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几个原则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语言是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最直接,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教学语言不仅要遵循科学性、针对性、教育性、启发性、激励性、动态性几条基本原则,而且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这样才能发挥教学语言的最佳功能,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教学语言;基本特征;艺术运用
自古以来,很多著名的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师语言艺术的自觉修养合实际运用,并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教学经验和理论著作。时代发展到今天,多媒体的应用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但教学语言的地位和作用是难以被完全取代的,仍需要我们不断地根据其特征探讨应用的技巧,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选择和使用富有审美和教育价值的语言,创造出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风格,用于教书育人,陶冶学生的心灵的创造性语言。我认为课堂教学语言除了要具备科学性、针对性、教育性、启发性、激励性、动态性几个基本原则外,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艺术性运用,才能适应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一、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科学性”原则
教学语言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师生间交流思想、认识、情感、意图的重要手段。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教学口语的表达技巧也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但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教师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是由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技能,因此保证语言的科学性是教学的前提条件。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的表达和表达的方式两方面。在内容表达上,要使传授的知识准确无误,要做到释义准确,正确地划定概念的内涵和处延,揭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解说现象的原因和机理,通过恰当的举例,深化教学内容。在表达的方式上,要用语贴切,句法正确,语意准确,绝不能用想象和猜度代替严密的推理和科学的论证,不能用夸张和跳跃的语言代替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严密阐述。“加强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应讲普通话,语音准确,能熟练应用专业术语、专业名词。这里要求教师尤其是新参加工作的教师更应该做到认真钻研教材,字斟句酌,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使用语言有科学性、逻辑性,不违背科学”。
二、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针对性”原则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使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进行教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在运用语言技能技巧时,应因地因时因事而异,绝不能千篇一律,单调重复。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讲究针对性原则。语言的针对性是指教师在讲话时针对不同对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师语言的针对性有如下内容。
1.注意学科语言的层次,并根据不同学科所在层次,使教学语言充分体现出本学科的风格和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
2.注意学生个体差异。由于学生先天遗传、后天生存环境与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他们的学习水平、学习方法定然各异。这便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对于优等生,教师的语言要严肃、庄重,以防其产生骄傲情绪;针对中等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的语言要平和、体贴,多表扬而少批评,以防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注意学生性别的差异。教师应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语言方式。一般来说,男生性格粗犷,说话率直,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反映较迟钝,教师的言语语气重一点,他们往往不太在乎;而女生性格相对温和,说话委婉,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反映比较敏感,一旦教师语言不慎,她们就会吃不消。因此教师对男生与女生谈话应该采取不同的语言方式。
4.注意时间、地点的差异。谈话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谈话的效果影响是很大的。如果时间地点场合选择不好,有时谈话效果适得其反。一般来说,能在课下谈的就不要在课上当着全班学生批评。下课后,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推心置腹地谈,到操场一角、花园幽静之所谈,效果会更好。
5.注意不同性质的事件的差异。教师的工作内容是多方面的,上学科课时,语言宜严谨、简练;课下,与学生谈天,语言要亲切。学生犯了错误,性质严重的,教师与之谈话时,要有震慑力;学生所犯错误属无意或无关大局,教师则应点到为止,留有余地,让学生思考并自己改正。
三、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教育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特殊活动,教育性是课堂教学语言的职业性或角色性要求”。一般来说,课堂教学语言的教育性可以直接通过正面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语言来实现,也可以在传授知识信息的整个过程中,将“育人”的因素渗透到教学语言中。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十分诚恳地要求教师“在讲述太阳系的时候,要使自己的语言充满对那些反对因循守旧、反对愚昧无知、反对精神上奴役人民的思想家的深深尊敬。要使那些为真理而斗争的思想家的形象留下鲜明的印象,要使青少年心目中产生这样一种想法:‘凡是真理都是革命的。’”其目的显然是强调教书与育人要同步进行,课堂教学语言必须体现出教育性。具体地讲,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语言的教育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要使用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的教学语言,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喜怒哀乐和爱憎分明的情感,引起他们的体验和感受,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2.要使用健康的、具有正面引导作用的教学语言,用词文雅、纯洁、有分寸感和教育性。
3.要使用有助于融洽师生关系的语言,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四、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启发性”原则
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语言应当含蓄深刻、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要能创设问题的情境,点燃学生好奇求知之火,把学生的思维推向积极状态,使学生在旧中求新、易中见难、平中出奇,能由“此”及“彼”、由“因”及“果”、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当然,教师还应巧妙把握启发教学的火候,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语言的启发作用。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是让学生展开比较复杂的思维演绎、归纳、综合与分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活跃课堂气氛。
语文是一门循序渐进的学科,许多知识前后联系比较大,教师的语言要生动,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知识基础,要使学生经常注意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问题是怎么样解决的。讲课时,要采用“问题性讲解”,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到正确的思路上去。
【关键词】 教学语言;基本特征;艺术运用
自古以来,很多著名的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师语言艺术的自觉修养合实际运用,并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教学经验和理论著作。时代发展到今天,多媒体的应用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但教学语言的地位和作用是难以被完全取代的,仍需要我们不断地根据其特征探讨应用的技巧,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选择和使用富有审美和教育价值的语言,创造出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风格,用于教书育人,陶冶学生的心灵的创造性语言。我认为课堂教学语言除了要具备科学性、针对性、教育性、启发性、激励性、动态性几个基本原则外,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艺术性运用,才能适应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一、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科学性”原则
教学语言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师生间交流思想、认识、情感、意图的重要手段。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教学口语的表达技巧也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但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教师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是由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技能,因此保证语言的科学性是教学的前提条件。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的表达和表达的方式两方面。在内容表达上,要使传授的知识准确无误,要做到释义准确,正确地划定概念的内涵和处延,揭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解说现象的原因和机理,通过恰当的举例,深化教学内容。在表达的方式上,要用语贴切,句法正确,语意准确,绝不能用想象和猜度代替严密的推理和科学的论证,不能用夸张和跳跃的语言代替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严密阐述。“加强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应讲普通话,语音准确,能熟练应用专业术语、专业名词。这里要求教师尤其是新参加工作的教师更应该做到认真钻研教材,字斟句酌,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使用语言有科学性、逻辑性,不违背科学”。
二、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针对性”原则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使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进行教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在运用语言技能技巧时,应因地因时因事而异,绝不能千篇一律,单调重复。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讲究针对性原则。语言的针对性是指教师在讲话时针对不同对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师语言的针对性有如下内容。
1.注意学科语言的层次,并根据不同学科所在层次,使教学语言充分体现出本学科的风格和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
2.注意学生个体差异。由于学生先天遗传、后天生存环境与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他们的学习水平、学习方法定然各异。这便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对于优等生,教师的语言要严肃、庄重,以防其产生骄傲情绪;针对中等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的语言要平和、体贴,多表扬而少批评,以防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注意学生性别的差异。教师应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语言方式。一般来说,男生性格粗犷,说话率直,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反映较迟钝,教师的言语语气重一点,他们往往不太在乎;而女生性格相对温和,说话委婉,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反映比较敏感,一旦教师语言不慎,她们就会吃不消。因此教师对男生与女生谈话应该采取不同的语言方式。
4.注意时间、地点的差异。谈话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谈话的效果影响是很大的。如果时间地点场合选择不好,有时谈话效果适得其反。一般来说,能在课下谈的就不要在课上当着全班学生批评。下课后,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推心置腹地谈,到操场一角、花园幽静之所谈,效果会更好。
5.注意不同性质的事件的差异。教师的工作内容是多方面的,上学科课时,语言宜严谨、简练;课下,与学生谈天,语言要亲切。学生犯了错误,性质严重的,教师与之谈话时,要有震慑力;学生所犯错误属无意或无关大局,教师则应点到为止,留有余地,让学生思考并自己改正。
三、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教育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特殊活动,教育性是课堂教学语言的职业性或角色性要求”。一般来说,课堂教学语言的教育性可以直接通过正面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语言来实现,也可以在传授知识信息的整个过程中,将“育人”的因素渗透到教学语言中。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十分诚恳地要求教师“在讲述太阳系的时候,要使自己的语言充满对那些反对因循守旧、反对愚昧无知、反对精神上奴役人民的思想家的深深尊敬。要使那些为真理而斗争的思想家的形象留下鲜明的印象,要使青少年心目中产生这样一种想法:‘凡是真理都是革命的。’”其目的显然是强调教书与育人要同步进行,课堂教学语言必须体现出教育性。具体地讲,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语言的教育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要使用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的教学语言,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喜怒哀乐和爱憎分明的情感,引起他们的体验和感受,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2.要使用健康的、具有正面引导作用的教学语言,用词文雅、纯洁、有分寸感和教育性。
3.要使用有助于融洽师生关系的语言,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四、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启发性”原则
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语言应当含蓄深刻、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要能创设问题的情境,点燃学生好奇求知之火,把学生的思维推向积极状态,使学生在旧中求新、易中见难、平中出奇,能由“此”及“彼”、由“因”及“果”、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当然,教师还应巧妙把握启发教学的火候,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语言的启发作用。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是让学生展开比较复杂的思维演绎、归纳、综合与分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活跃课堂气氛。
语文是一门循序渐进的学科,许多知识前后联系比较大,教师的语言要生动,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知识基础,要使学生经常注意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问题是怎么样解决的。讲课时,要采用“问题性讲解”,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到正确的思路上去。
- 【发布时间】2023/6/5 8:48:30
- 【点击频次】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