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小组讨论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
【正文】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提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时间,小组“讨论”成了课堂的主角,任何时候任何问题都可以拿来讨论。课堂上学生议论纷纷,兴奋不已,大呼小叫的有之,手舞足蹈的有之,窃窃偷笑的有之,可谓热闹非凡。看着学生们如此投入,老师踱步其间,十分满意。讨论完毕,指名回答,支支吾吾的有之,跑题千里的有之,避重就轻的有之。这种结果,令人十分疑惑:为什么“讨论”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如何才能保证“讨论”的有效性?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课堂小组讨论出现的误区
课堂小组讨论的误区主要有如下几种:
1、讨论无中心主题,乱哄哄,此问题没好,彼问题已来。
2、学生层次不同,这组没讨论好,那组已经结束。
3、小组中只有少数活跃分子参与讨论,发言,其他多数没事做,吃“白饭”。
4、讨论时间不够或过多,讨论话题过大或过小,甚至与教学目标根本无关,致使讨论大多无效。
5、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如何讨论,学生根本不会讨论。
6、教师不能对讨论结果予以及时点评、总结。
综上误区,一言以蔽之,主要由于教师组织讨论的盲目导致学生讨论的低下。
二、课堂小组讨论操作浅谈
第一、小组讨论要求教师先要搞好小组角色分工工作,要让学生明确分工的目的、方式。而现在流行的小组讨论分组形式就是前后桌为自然组。这种分组的盲目必然带来讨论的盲目。每次一说“讨论”,课堂上立刻人声鼎沸,原来每个学生都在抢着发言,没有秩序,没有中心,七嘴八舌,谁也听不见,最后成了音量比赛。再细细观察,就会发现更多问题:内向的学生只充当听客;爱说话的学生已跑话题;男女学生互不讨论。这种讨论甚至成了部分学生偷闲的时刻,可见其盲目的严重性。
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每个小组的成员一定时间内的角色都不同。比如,这周甲生是发言员,乙生是记录员,丙生是小组长,丁生、戊生是核心讨论员等等,彼此的角色一定时间内轮换一次。这样,不同的学生在不同角色中锻炼了自己的不同能力。这能最大程度杜绝有人不发言、不讨论的现象,又彼此督促、避免跑神。
第二、小组讨论要求教师要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避免太难或太容易、问题提出的时机不恰当或信口开河,蜻蜓点水式地随便弄个问题等情况。
在教学《游园不值》一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弄懂诗句的字面意思,还要让学生理解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所以我在学生能说出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这两句诗还有没有更深的含义?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结果学生面面相觑,不知从何开口。我马上把问题分成两步来讨论:先讨论“关住美好春色的园子”和“出墙的红杏”的象征意义,初步感知新生事物是无法阻挡的;在讨论生活中有哪些这样的事例,用事实来说明诗中蕴含的道理是正确的。这次讨论难度降低了,学生“跳跳够得着”,所以讨论的热烈,探讨的深入。
第三、小组讨论要求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过硬的组织应变能力,敏锐的发现解答问题能力等。一方面,教师无责任心,仅让学生讨论,对讨论时的情况不闻不问;对不讨论的学生不积极予以教育;对捣乱学生不加以及时制止,课堂讨论效果怎能不低下?!另一方面,教师自己对讨论的问题都似懂非懂,难以自圆其说,遇到伶牙俐齿的学生便乱了阵脚,应付两句便匆匆收场,快快逃走了事。或者干脆是为了应付评课,讨论一下走走过场而已,如此的小组讨论组织者还能保证讨论的有效性吗?
第四、小组讨论要求教师创造宽松氛围并延缓评价。为便于讨论顺利开展,教师应把自己的外在权威隐藏起来,适当“稚化”,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相处,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激情,融入学生中间,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甚至带有幽默意味的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而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将思维发散开来,动脑、动手并动口,大胆地发现对所议问题的看法。学生在讨论中,受到教师、同学的尊重,其所思所想就能得到充分的阐释与交流,得到民主平等情境下的修正、提高,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发挥出自已最大的能动性,充分感受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
在讨论中,教师还要尽可能延缓评价,在学生思路穷尽之时,切不可“强行”向学生推出标准答案。在找出最佳方案之前,应让“劣质”方案充分表演。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讨论的过程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反思、归纳和总结,提高自我评判能力。评价的语言应精练,要切中要害,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应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五、小组讨论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课文,要求教师学会选择。传统语文课堂无非是阅读与写作教学两大块。在阅读教学中又有自读与讲读之分,精读与泛读之别。在写作教学中又分为应试作文与随笔日记两大类。试分述如下:
重点讲读课文:应慎用、少用讨论法。这正如一碗山珍海味,对于吃的人来说,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吃到、吸收营养的人是最聪明最受益的人,而选择酒店,讲究吃法、吃相,挑剔餐具的人恐怕会食不果腹的。
自读课文,师生兴趣不大的课文:可以多多施行讨论法。这类似于初学理发者先剃冬瓜皮,学炒菜者先炒大白菜一样,即便剃坏炒坏,损失也不大。
从文章体裁内容上看:古文、诗词已成定式应少讨论;议论文、科技文等闪烁思想之文应多讨论交流;涉及古代、外国的课文应少讨论,因为距离学生时代过远或文化背景过宽;而当代文、“时文”则不妨多加研讨。
写作教学:特别适合讨论。写作训练之前,可让学生针对文体、文题、材料、思路等交换意见,可让学生就如何谋篇布局交流看法;讲评作文时,亦可集思广议讨论评改。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该怎么写,知道不该怎么写。
总之,小组讨论把握好“分好工(小组成员角色配置)——选好题(问题设计提出时机)——管好人(讨论指导总结点评)”这样一条施行路线,就会使小组讨论有效进行,就能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和学习深度,真正促使他们形成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一、课堂小组讨论出现的误区
课堂小组讨论的误区主要有如下几种:
1、讨论无中心主题,乱哄哄,此问题没好,彼问题已来。
2、学生层次不同,这组没讨论好,那组已经结束。
3、小组中只有少数活跃分子参与讨论,发言,其他多数没事做,吃“白饭”。
4、讨论时间不够或过多,讨论话题过大或过小,甚至与教学目标根本无关,致使讨论大多无效。
5、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如何讨论,学生根本不会讨论。
6、教师不能对讨论结果予以及时点评、总结。
综上误区,一言以蔽之,主要由于教师组织讨论的盲目导致学生讨论的低下。
二、课堂小组讨论操作浅谈
第一、小组讨论要求教师先要搞好小组角色分工工作,要让学生明确分工的目的、方式。而现在流行的小组讨论分组形式就是前后桌为自然组。这种分组的盲目必然带来讨论的盲目。每次一说“讨论”,课堂上立刻人声鼎沸,原来每个学生都在抢着发言,没有秩序,没有中心,七嘴八舌,谁也听不见,最后成了音量比赛。再细细观察,就会发现更多问题:内向的学生只充当听客;爱说话的学生已跑话题;男女学生互不讨论。这种讨论甚至成了部分学生偷闲的时刻,可见其盲目的严重性。
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每个小组的成员一定时间内的角色都不同。比如,这周甲生是发言员,乙生是记录员,丙生是小组长,丁生、戊生是核心讨论员等等,彼此的角色一定时间内轮换一次。这样,不同的学生在不同角色中锻炼了自己的不同能力。这能最大程度杜绝有人不发言、不讨论的现象,又彼此督促、避免跑神。
第二、小组讨论要求教师要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避免太难或太容易、问题提出的时机不恰当或信口开河,蜻蜓点水式地随便弄个问题等情况。
在教学《游园不值》一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弄懂诗句的字面意思,还要让学生理解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所以我在学生能说出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这两句诗还有没有更深的含义?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结果学生面面相觑,不知从何开口。我马上把问题分成两步来讨论:先讨论“关住美好春色的园子”和“出墙的红杏”的象征意义,初步感知新生事物是无法阻挡的;在讨论生活中有哪些这样的事例,用事实来说明诗中蕴含的道理是正确的。这次讨论难度降低了,学生“跳跳够得着”,所以讨论的热烈,探讨的深入。
第三、小组讨论要求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过硬的组织应变能力,敏锐的发现解答问题能力等。一方面,教师无责任心,仅让学生讨论,对讨论时的情况不闻不问;对不讨论的学生不积极予以教育;对捣乱学生不加以及时制止,课堂讨论效果怎能不低下?!另一方面,教师自己对讨论的问题都似懂非懂,难以自圆其说,遇到伶牙俐齿的学生便乱了阵脚,应付两句便匆匆收场,快快逃走了事。或者干脆是为了应付评课,讨论一下走走过场而已,如此的小组讨论组织者还能保证讨论的有效性吗?
第四、小组讨论要求教师创造宽松氛围并延缓评价。为便于讨论顺利开展,教师应把自己的外在权威隐藏起来,适当“稚化”,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相处,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激情,融入学生中间,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甚至带有幽默意味的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而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将思维发散开来,动脑、动手并动口,大胆地发现对所议问题的看法。学生在讨论中,受到教师、同学的尊重,其所思所想就能得到充分的阐释与交流,得到民主平等情境下的修正、提高,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发挥出自已最大的能动性,充分感受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
在讨论中,教师还要尽可能延缓评价,在学生思路穷尽之时,切不可“强行”向学生推出标准答案。在找出最佳方案之前,应让“劣质”方案充分表演。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讨论的过程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反思、归纳和总结,提高自我评判能力。评价的语言应精练,要切中要害,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应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五、小组讨论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课文,要求教师学会选择。传统语文课堂无非是阅读与写作教学两大块。在阅读教学中又有自读与讲读之分,精读与泛读之别。在写作教学中又分为应试作文与随笔日记两大类。试分述如下:
重点讲读课文:应慎用、少用讨论法。这正如一碗山珍海味,对于吃的人来说,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吃到、吸收营养的人是最聪明最受益的人,而选择酒店,讲究吃法、吃相,挑剔餐具的人恐怕会食不果腹的。
自读课文,师生兴趣不大的课文:可以多多施行讨论法。这类似于初学理发者先剃冬瓜皮,学炒菜者先炒大白菜一样,即便剃坏炒坏,损失也不大。
从文章体裁内容上看:古文、诗词已成定式应少讨论;议论文、科技文等闪烁思想之文应多讨论交流;涉及古代、外国的课文应少讨论,因为距离学生时代过远或文化背景过宽;而当代文、“时文”则不妨多加研讨。
写作教学:特别适合讨论。写作训练之前,可让学生针对文体、文题、材料、思路等交换意见,可让学生就如何谋篇布局交流看法;讲评作文时,亦可集思广议讨论评改。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该怎么写,知道不该怎么写。
总之,小组讨论把握好“分好工(小组成员角色配置)——选好题(问题设计提出时机)——管好人(讨论指导总结点评)”这样一条施行路线,就会使小组讨论有效进行,就能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和学习深度,真正促使他们形成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 【发布时间】2023/10/17 5:55:34
- 【点击频次】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