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探究高中德育教学方法的有效策略

 

【作者】 姜 婷

【机构】 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更是德育工作的关键时期,历来被高中学校所重视。如何加强和改进高中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高中学校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发展及对人才的全面要求,有必要对新形势下高中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进行有益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高中;德育;教学方法

  德育实效性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高中生的德育实效性关乎着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更多地把高中生的升学率作为关注重点,而忽视了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心理学力量,与传统心理学不同,其研究重点是善良、天分、才能、兴趣以及乐观的个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研究都是能促使生命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东西。
  一、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与目标要求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已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都明确提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要求,江泽民的《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从民族振兴、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教育问题。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质教育、纪律教育、法治教育。”同时还强调指出,“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大家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开展工作”。这就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明确了教育的任务。
  二、转变德育理念,打造积极的道德教育关系
  传统的德育更多的是一种“权威效应”。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德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打造积极的道德关系。教育是“重视人、满足人、发展人、成就人”,使人“成为人”的方式方法、途径手段。德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和形成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不是“消解人、抽离人、遮蔽人”的过程。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道德教育中的受教育者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的存在,而不是问题的存在。打造积极的道德关系,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以生为本,坚持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具体的、独立的、发展的存在。在积极的道德关系中,教育者要把学生身上具有的积极人格特质和道德品质,作为开展德育的基础和起点。因此,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看到和发掘每一位学生身上的美德、优点和闪光之处,也要尊重学生道德发展的差异性并以此为起点来培养更多更好的积极品格。在道德教育中,“发现优点和激发潜能”比“探究问题”更为重要。在高中生德育中,教育者应该寻找学生的积极品德和发展潜能,给予学生鼓励和自信。在积极的道德关系中,学生获得的积极对待、积极关注、积极信任和积极期待都是其成长动力,在充满尊重、真诚、理解、关爱、信任、公正等涉及道德意义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关系中,能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体验。
  三、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全面合作
  德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的过程。针对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来自学生、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单靠学校孤军奋战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的合力作用才可完成。如学校按照德育目标要求,面对全体学生,特别是针对那些在心理、思想、品德和学习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开展一些学生参与性强、实践性强、喜闻乐见的活动,实现德育效果;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建立良好的家风,以身立教;进一步加大社会综合治理的力度,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把德育工作融于课堂教育当中,树立德育工作全员化意识。要紧扣平时教学工作实际,在各学科中加强对德育的渗透,克服和纠正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学科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学科渗透是学校德育最大的“面”,在各学科中,蕴藏着极其丰富而生动的德育资源,要用科学观念,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避免用空洞的大道理,大目标来说服学生,要脚踏实地,从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着手,不搞口号式的“空架教育”。
  四、用乐观精神构建积极思想,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弗洛伊德认为:“乐观是人类本质的一部分,是作为本性和社会化之间冲突所衍生出来的。”泰格进而指出乐观的特点就是容易思考、容易学习和容易被取悦——也就是当代进化论的心理学家所描述的“进化的心理机制”。个人乐观与否,受到来自遗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人格的形成主要还是受后天的生活体验和教育的影响。正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后天生活体验,人与人才出现了人格面貌的根本不同。我们无法改变先天遗传生理因素,但是可以重视后天教育。首先,教师自己必须是乐观的,这样就能发现和激发学生的潜能,并且认为通过后天的塑造,学生能拥有美好的未来。其次,教师应形成乐观的教学风格。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性、客观分析和看待自己的个性,好的要发扬,不好的要及时摒弃和改进。例如开设心理课程辅导课,模拟课堂或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对积极的个性和消极的个性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个性发展的特征以及产生的影响等。此外,教師应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传授学生一些展示积极个性,发挥积极个性作用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总之,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围绕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从学校德育阵地入手,从学生抓起,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对待问题,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尤其是“学习与创新,做人与成才”的关系,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等,努力在融洽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及个人良好风尚,促进和谐校园等方面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任林俊,叶浩生.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勇昌.实践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和学新.主体性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
  • 【发布时间】2023/6/5 8:50:46
  • 【点击频次】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