是剩下的部分数,都是部分数”,就是“求送掉了多少盆也是用减法,因为它也表示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一部分”。这样,学生便明白这与以前学的“求剩下多少盆”的问题一样,都属于求“部分数”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在面对一个具体情境时便能与相应的数量关系相对应,利用数量关系举一反三,而不是仅凭直觉,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一、注重渗透基本的数量关系
1.在日常教学中蕴含数量关系。部分数+部分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较小数+相差数=较大数……这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相当抽象和枯燥的。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在一年级教学中就应有意识地逐步渗透。例如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4和5合成9”时,告诉学生“4”和“5”都叫做“部分数”,表示一部分是4,另一部分是.5,这两部分合起来就得到了一个“总数”,在这里“9”就是“总数”。在整个“分与合”单元的学习中,教师每节课都用“部分数”和“总数”这样的教学语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两部分合起来得到总数”和“总数可以分成x和y(或x1)这两部分”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训练下,当出现用加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时,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时,他们就能够运用这种句式来表达。
2.在运算教学中理解数量关系。加减法的意义体现了“部分数、部分数、总数”或“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乘除法的意义体现了“每份数、份数、总数”的份总关系……掌握这些不同运算意义的特征,既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运算意义,又培养学生运用运算意义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一年级教学:“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又如教学:“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2个,还剩几个小朋友?”教师利用课件动画引导学生体会“把两部分合起来”和“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的变化过程,这样在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减法含义的同时,在大脑中形成“部分数”和“总数”的表象,初步感知两个部分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感悟到“部分数+部分数=总数、总数一部分数=部分数”的数量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渗透数量关系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加、减法问题的结构特征,使学生深入理解加、减法的运算意义。
二、注重经历数量关系的过程
1.通过“说理训练”来分析数量关系。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传统应用题教学中仍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分析法、综合法、作图法等等,这些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十分有帮助。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仍要重视让学生运用“综合法”及“分析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说理训练”,即结合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说出解题思路,用数学语言构建基本模型。通过这种“出声的训练”,发展思维能力。
如教学加减混合运算时,题目以图的形式呈现:车上原有7个人,下车的有2人,上车的有3人,让学生列式。题的本意是7-2+3=8,或者7+3-2=8。但是有些学生看图的时候没有多加思考,写成了5-2+3=6人,因为他只看到车上还剩5个人,没想到原来的总数应该是7。但如果分析题目时先让学生用语言描述题意:“车上原来有7人,下车的有2人,又上来了3人。要求解答现在车上有多少人?”这样思路就清晰多了。先把生活情境抽象成“数学问题”,再根据已经抽象出的数学问题,全面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先从原来的人数中去掉2人,剩下5人,再把5人和上车的3人合起来,就可以求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了。”这样列式就容易多了。
2.注重进行各种数量关系运用的变式练习。传统的数学教学忽略了对数量关系的本质分析,过于关注问题表述中字词的特征,造成学生对题意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甚至造生解题错误的情况发生。如有些学生看到“多”就用加法列式、看到“倍”就用乘法算……毫无疑问这种认识和做法是完全错误的。比如:“树上有一些小鸟,先飞走2只,又飞走了3只,树上共飞走了几只小鸟?”尽管是“飞走”,表示“去掉”的意思,但用的却是加法,所以不能套模式,要抓本质,求“飞走的总数,要把飞走的两部分合起来”,真正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注重结合实际运用数量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提炼出数量关系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同一数量关系中三个不同含义数量之间的联系,并掌握已知三个量中的其中两个量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的规律。比如右面这道题目:“已知总数和去掉的部分数,求剩下的部分数。“有些学生光看字面意思,就有点理解不了为什么也是用减法来计算。这时教师要抓住题目的本质结构来帮助学生理解:不管是“送掉的部分数还是剩下的部分数,都是部分数”,就是“求送掉了多少盆也是用减法,因为它也表示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一部分”。这样,学生便明白这与以前学的“求剩下多少盆”的问题一样,都属于求“部分数”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在面对一个具体情境时便能与相应的数量关系相对应,利用数量关系举一反三,而不是仅凭直觉,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发布时间】2023/5/8 10:54:15
- 【点击频次】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