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美术快乐教与学

 

【作者】 刘 梅 周中伟

【机构】 山东省安丘市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美术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并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最终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针对美术教学的现实情况,本文探讨了小学美术快乐教学的策略:教师应研究教材,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最大程度的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便利和优点,创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转换师生原来的角色和地位,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美好体验。通过主动学习、合作创作、激励评价让学生形成欣赏“美”、感受“美”、体会“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美术;快乐教学;教学策略

  一、美术教学现存问题
  我刚从教的时候,学校是新建校,学生是从别的学校调入的孩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接受的美术教育情况也各不相同。第一节课就暴露了很多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我感觉我的快乐美术教学目标任重而道远。经学生反馈我得知:他们的美术老师并不是专业的美术老师,而是一些主科老师代教,老师没有专业的美术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在美术课上只是给孩子们一个任务,让他们照抄照画,教学任务紧的时候还会占用美术课。还有美术课开可不足。内容单一,只上绘画课。重视技能传授,忽略了兴趣的培养。部分美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准备以教材为主,教材以外的知识补充较少,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完全脱节,一本备课用上许多年,内容和教法上毫无创新,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影响了教育功能的发挥。
  二、情感教育是快乐教学的基石
  教师首先是一名心理调节师,自身要具备丰富而稳定的情感。情感教育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良好、稳定的情感在人的学习和事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要有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情感,培养学生优秀人格的能力。陶行之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美术教师要掌握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将智力、道德、情感相整合,树立当代教育观和正确的师生观,和谐师生之间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深研教材,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快乐教学要求我们教师要深研教材,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快乐因素,教学设计要增强趣味性,不能一味的完全照着教材来教来学,否则就会跟“快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们的教材选材和设计都是针对大部分地区的学生,我们要想快乐教学,就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环境、身心发展以及现有的教材、教具等实际情况,选择其中合适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并有效地实施。在城市,要充分利用其先进的教学设备,让孩子们感受先进技术与美术碰撞出的火花。在农村,大自然就是我们天然的教学优势,农村的孩子对自然和生活的体会要更深刻,他们的创造能力并不比城市的孩子弱。我们在教学中多选择一些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内容来学习,这样学生也会更感兴趣、更积极,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快乐教学法
  我的“快乐教学法”:故事情境教学法,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讲故事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设计好故事情节,组织好语言深情表述,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游戏情境教学法,把教材和游戏有效的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音乐情境教学法,艺术不分家,音乐可以帮助美术课更完美的呈现,特别是在创作环节,音乐可以使学生以听觉形式产生想象,再以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湘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听听画画》就是尝试让美术和音乐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互通融合,达到心灵上的共频。经过我的了解,同年级、同学期湘教版音乐教材和美术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有很高的契合度;生活教学法,把美术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教学内容有选择的从生活中取材,教学成果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追求的不止是“美”,更是“实”。
  五、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小学美术教育是一项基础性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挖掘学生的美术潜能,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创作的快乐,并了解美术的价值和重要性,而非对孩子们进行专业的教学和培训。我所教的学生有的是同事的孩子,他们跟我反应我上课的时候做范画很少。还询问我,我女儿画画好是不是我在家里给孩子加了餐或者是在校外报了美术培训班。我的回复是:我并没有对我女儿进行额外的美术训练,也没有要求美术成为她的专业,之所以我女儿喜欢画画是因为在我们的家庭氛围熏陶下,她一直保持着对美术的兴趣。在课堂上之所以我不经常做范画是因为:一、二年级的绘画课主要是想象为主的儿童画,并没有要求孩子们要掌握多么专业的绘画技能。我可以通过欣赏拓展孩子们的眼界和想象空间,但是简单的做范画,让孩子们跟画,只能限制孩子们的想象空间和表现方式。
  六、运用好“评价”,积极鼓励,正向引导
  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天赋不同。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鼓励,我的评价包括课堂纪律和美术作品两个方面。有的孩子对美术没有很高的敏感度,但只要在课堂上他们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所感,我就会给出相应的评价和鼓励。对于孩子们的作品,我不会简单的用好与不好来评价,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每件作品也是独一无二的,由于认识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作品存在差异才是最真实的呈现。我在评价的时候以鼓励为主,避免损害孩子们的创作积极性和对美术的兴趣,但是也会用恰当的语言给出孩子们正确的引导。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自己重视起“美术教师”这份职业,针对现状作出力所能及的应对之策,深研教材、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媒材,积极创设教学情景,注重情感教育,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重视孩子们对学习过程“快乐”的体验,以恰到好处的评价引导和激励学生们的成长,让孩子们能真正具备欣赏、感受、体会和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洪宁.课改与小学美术教育[J].学周刊,2013.32:193
  [2]方振国,郭晓莉.探索小学美育途径的实践研究[J].教育革新,2020(04):54.
  [3]晋银峰.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的发展历程与模式变迁[J].当代教育科学,2018(4):73
  • 【发布时间】2023/7/8 16:42:12
  • 【点击频次】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