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教育公平之我见
2022年百色市教育信息化科研课题《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山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课题立项编号:XL202204)
【摘 要】 中国对教育公平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快速发展,但是实现教育公平采用的是以物质调配为主的传统手段,投入多,收效少。信息时代必须为教育公平寻找手段和方法,本论文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促进教育公平的必要性,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策略,促进教学方式变革,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初步探索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教育公平的研究。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促进教育公平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法律责任,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该享有接受质量合格的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党和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最为重要的工作,努力实现让偏远地区和城市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全面发展的目标。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是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
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普遍存在这样的失衡现象:第一,发展的优先级别不同造成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第二,教学环境资源差异较大;第三,师资存在差异;第四,学生来源存在较大差距,城市的学生大多数是有文化的有素质的爸爸妈妈监护,农村的学生大多是没文化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或亲戚监护。由此可见,义务教育均衡化还没有实现,我们要从各个方面着手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而教育信息化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解决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消除区域差别,改善区域环境,而教育信息化则为教育公平的发展提供了通道。
首先,教育信息化依托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就可以打破地域的界限,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进而可以合理利用教育投入,减少重复性建设。
其次,教育信息化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优秀课程资源,现在国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就是集全国力量整合优秀课例。使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
再次,在日常的教学和学习中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将知识以更科学更合理更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质量。因而,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策略
教育信息化的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进而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1.整合全国的教育信息资源甚至全球的教育信息资源,实现教育信息的共享。
城乡教育不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获取的不公平,对于区域信息畅通优势明显的地区,学校可以更为及时、全面的获得各类教育信息,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全面、及时、准确的了解学校的教学动态。实现双向信息互动交流,能够及时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前沿,修正办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办学效率。对于信息相对闭塞偏远落后的地区,学校往往不能及时了解当前教育改革现状和发展方向,即便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到,也缺乏对这些教育方针政策的相关指导和疑难解答,从而导致偏远地区的教育发展严重滞后。
另外,教育信息发布平台种类繁多,既有教育部的各类信息平台,也有省级、市级甚至县(区)、学区级的各级教育信息平台,教师往往要访问多种信息平台才能获取较为及时、全面的教育信息,同时也会因为各种平台信息的不同步问题造成信息获取的滞后和缺失,没有整合的资源。
教育信息获取的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因此,教育主管部门首先应当整合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平台,构建统一、具有权威性教育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平台,实现教育信息的高度共享,使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能够及时方便的进行教育信息的双向交流,实现教育信息获取的公平。
2.建立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平台,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发展靠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发达地区的教师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有更多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机会,从而能够不断提升业务水平。而对于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师能够获得的教学资源非常有限,不仅没有信息化资源,而且连基本的图书馆、资料室都不具备,甚至都没有教学参考书,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素质的提升非常有限。因此,提高偏远地区教师素质是实现教育均衡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建立远程教师培训平台和教师自主学习平台,可以为偏远地区教师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进而实现教师素质的提升。
远程培训利用计算机网络打破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使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程度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还可以和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其他教师学员交流,取长补短,掌握更多的教学信息和技能,更加适应当前偏远地区教师的现状。同时还可以构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信息化学习室,使教师能够熟练的掌握信息化的学习手段,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师资不均衡的现象。
3.完善教学资源信息库,打造区域教学中心。
优质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优质的教学资源。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无论是教育政策还是教学内容,各地区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的教学资源库并不适合,而且建立集中信息数据库反而会增加数据中心的流量,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质量,较好的方法是在全国统一的教学资源网站中根据区域差异建立区域教学资源库,集中区域的优质教学资源为地方教育服务,这样既可以消除区域内城乡差异,分流服务器的数据流量,又利于教师和学生快捷的获取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4.促进教学方式变革,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随着信息化的来临,教学方式已经由单一的“粉笔+黑板”过渡到计算机辅助教育,通过建设数字化校园和采用多媒体教室等手段,直观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也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因此,在教师信息化培训后要配套相应的教学信息化设备,多媒体教室或电子教室。教师首先从教学上进行变革,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更大的求知欲,进而配套多媒体网络机房或构建数字化校园,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寻求问题答案,实现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结束语
总之,教育信息化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教育信息化需要按部就班的推进,盲目的一步到位只能导致资源不能有效地得到利用,从而导致财力的浪费。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教育公平极其重要,必须为之努力。
- 【发布时间】2023/9/2 21:33:09
- 【点击频次】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