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作者】 巴伊麦·阿卜拉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阿克萨拉乡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开发历史课程,用好历史教材,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作为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对学生在德育方面进行有效的把握,初中历史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初中的历史教师应担负起学生德育教育的重任。
  【关键词】 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策略探讨

  历史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的有效记录,不仅传承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和智慧,还汇聚着许多前人的经验教训。这些能够带给后人的智慧启迪,都是开展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强德育是各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立德树人需要学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将各方教育力量集合起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新课标背景下,学科教学应当加强立德树人思想的落实,将该思想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创新融合理念和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融合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培养的意义
  德育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教育教学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忽视了对于学生德育的培养,所以在德育教学上要加强根源上的研究,突出其教学价值,为德育教学的开展做好准备。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心智尚不成熟,因此很容易会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错误的认知。借由德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明确如何发挥学科的优势,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从而体现出德育的意义,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接受德育教育。其次,学科本身和德育之间紧密相连,其他的学科相较而言,历史在德育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历史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以学生的主观思维为主,学生能够借由历史学习获得更多的学习情感,德育本身就是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启发和教育,所以历史学科的先天优势决定了其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历史当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都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德育教育的材料。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培养的应用策略
  (一)更新学科教学理念,强化立德树人意识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思想的引导,根据学生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合理把控教学内容,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开展德育工作。立德树人思想与学科教学的融合,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增强德育意识,提高德育能力,通过教育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高质量地实现育人目标。比如,在学科教学中,除了讲授学科教学内容之外,还可以利用宣传栏引导学生参与低碳环保活动,加强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正面引导,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立德树人教育的实效性。此外,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贯彻立德树人思想的重要途径,要想推进立德树人思想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有效提升德育效果,教师应当从课堂教学入手,找到适合的教学时机,积极渗透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将立德树人思想渗透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在二者融合过程中,教师要清晰认识到学生是学科教学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渗透德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找寻德育教育元素
  最新的初中历史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加入了很多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极强关联性的内容,而这则为教师开展生活化德育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同时,也为教师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德育教育条件.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对历史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找到更多与道德修养、行为品质相关的内容,从而使其在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借此促使他们得到全面化、综合化发展.另外,教师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进行关联,还能有效打破知识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将学科技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从而真正提升学生自主性知识探究和知识实践运用的能力,并借此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态度。
  (三)广泛联系实际,落实蕾育成果
  客观层面上,历史同其他科目相比生活化程度较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落入空想教学的窠臼,导致学生不能用联系的眼光和发展的角度看待历史,理论应用能力很难取得长足进步。德育教育的渗透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因此,教师为高效落实课程育人目的,优化课程改革,就要在课堂实践中广泛地将现实生活与历史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以多元视角看待历史、品读历史,从而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与道德真谛。
  (四)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提升学习兴趣
  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开展丰富的课内外活动,包括国情知识竞赛、课外阅读讨论、观看影视片段、影评讨论、历史报告会、绘制传统文化思维导图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受德育的影响,激发学生树立建设美好未来与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润物无声效果。如围绕“铭记历史,责任担当”的主题,组织学生展开观看《长津湖》爱国影片的活动,深刻感受革命先烈为保卫祖国做出的贡献和牺牲,联想到和平安宁的生活的来之不易。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分支。《长津湖》影片中呈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学生在壮阔的战争场面中感悟澎湃的家国情怀。《长津湖》是文化自信的胜利,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永不言败的顽强精神让学生动容,宏大的战争场面让学生沉浸式的体会到肉搏的疼痛与心灵的震撼。在其基础上,组织学生展开制作爱国主义题材手抄报的活动,在资料搜集整理、手抄报书写绘制的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影响和感染,利于引导其树立与践行核心价值观。促使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立下爱国之志、强化学习动力等学科的爱国主义教育宗旨得以尽快实现。
  初中正是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期,德育教学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明德明心。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从历史中发掘德育教学可以运用到的精神理念,让学生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就可以得到精神食粮。本文以探寻学生兴趣、讲述讲解法应用、举办历史相关活动、结合时政热点为基本点,简要地阐述了德育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让学生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可以学习知识点,还可以培养家国情怀、道德理念等新课标要求的德育教学内容,让学生德智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荣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J].读写算,2021(27):21-22.
  [2]吴惠栏.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24):165-166.
  • 【发布时间】2023/7/8 16:46:05
  • 【点击频次】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