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双减”背景下利用美术学科 推进校园物态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作者】 李 一

【机构】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美术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双减”政策的支持下,美育逐步成为培养学生审美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校园物态文化建设则是从学校环境方面的规划和实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文化素养。本文主旨在讨论如何利用美术的学科优势推进校园物态文化建设,从课堂的角度分析美术学科在校园舞台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并对美术学科与文化育人的联系。然后通过实践分析探索如何利用美术课堂推进校园物态文化建设,将美术课与校园物态文化建设相结合。让同学们能够拥有一双鉴赏美的眼睛,并在美术学科上得到充分利用。
  一、美育课堂对物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以美术学科知识为支撑提高学生审美
  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一群群有高超技艺的艺术家,素质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真正的艺术不在于“像”或“不像”而是有情感的表达,美的创造。美术是教会学生将生活中事物和情感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学校学生作为主体,通过美术课程讲授关于美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为我们建设和谐和美校园环境提供理论支撑。
  2.以美术实践为方式创造美的现象
  校园物态文化建设离不开美育的熏陶。通过美术课或实践活动完成的书法手工等作品,装裱成册悬挂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成为来访的人员参观校园时一路走来沿途皆是风景。比如说在六年级下册书本中《城市的雕塑一课中》我们共同了解学习了城市雕塑的多种类型以及艺术的表现手法。欣赏大量的优秀雕塑的实例也给同学们带来了颇多的感触和灵感。在共同建设和美校园这一项活动中就有像广大师生征集校园雕塑的设计方案,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其中有一位的同学的设计方案就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与肯定。同学们不仅享受制作的过程,还能够享受成品展示在校园被其他同学与老师认可的自豪感。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3.文化育人独特符号发扬传播美
  美术是利用视觉传递来进行思想与情感交流的艺术,而美育关系着美术文化的兴衰进程,承担着提高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责任。以国内某所大学的校服为例,某校的校花是紫荆花,紫色的元素在校园文化中充分利用,体现在校园装饰上,体现在学生服装上。在笔者工作的城市有一所该校附属中学,每当在路上看到穿着紫色校服的学生就能了解到他是哪所学校的。这就是校园文化具有宣传的作用,校园文化作为特有的符号一方面在校园建设中沉淀文化底蕴,一方面在建设中自我升华。
  二、美术教学与校园物态文化建设的关系
  1.美术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目标一致
  美术教育通过联系社会美育,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来传递美。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美术的意义,促进创造和技术技巧意识的形成,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校园物态文化建设的本质就是“环境育人”,通过物态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熏陶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让师生在浓郁的文化韵味、艺术气质的校园学习与工作,在体验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学习。
  2.美术教学与和谐校园物态文化发展相辅相成
  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可以有效的激励学生学习的激情,例如在校园廊、道、角的墙面上布置国内外知名大学校园的简介,无形中给广大师生带来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从而化成驱动力。将软文化通过物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各种环境因素都可以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三、在美育背景下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校园交给学生
  “双减”背景下利用美育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经过分析得出以下两个方向:
  1.美术课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
  校园文化通常情况下都会被理解成学校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更是一种精神建设,整体师生的内在的自信,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关于“美”的真正内涵。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没有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美术课中通过欣赏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以及通过分析美术中关于“美”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审美观。
  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人公意识
  培养学生的主人公意识,把学校当成自己第二个家,装扮校园就如同装扮自己的房间一样用心。学校每学年举行各种各样的主题板报活动,黑板报的设计成为班级与班级较量的占地,同学因为自己亲自参与黑板报的设计与出版会更加依恋教室的环境,增强对班级校园的归属感。除此之外每年元旦新年之际的美术课老师和学生一起剪窗花,制作灯笼,写春联。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更加加深了学生对校园的情感。在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中,培养学生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二)美术课堂走出教室,走进校园
  艺术实践活动不仅仅是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现,更是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容的有效途径,是校园文化美化建设的艺术指导。那么学校开展的各种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美术实践活动,都发挥着首要作用。比如说:校园涂鸦艺术,在很多的校园都出现了涂鸦艺术,对于校园美化,文化传递,形成校园文化符号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双减”背景下,学生在校园里的生活除了学习之外更应该多结合其他的学习方式,美术实践活动就是其作为舒缓学生压力的有效方式。校园窨井盖涂鸦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同时创造了活跃校园氛围。一幅幅井盖绘画仿佛是校园里跳动的音符让整个校园也变得热闹起来更加生机勃勃。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学习与生活,在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时,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校园文化作为“环境育人”的重要途径,将美术教学充分的利用到其中,能够更有效的提升学校环境和育人品质。美术学科特色不仅支撑校园物态文化建设,更能提升学校文化气质。将美育与校园文化相融合,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构建生动活泼,富有朝气的校园物态文化,是我们美育工作人坚持不懈的道路。
  • 【发布时间】2023/7/8 12:21:10
  • 【点击频次】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