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边远山区义务教育信息化现状和对策

 

【作者】 贺 雄

【机构】 广西西林县民族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2022年百色市教育信息化科研课题《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山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课题立项编号:XL202204)


  【摘 要】 边远山区教育信息化普及工作,是国家为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以边远山区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发现了边远山区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策略,以改变边远山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模式等,有效促进信息化应用的普及和应用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边远山区;义务教育;问题和对策;教育信息化

  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改革的内在动力,一方面来源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大大地改变了教育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其中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为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
  一、边远山区信息化教育现状
  通过走访和问卷方式,调查了我县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教育情况,结果很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信息化观念淡薄、意识不到位
  在走访的义务教育学校中,大部分领导和教师普遍存在着不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的思想,严重地束缚着学生们的思想。虽然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但大部分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不是主课,对信息技术课只是简单听听,没有在这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
  从调查问卷中得知,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上网就是玩游戏,怕孩子误入歧途。一些家中可以上网的孩子家长,有一半以上因为无法监控孩子上网浏览些什么信息,不让孩子在家中上网。部分家长“谈网色变”,不少家庭宁愿支付高额电话费,却不愿投入较少的上网费让孩子通过互联网学习。这些情况说明教育观念的落后已成为制约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关键,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思想,给开展和普及教育信息化带来了相当的困难。
  (二)师资数量缺乏,素养不足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师教育素养、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义务教育要实施信息化,教师信息化是关键,如果教师自身没有实现信息化,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就更加困难。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技术,给教师带来了新的难度。教师不仅要了解教育技术理论,还要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现代化的媒体,如何选取和设计各种教学软件,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探索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等,教师信息素养不足是制约信息化推进的瓶颈问题。
  据调查数据显示,很多学校的老师只有极少数受过教育信息化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即使有些信息技术教育课老师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但却对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学与教的理论缺乏了解,无法在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去,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能在教学中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国际互联网搜索、检索所需信息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
  一些学校存在着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而且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无法适应现在教育的要求。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仍然显得力不从心。
  (三)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资源匮乏
  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是开展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它是教育信息的载体,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建设的好坏决定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劣、持续积累和深度应用会直接影响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当前教育信息化中一个严重问题就在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结构性匮乏。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校都没有信息化资源,一些条件好点的学校虽修建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硬件设施,初步具备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条件,但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不具备维护、管理、升级设备等方面的能力,设备损坏或功能降低,使得本来紧张的设备就更加紧张。已经具备了硬件条件的大部分学校电脑没有联网,导致城市优质教育信息资源无法通过信息化基础设施传送到边远山区实现共享。教育资源不能共享,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尚局限于添置教学设备,使用率不高,计算机和网络未能实现完美结合,不能交互,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二、采取的对策
  (一)教育观念转变
  教师作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责任者,教师的观念转变也非常重要。
  首先要转变教学的任务。在信息化教育下,教师表现从前台走到了后台,主要任务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由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代替,计算机只是一种信息加工和呈现的工具,教师唯一选择是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教学组织者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教学组织是单个教师所不能完成的,需要教师的群体协作;网络化的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如何把它们组织成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形式。把传统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协作式”学习存在于教师、学生之间。
  其次,学生和家长的观念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也要转变。从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要有能力利用信息网络进行对知识的探索,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应有一个从学习互联网知识到通过互联网学习的过程,并改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死啃书本”的学习方法,努力树立全新的学习观。
  (二)培养过硬教师队伍
  立足实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面对教师力量不足的现实,教育部门的领导可以采取优惠的政策吸引高校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和外部的信息技术人才到边远山区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从待遇、政治地位等多方面制定的优惠政策,坚持政府引导,用人单位为主题,实行市场化配置,以“高新尖”人才与“实用型”人才相结合的方式,采取招聘、引进、委培,从数量上保证一支合格专任教师队伍的稳定。
  加强专业人才实际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是实现边远山区教育信息化的保障。针对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缺乏的现状,切合边远山区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培训教师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人手。为此,教育部门可以通过拓展培养渠道,通过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岗位成才,从质量上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国家有关部门从2003年开始在边远山区实施远程教育工程,就是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广大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边远山区校要充分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使教师尽快接受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让教师和学生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样才能把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联系起来。
  (四)增加政府资金注入
  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县委、县政府应该坚持“对教育高看一眼、对教师厚爱一层”,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为教育事业发展大开绿灯。同时,采取实际措施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和政治地位,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帮助教师排忧解难;并通过多种渠道,鼓励社会各界为教育办实事,办好事,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乐,师以从教为荣”的浓厚氛围。
  结束语
  信息化教育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途,近几年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目前在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现有条件还难以在全国普及信息化教育,要促进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进程,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好准备,认清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教育,把握信息化。

  • 【发布时间】2023/9/2 21:40:00
  • 【点击频次】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