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幼儿教育要注重从幼儿能力的培养抓起
【关键词】 ;
【正文】 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幼儿教育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方针,笔者认为:幼儿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正确认识素质与能力的关系
人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征以及感官器官和运动器官方面的特点。它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及自然前提,它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和发展水平。它的变化、发展、提高是在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中不断地发展、变化、提高的,尤其依赖于后天的教育。
素质在人的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正常生活实践的必要条件。同时它也是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我们只是在这一基础上才能进行更复杂的心理活动,才能当事物及其关系作出复杂的反映,获得更深刻的认识,从而采取更符合实际的,有效的态度和正确的措施。我们在日常生活和保教实践过程中,对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和客观事物的整体,通过感觉器官在头脑中的反映,并加以判断、分析和结论,都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所造成的差异就构成了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素质。而这一认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我们的受教育程度。
幼儿的素质除了先天固有的生理特点外,它的产生、发展、提高也是客观事物的感觉过程中产生发展的,而且具有一定规律性。如感受性变化的规律;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出的规律;过去经验和对对象理解的规律以及语言和直观结合的规律等等。所有这些规律都在我们的保教工作中起到了指导作用。在了解掌握幼儿素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应当明确幼儿素质是幼儿能力条件,幼儿能力则是幼儿素质的外在表现,只是幼儿能力的提高,才有幼儿素质的提高。这一幼儿素质与幼儿能力的关系,决定了只有从培养幼儿能力入手,才能最终获得幼儿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注意把握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
能力是作为顺利完成基本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主要是由一个人的全部认识活动相应地心理状态所构成,如观察力、想象力、差别辨察力、抽象概括力、记忆力等都是属于能力。
能力是通过实践表现出来,所以要了解一个人是否有能力,只能从他是否能顺利地进行有关的实践活动来考察。如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学龄前是重要时期。首先要从生活习惯和能力培养入手,养成定时吃、睡、玩和洗漱习惯,三至四岁练习自己穿衣,五岁六岁会系鞋带、整理玩具、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在保教人员的指导下做好值日生工作,养成自己动手不依赖别人的良好习惯。应当注意的是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并不都是能力。如:对实践活动的态度是认真、细心、坚毅还是马虎、粗心、软弱这属于人的性格特征,而人的性格特征对实践活动也会发生影响,甚至对活动的进行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它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直接影响实践活动效率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不能把它称之为能力。而像节奏、曲调感之于音乐活动,色彩感之于绘画活动,则是最必须具备的基本心理特征,缺乏这些特征就会直接影响实践活动的效率,使这些活动不能顺利进行下去,这一心理特征就是保证活动得到顺利完成的能力。幼儿能力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二、初步形成的稳定性和逐步发展
幼儿在接受教育和参加游戏等学习、生活的过程中,积累了初步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发展了能力,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各方面的兴趣,锻炼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等感觉器官,通过有趣的室外游戏和活动来接触大自然,发展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使幼儿初步形成比较稳定的作为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而且促使幼儿的各种能力在幼儿期不断发展。
表现了个别性幼儿能力在形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个别差异。在日常生活中就不难发现,有的幼儿记忆能力较强,很长的儿歌很快就能记住;有的幼儿理解能力较好,能讲出故事的大概意思;有的幼儿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讲话清晰连贯,能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都表现了幼儿在能力方面的个别性。
能力的差异表现。有的儿童在幼儿期就显露出特殊才能,特别表现在音乐、绘画、语言、生活能力强,视觉、听觉及方位知觉发展良好,想象丰富,善于讲述,记忆迅速、准确等。
注意把握幼儿能力发展特点的目的在于掌握幼儿能力发展的规律,意在科学施教、科学培养,使幼儿能力不断提高,进而提高幼儿素质。
三、关于幼儿能力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任何能力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实践活动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幼儿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正确了解幼儿能力发展水平
要培养幼儿能力,应首先正确了解幼儿能力发展水平。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和幼儿长期接触,通过日常观察,可以粗略地评定一个幼儿的能力发展的特点和水平。例如看出某个幼儿有音乐才能,某个幼儿聪明或愚鲁等。但这种评定只能作为一般评定,而且容易受评定者主观因素影响,不能客观地反映幼儿能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1、组织幼儿参加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相,实践长才干。幼儿的能力是在需要该种能力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幼儿实践活动是幼儿能力发展的基础。成人要根据幼儿们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他们组织适宜的活动,并鼓励和指导他们积极参加。例如:为了发展幼儿创造力为幼儿安排各种创造活动如玩泥塑、做手工、撕纸影、搭积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自由创作,独立思索,使创造力得到发展。
2、指导幼儿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
能力和知识技能有着密切联系,掌握了与能力有关的知识技能有助于相应能力的发展,例如:指导幼儿掌握丰富的词汇,说话时应注意的要点与正确的发音,可以促进幼儿说话能力的发展。
培养兴趣能力和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如果对某项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积极持久地参加该项活动,并逐渐获得有关的知识技能,不断改进活动方法,这样能力也就会得到发展。
3、培养优良品德,鼓励勤奋努力
幼儿能力能否充分发挥,不断发展,与许多“非智力”的个性特征有关。培养幼儿的优良品德,坚强的意志,懂得为建设祖国而学好本领,做任何事情都能勤奋,这些对能力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4、教育好能力异常的幼儿
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幼儿应创造条件,从小给予特殊专业的培养。对于智力超常儿童可以采取加快教学进度增加教学内容等方法使他们的智力充分发展,求知欲得到满足。更应注意的是,对于特殊才能和智力超常的儿童,要教育他们虚心学习,尊重别人,与人和谐相处,防止养成骄傲自负、轻视别人等不良品性。
总之,遗传素质只为能力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一个人的能力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高度,主要取决于他参加实践的深度、广度。能力的提高、增强,反过来作用于遗传素质,促进素质的提高,同样只有在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和成人的积极培养过程中,幼儿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幼儿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实现“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切入点和最终目的。
人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征以及感官器官和运动器官方面的特点。它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及自然前提,它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和发展水平。它的变化、发展、提高是在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中不断地发展、变化、提高的,尤其依赖于后天的教育。
素质在人的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正常生活实践的必要条件。同时它也是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我们只是在这一基础上才能进行更复杂的心理活动,才能当事物及其关系作出复杂的反映,获得更深刻的认识,从而采取更符合实际的,有效的态度和正确的措施。我们在日常生活和保教实践过程中,对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和客观事物的整体,通过感觉器官在头脑中的反映,并加以判断、分析和结论,都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所造成的差异就构成了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素质。而这一认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我们的受教育程度。
幼儿的素质除了先天固有的生理特点外,它的产生、发展、提高也是客观事物的感觉过程中产生发展的,而且具有一定规律性。如感受性变化的规律;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出的规律;过去经验和对对象理解的规律以及语言和直观结合的规律等等。所有这些规律都在我们的保教工作中起到了指导作用。在了解掌握幼儿素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应当明确幼儿素质是幼儿能力条件,幼儿能力则是幼儿素质的外在表现,只是幼儿能力的提高,才有幼儿素质的提高。这一幼儿素质与幼儿能力的关系,决定了只有从培养幼儿能力入手,才能最终获得幼儿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注意把握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
能力是作为顺利完成基本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主要是由一个人的全部认识活动相应地心理状态所构成,如观察力、想象力、差别辨察力、抽象概括力、记忆力等都是属于能力。
能力是通过实践表现出来,所以要了解一个人是否有能力,只能从他是否能顺利地进行有关的实践活动来考察。如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学龄前是重要时期。首先要从生活习惯和能力培养入手,养成定时吃、睡、玩和洗漱习惯,三至四岁练习自己穿衣,五岁六岁会系鞋带、整理玩具、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在保教人员的指导下做好值日生工作,养成自己动手不依赖别人的良好习惯。应当注意的是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并不都是能力。如:对实践活动的态度是认真、细心、坚毅还是马虎、粗心、软弱这属于人的性格特征,而人的性格特征对实践活动也会发生影响,甚至对活动的进行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它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直接影响实践活动效率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不能把它称之为能力。而像节奏、曲调感之于音乐活动,色彩感之于绘画活动,则是最必须具备的基本心理特征,缺乏这些特征就会直接影响实践活动的效率,使这些活动不能顺利进行下去,这一心理特征就是保证活动得到顺利完成的能力。幼儿能力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二、初步形成的稳定性和逐步发展
幼儿在接受教育和参加游戏等学习、生活的过程中,积累了初步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发展了能力,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各方面的兴趣,锻炼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等感觉器官,通过有趣的室外游戏和活动来接触大自然,发展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使幼儿初步形成比较稳定的作为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而且促使幼儿的各种能力在幼儿期不断发展。
表现了个别性幼儿能力在形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个别差异。在日常生活中就不难发现,有的幼儿记忆能力较强,很长的儿歌很快就能记住;有的幼儿理解能力较好,能讲出故事的大概意思;有的幼儿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讲话清晰连贯,能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都表现了幼儿在能力方面的个别性。
能力的差异表现。有的儿童在幼儿期就显露出特殊才能,特别表现在音乐、绘画、语言、生活能力强,视觉、听觉及方位知觉发展良好,想象丰富,善于讲述,记忆迅速、准确等。
注意把握幼儿能力发展特点的目的在于掌握幼儿能力发展的规律,意在科学施教、科学培养,使幼儿能力不断提高,进而提高幼儿素质。
三、关于幼儿能力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任何能力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实践活动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幼儿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正确了解幼儿能力发展水平
要培养幼儿能力,应首先正确了解幼儿能力发展水平。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和幼儿长期接触,通过日常观察,可以粗略地评定一个幼儿的能力发展的特点和水平。例如看出某个幼儿有音乐才能,某个幼儿聪明或愚鲁等。但这种评定只能作为一般评定,而且容易受评定者主观因素影响,不能客观地反映幼儿能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1、组织幼儿参加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相,实践长才干。幼儿的能力是在需要该种能力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幼儿实践活动是幼儿能力发展的基础。成人要根据幼儿们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他们组织适宜的活动,并鼓励和指导他们积极参加。例如:为了发展幼儿创造力为幼儿安排各种创造活动如玩泥塑、做手工、撕纸影、搭积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自由创作,独立思索,使创造力得到发展。
2、指导幼儿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
能力和知识技能有着密切联系,掌握了与能力有关的知识技能有助于相应能力的发展,例如:指导幼儿掌握丰富的词汇,说话时应注意的要点与正确的发音,可以促进幼儿说话能力的发展。
培养兴趣能力和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如果对某项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积极持久地参加该项活动,并逐渐获得有关的知识技能,不断改进活动方法,这样能力也就会得到发展。
3、培养优良品德,鼓励勤奋努力
幼儿能力能否充分发挥,不断发展,与许多“非智力”的个性特征有关。培养幼儿的优良品德,坚强的意志,懂得为建设祖国而学好本领,做任何事情都能勤奋,这些对能力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4、教育好能力异常的幼儿
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幼儿应创造条件,从小给予特殊专业的培养。对于智力超常儿童可以采取加快教学进度增加教学内容等方法使他们的智力充分发展,求知欲得到满足。更应注意的是,对于特殊才能和智力超常的儿童,要教育他们虚心学习,尊重别人,与人和谐相处,防止养成骄傲自负、轻视别人等不良品性。
总之,遗传素质只为能力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一个人的能力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高度,主要取决于他参加实践的深度、广度。能力的提高、增强,反过来作用于遗传素质,促进素质的提高,同样只有在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和成人的积极培养过程中,幼儿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幼儿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实现“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切入点和最终目的。
- 【发布时间】2023/6/5 8:39:22
- 【点击频次】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