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行万里路,写美丽景

 

【作者】 李玉香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如何写好游记作文

  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是写游记作文。学生对于游记作文,并不陌生,从三年级就开始写过,当前阶段,家长也都重视陪伴孩子成长,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假日里,家长也会带着孩子出去亲近美丽自然,踏寻历史的古迹,增长见识,开拓视野。风景秀丽的山水风光,别具一格的南方小镇,建筑独特的异国风貌……这些都可以是我们的习作材料。
  学生对于游记作文是有素材,有话可说的,但是要写得出彩、满意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泛泛而谈,行云流水,没有细致的观察,写不出景物的特点也是常见的毛病。要写好游记作文,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几点建议。
  首先确定要写的游览地点的景物,到一个地方游玩,沿途的风景,看到的景物,写作前做出梳理和筛选,那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定要写哪几处,每一处都有什么值得留下记忆的景,物,事。在脑海里做好梳理。
  (一)移步换景,线索清晰。按游览的顺序来叙写游记,也就是移步换景的写法。随着游览地点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依次展现沿途的风光。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对地点方位把握不清晰,可以提示指导学生从大处着眼,以景为序,人随景移,景引人行。具体每一处景物,又可以由远及近,由高到底,或者按时间顺序等。做到全文有线索,行文有条理,下笔有目的。下笔前我们可以先按游览顺序做一张游览路线图,就像我们在学叶圣陶先生《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按照游览顺序画出示意图: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文章条理清楚,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就像跟着作者一起游览,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写游记也可以以游览地点为线索,画出游览示意图,随着观察点的变化,不断展现新的画面,将自然风光和游览观感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巧妙过渡,转换自然。在每次转换游览地点时,可以使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这样能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文章的条理更清晰,让人一目了然。最好用在每段文字的开头,一边交代行踪,一边引出要写的内容,浑然一体,井然有序。例如在习作例文《颐和园》一文中,作者描写每一处景物之前,都用一个过渡句介绍地点的转换。过渡句的写法灵活多样,写长廊的过渡句是直接写明游览地点;写万寿山脚下以及昆明湖畔的过渡句写明出发点和到达点衔接十分自然;过渡句还清楚了观察的视觉。
  (三)抓住特征描写景物。写作过程中,挑写重点,一处或者两处,印象最深的地方,往往是游览过程中的核心,有美丽的景值得去细赏,美好的传说值得去品味,或者难忘的经历值得去回味。写景抓住景物鲜明特征,比如春天的绿草、鲜花;秋天的黄叶、果实;大海的壮阔、帆船;草原的广袤、渺远;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秀……写出特色,写出神韵。当然写景还离不开细致的观察,要把景物写的绚丽多姿,生机盎然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写游览过程中贯穿难忘的经历,可以突出小孩子的好奇之心,丰富的想象,以及独特的感受。这样文章凸显特征以“景”动人。以《颐和园》为例,作者的游览顺序是: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每到一处都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如长廊的“长”,佛香阁的“高”,昆明湖的“静”和“绿”等,这样可以言之有物,避免流水账似的的叙述。
  (四)写游记作文,景美是文章出彩的地方,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离不开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让景物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用比喻将景物写的美不胜收,用拟人将景物描写的活灵活现,也可以运用排比将景物描写的气象万千。此外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准确细微的观察角度,留下独一无二的感受,细微的生动描写,独特的审美感受,能让游记作文展现特有的魅力。语言优美,生动活泼,形象具体,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四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的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用形象的比喻和排比,展现了天山独特的美景,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的的高大,美丽,把雪峰比作白缎,把云彩的影子比作银灰色的花,突出了雪峰的洁白。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野花像锦缎,像霞光,像彩虹”的美丽景象,再现了野花的五彩缤纷,绚烂夺目。
  最后,写景要把自己对景物的情感表达出来,做到情景交融,这是写景作文最重要的一个秘诀。也是游记作文的重要一环。例如巴金的《海上日出》一文,作者按照景物的变化,从颜色、光亮、位置等方面,展现了太阳跳出海面的情景,同时把对自然奇观的喜爱之情融进景物描写之中。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按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绘了沿途的风景,并通过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把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情感融入其中。

  • 【发布时间】2023/10/17 5:38:07
  • 【点击频次】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