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作者】 周 红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天生桥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算算写写、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该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作业设计要在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实现“在创造”上下功夫。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注意结合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形式、层次上进行优化设计。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满足各种需求。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长期以来,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作业的目的与内容越来越注重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注重重复与模仿,而学生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则被冷落了。这样的作业无益于学生的真正成长,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新课程作业设计要在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实现“在创造”上下功夫。下面是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作业设计的一些做法。
  一、注重设计趣味性的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的天赋资源,主要体现在本能与兴趣之中,兴趣性作业旨在探寻一种符合学生的本性、深受儿童喜爱的、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满生机活力的有趣的作业形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或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儿童趣味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了“数的认识"后,我布置了一道“在教室里、操场上、家里找数字”的题。学生的作业中出现了:学校体育室新购买了“10”个篮球;同学的“5”支铅笔用了“1”支...这样,在孩子们的眼中,甚至是老师和同学也被披上了“数”的外衣。这样的作业设计让学生从实践中认识数,体验数的乐趣。
  二、注重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每个学生的智能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必须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依据教科书和学习内容,主动参与、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就是学生把自己在超前自学或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感悟、质疑等内容,或根据自己对社会、对生活、对家庭的认识、感受,以给自己、同学或老师出题的形式设计作业,学生自己决定每次作业的题目、数量和时间。这种形式的作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中,我向学生提供了合作分工小组到超市购物后,将购买的物品提出了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其中,有个学生是这样设计的:“饼干3.6元,铅笔0.8元我用零花钱买这两样东西一共多少元?”还有学生设计我每天有两元零花钱,一个果冻0.5元,我想买3个果冻需要多少钱?还剩多少钱?这种设计方式发挥了以往作业评价未曾发挥的作业。学生在编题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的归纳与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知识的运用过程。编题后的互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健康的竞争意识,愉悦身心,学生通过担当评价者的角色,参与了对作业设计和完成结果的评价,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意识。
  三、注重设计操作表演性作业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的纯抽象的方法获得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数学知识,教师应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操作除了起到丰富学生感知的作用外,它更是探究、发现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再者;动手操作能够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灵感,能调动各种感官配合工作,有效地刺激大脑皮层,使大脑处于一种高度的兴奋状态,有利于学生学活知识,在教学中我经常布置操作性作业,让学生动动手,动动脑,进行剪一剪、画一画、走一走、折一折、拼一拼、量一量等操作活动。这样的作业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设计的作业是剪一块长4厘米、宽3厘米长方形纸张算出它的面积。通过操作、观察、学生知道了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并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正确计算以及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推理过程,并明白了长方形长和宽和正方形边长各是多少,面积的计算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注重设计社会实践性作业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人。”独立性是创造者的必备品质。《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社会实践性作业就是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或乡镇等教育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展开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学习实践的机会,同时验证和实践课堂、教科书学习所得。
  如,学习克与千克的知识后,结合实际情况布置学生帮家里买菜任务,更深刻体会克与千克的质量区别,知道克与千克的质量大小。在学习《年、月、日》课后,可以请学生根据课上学到的知识,做一个活动日历。在学习了比例尺知识后,结合学校校园建设的实际,让学生利用几天时间,分小组测量、计算。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学生在这样的经历活动中,要观察、测量、绘图、检查,此时,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五、注重设计分层次性的作业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人大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1、2、3类的三个层次作业。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1类,中等可选2类,稍差可选3类。
  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可以设计如下的作业:
  1.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3.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高是5厘米,做这个纸盒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
  此种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作业的改革上,也应立足于这一出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设计与实施适合孩子天性的作业,将使作业变得更生活、更有应用性、更令人兴奋!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孩子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面对这样“多彩的”作业,孩子会自愿做建筑师,他们会乐意设计出一张张生动有趣的数学图画、一份份充满童趣和个性的数学作业,数学学习也就会洋溢生命的气息!
  • 【发布时间】2023/7/8 16:35:36
  • 【点击频次】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