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的设计研究

 

【作者】 刘新星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双减”政策的提出让每位教师肩负起“双减提质”的研究任务。“双减”的当务之急是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但作业的减负,也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量”的调整,作业,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与课堂一样,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可通过创新作业设计途径,改变语文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在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的同时真正“减量增质”。在不断优化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课程与其他各学科之间联结较少,学科课程之间各自独立。学生在学习了课程知识后,在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仍然不知所措。长此以往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个人综合素质很难得到提升和发展。在当前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在逐渐减弱。我们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减轻学生学习上的负担、心理上的压力和面对学习的恐惧。可以通过改变语文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创新作业设计途径,将语文学科知识与其他知识相融合。让学生的学习富有个性化,让作业内容和形式多样化,让学生获得自我发展,实现自我完善。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超量”,形式单一
  根据义务教育“双减”政策的相关规定:学校要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阶段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据调查,教师想要通过大量的作业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小学生的作业总量很多,学生的学习负担依旧很重。作业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孩子们的身上。在“超标”的作业量背后作业的形式也很单一。大部分语文教师布置的作业都是大量的抄写、听写、默写、背诵等传统作业模式。这种大量的重复式的作业产生的后果便是学生感觉到写作业的枯燥乏味。从而对语文学习失去原有的兴趣。同时这种传统的重复抄写作业的形式还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降低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脱轨,孩子们不能将知识灵活的运用于生活实践当中,也失去了教学的意义。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提升。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磨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二)内容上缺乏创新,作业层次化不明显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但当今的作业设计很少体现出语文的这一特点。没有将语文的综合性体现出来。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上,仅限于学习语文学科知识,作业形式也较传统。同时经常采用“一刀切”的形式。没有根据学生的学情,创设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作业。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常规的抄写作业相对简单。如果没有提升的作业内容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对作业提不起兴趣。从而磨灭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而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有些常规的作业又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完成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应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合理的分层设计,真正发挥出作业的诊断和巩固的作用。
  (三)学科间融合度低,作业实践性不强
  “新课标”内容提出要加强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考虑到学科之间的融合。打破传统孤立的作业设计模式。然而在当前的作业设计中,学科间的融合度不高,没有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没有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作业形式也是相对独立的。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二、实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途径
  (一)在设计语文作业时渗透综合性学习
  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运用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将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让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联系,课本内容和实践活动相联结。综合性学习作业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创新,将语文知识融入各类活动中,如:竞赛、游戏等。我们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让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协调发展。把学生由课内引到课外,实现由课堂到生活的转换,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加入实践类活动
  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加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作业。以语文教材为核心,深入挖掘教材文本,科学的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观察,发现解决问题。如:对于《遨游汉字王国》这一单元的学习,作业可以设计成“让学生自主探索搜集生活当中的用字不规范情况,开展简单的研究调查”,“让学生围绕汉字相关知识搜集整理资料进行研究汇报”。对于学习过的部分课文可以让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如:学习完小学五年级课文《草船借箭》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结合人物特点,加上动作、语言、表情、服饰等的表演,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人物形象。此外为了让学生感悟革命精神,感受爱国情怀,可以让学生去参观考察革命烈士纪念馆,看看红色革命根据地,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为“责任”,我们可以让孩子去看看当地的革命烈士纪念馆,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让学生感受家国情怀,担当时代责任……
  (三)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有创新思维
  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有创新思维是指形式上可以有新意,打破传统的以抄写为主的作业形式,内容上可以有创新,不仅仅只是布置语文书本知识作业,可以将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在选择综合性学习作业的内容时,应遵循以下选材的原则:有趣性(应选择能吸引学生,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明了性(内容应简洁明了,易于学生理解,符合学生当前认知);有益性(选择内容应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相关内容)。
  对语文学习作业的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具有实际的吸引力的作业。如: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去现场参观、活动中参与、社会中实践、现实中体验、实际情景中模拟演练等等;此外还可以将其他学科与语文学习相结合,如:在学习《传统节日》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绘制手抄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复习时可以结合思维导图。在学习诗歌时,可以用唱诵的形式……通过语文作业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融合,让语文作业的形式更丰富更多样化,让学生多角度,多途径的进行语文学习。
  (四)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考虑个性化需求
  每个班级的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不尽相同,教师应学会因材施教。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上划分层次。让学生做符合自己学情的作业。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熟练,语文综合素养较高,那么需要做一些能力提升类的作业。如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内容撰写研究报告等。第二层次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一般,语文学习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那么要在巩固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的进行能力的提升。如,绘制与所学知识内容有关的手抄报。第三层次的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需要进行语文基础知识能力方面的训练。分层设计作业,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作业,让作业真正发挥巩固知识点,发展学生能力,反馈和交流的作用。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的设计需要关注三个方面:
  (一)关注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应该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指引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之路: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帮扶者——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推动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一同进步,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发展。
  (二)关注合适的作业设计内容
  为了不加重学生的负担,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利用现有的语文教材文本、其他学科课程资源、社会生活资源共同构成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的内容:  
  第一,结合语文教材文本来选择。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广泛的利于学生学习的作业素材,教师应深入分析课本教材,挖掘出可利用的教学内容,合理的加以处理,创新作业形式,设计出符合当前学生实际水平的作业。
  第二,与其他课程相融合,找到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联结,在作业设计时让语文学科发挥其工具性的作用,将语文知识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提升学生作业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第三,将语文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回归于生活,知识和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充满学问。学生所学的知识也终将落实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当中去。所以语文作业的设计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挖掘两者之间的链接点、契合点,将语文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三)关注语文的本色。  
  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要始终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作业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建立起联结点,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使语文作业成为学生自我能力展示的一块宝地,进而发挥语文作业的价值。
  结语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综合能力。”[4]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老师要创新作业设计途径,分析小学生身心特点,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社会实践相融合,创设出符合当前社会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性学习作业。
  参考文献:
  [1]田铮.“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路径[J]. 林区教学,2023(03)
  [2]何军昌.“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创新途径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2(11) 
  [3]何军昌.“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创新途径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2(11)
  [4]孙先友.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的实践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5)
  • 【发布时间】2023/11/3 18:12:02
  • 【点击频次】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