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探讨

 

【作者】 张继鹏

【机构】 四川省中江县辑庆镇中心学校中兴分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研究表明:一个人全部知识的80%是通过阅读获得的。所谓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内,相对于教材、课文而言,就是学生利用上课以外的时间,去阅读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大阅读量,明确规定了各学段课外阅读的总量。因此,在小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关键词】 课外阅读;自主阅读;策略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分析
  (一)阅读时间。调查显示,23%的学生喜欢在晚上,饭前饭后阅读;课前课后留心课外书的占35%;另外有25%的小学生在早晨进行课外阅读。可见,孩子在阅读时间的分配和安排上呈现多样性和盲目性,我们应让孩子懂得早晨是记忆的黄金时间,可用来背诵一些该记的内容,如名古诗词等。
  (二)阅读内容。多数学生受声像材料的刺激,电视瘾特别大,根本无暇去捧着那一本本“枯燥无味”的书看个不停。久而久之,孩子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削弱了。调查表明,学生经常读报的占20%,留心社区学校墙报的占40%。可见,孩子对随时可以捕捉到的学习机会,并没有好好把握,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
  (三)阅读方法。调查显示,学生看书时作读书笔记的大约占4%,偶尔作的大约占13%,不能作的大约占83%。(除非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可见,学生读书方法很不科学,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读书,拿到一本书,事先不做任何的计划,就狼吞虎咽地看一遍。只注重情节是否吸引人,而不太考虑知识的积累,这样的阅读有效性就可想而知了。
  二、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解决问题的策略探讨
  (一)书山有路“法”为径
  1.阅读时间上加以引导。每天,我们确保统一的阅读时间:午饭后的一段时间,下午放学前的一刻钟,加上在校零散的时间,都让孩子进行课外阅读。这些时间看上去虽不长,但正如梅子涵教授所言:“上了路,只要天天走,就会遇到庆典。”让每个孩子坚持课外阅读,逐步养成阅读习惯,对我们学校的孩子来讲就是最大的庆典。
  2.阅读内容上帮助选择。首先,我们提供孩子最喜爱的优质图书,定期更换,定期给孩子提供好书;其次,学校图书室定期开放;其三,建立班级图书角;其四,向家长发出倡议,每月带孩子逛逛书店,选一本好书……小学生受年龄、能力和兴趣的限制,缺乏正确的审美观,在课外书的选择上,有较大的盲目性。因此,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书籍尤为重要。我们有责任向他们推荐一些好书,正确引导他们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基于此,我们为孩子推荐了一些名家名篇,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或当前流行的《窗边的小豆豆》、《我飞了》等,引导孩子阅读并进行讨论。
  3.阅读方法上加以指点。我们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阅读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指导孩子学会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默读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教会孩子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边读边绘画,边读边讲述……提高他们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能力;同时,我们指导孩子从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孩子学会在阅读过程中,随机圈、划、点、注、评、摘。
  (二)书山有路“勤”为径
  1.辛勤地积累认知。孩子在课外阅读中,还需要把阅读和观察、思考相结合,不断地积累认知。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去看。一只眼睛看字面,另一只眼睛看到了纸的背后。因此,孩子不仅要读懂文章表面的意思,还要领会文字的内在含义。我们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来观察生活,研究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透过表象看本质,从而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积累生活中有意义的素材,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2.辛勤地积累写作技巧。课外书中,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不仅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还给了他们一把走向作文殿堂的钥匙。有的文章按时间的先后来写,有的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有的布局精巧,首尾呼应,有的先总写,后具体写……要有意识地指导孩子积累这些写作技巧,指导他们如何遣词造句,如何模仿这些片段,谋篇布局;如何开头,怎样过渡,如何结尾等,孩子逐渐积累了这些写作技巧,写起作文来一定会轻松自如。
  (三)书山有路“趣”为径
  1.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激“趣”。为了引导孩子们多读课外书,读好书,我们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美文诵读,小小故事会,小小练笔赛、手抄报评比、读书沙龙等等,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在美文朗诵会上,悠扬的音乐一次次适时响起,伴着乐声,孩子们稚嫩的童音随着词句,时而昂扬,时而低沉,时而急促,时而舒缓……可谓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使美文流溢着音乐的旋律,孩子们读得兴致盎然。
  2.以民主平等的氛围激“趣”。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我们蹲下来和孩子交流,与孩子聊一聊读书的感受,倾听他们的诉述,想孩子之所想,乐孩子之所乐,充分尊重孩子在课外阅读中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与孩子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让孩子“亲其师,信其道”。孩子往往为了能多多和老师平等交流,回去会迫不及待地阅读,再阅读。这样,我们以民主平等的氛围,激起孩子课外阅读的热情。
  3.以人人参与的形式激“趣”。在每周的“好书推荐”活动中,我将推荐好书的任务分摊到每个人的头上。让每个孩子向全班同学推荐一本好书。孩子们在领了自己的任务后,热情高涨。他们有的立即投入到好书的筛选阅读中去,有的跑来向老师讨教,有的与同伴大声地争辩……难怪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人人参与的模式,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自己学习、阅读的主人,他就会以主人翁的身姿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总之,我们通过对孩子阅读时间上的引导,内容上的选择,方法上的指点;教会他们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认知、写作技巧;并努力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用多元评价调动其阅读的内驱力。让孩子们徜徉在阅读的幸福和温馨里,享受成长的快乐。
  • 【发布时间】2023/10/17 5:47:10
  • 【点击频次】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