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探究

 

【作者】 倪 非

【机构】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石路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长期以来,小学体育教学往往注重体育知识、运动技能、运动负荷和情感价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体育课程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价值,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体育教学探索、研究渗透德育的方法有助于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共育。
  【关键词】 小学体育;渗透德育;方法

  本文简要介绍了小学德育的价值及其在体育中的渗透,如丰富体育的内涵、提供德育的载体、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等。研究了小学体育德育渗透中存在的意识淡薄、内容不当、方法不科学、评价和监督不足等问题,并针对体育教师的培养,从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选择、个性化指导和教育等方面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一、小学德育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价值
  (一)小学德育
  德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培养人的根本任务背景下进行的,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成长。因此,近年来,小学德育的重要地位被多次提出,并已覆盖在小学教育体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德育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德育内容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有效调整。其中,对于小学生来说德育教学对他们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小学生正确三观树立、各种优良品质培养的初期,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因为小学时期是习惯养成、品德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如果这个阶段的德育教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在以后的成长中再去改变一些不良的品性就会非常的困难。所以需要接受更多的基础道德教育。因此,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法律、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思想道德认知体系,为学生价值观的构建打下基础,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价值
  体育教学是保证学生身体的健康,德育教学则是学生思想上的灯塔,是教育教学的方向,两者的相互渗透和结合,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魅力,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而且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和提升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有助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到处体现着规则,每一项体育运动有规则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贪玩,规则意识不强;小学生的自律性较差,更需要各种规则的约束。比如体育课排队时,面对老师不断强调,依然有个别的学生嬉戏打闹,这种情况下需要体育教师的反复提醒和教育,要让小学生知道由于自己个人不遵守规则,已经影响到整个班级的集体形象和荣誉感,要让他们从小就要有规则意识、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形成个人的优秀品格。
  2.有助于小学生审美观念的正确树立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期,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姿势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生难以改变的,尤其是这个阶段的孩子身体的骨骼正处于发育时期,还没有完全成型,不良的姿势、习惯直接导致他们的肢体成长。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肢体等方面的不良动作进行纠正,要让学生明白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让学生从正确站坐姿势、形体发展中看到姿态之美、看到身体的成长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一个人外在形象的美好,让小学生从小就要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念,认识到体育教学与审美之间的必然联系,正确对待体育教学中的每一个动作的标准性,从肢体的规范行动上展示出精神之美、道德修养之美。
  3.有助于小学生责任感的树立和培养
  体育项目中,一般团体类的活动较多,球类的运动比如篮球、足球,再比如集体跳绳、拔河比赛等等,在多种集体性的活动中,学生之间一定要有一定的责任感和集体感,要认识到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自己的行为直接影响着集体的荣誉,不能因个人原因降低整体水平。在体育活动、尤其是集体性的体育活动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要以集体荣誉为重,要正确对待集体活动中的规则,作为集体的一员要有充分的责任意识,将自己的行为与集体融为一体。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方面的问题
  (一)意识淡薄
  一些教师思想保守落后,缺乏创新,没有从思想认识层面与时代相适应。这导致教师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仍停留在体育课程本身,缺乏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舵手,意识相对薄弱,德育渗透自然难以实施。
  (二)内容不合适
  恰当的内容是支持德育在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的重要依据。然而,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不恰当,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德育内容与体育教学内容有点脱节,二者缺乏一致性,将导致德育工作的发展,影响正常的体育教学秩序,可以说是“两面不讨好”
  (三)方法不科学
  以科学的方法促进体育与德育的融合,是保证教学实效的关键。然而,一些教师在实践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和引导练习进行教学,不能有效地实施德育,德育的有效性较差。尽管一些教师试图通过多种方式渗透德育,但他们选择的方式不科学,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加强体育教师培训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掌舵人,必须具备足够高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体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教学工作。学校要高度重视,做好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确保德育有效地渗透到体育课程中去。通过文件、会议、标语、教师交流活动、年级教案咨询、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方式在学校开展宣传思想教育,重点强化体育教师的德育认知,确保教师正确理解德育,树立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体育老师应加强教育学基本理论学习,学会用适当的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还应深入学习体育基本理论、体育发展史、体育规则,进一步了解体育项目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以便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明晰教学内容后的文化意蕴,并且通过体育实例加深学生对体育精神的理解。
  (二)合理调整体育教学内容
  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以内容为载体,协调体育与德育的关系,是保证德育有效渗透的重要依据。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指定相关的内容以及游戏,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学到这些优良品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思想品。在调整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始终围绕学生的实际需要采取合理的方法,确保教学内容本身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不同的教学内容侧重于不同的培养方向,充分挖掘其中所包含的德育;一方面,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征、年龄特征,灵活确定德育内容;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将其融入相应的内容中。只有当教学内容本身足够合理时,体育与德育的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田径教学中,教师首先挖掘田径运动本身所蕴含的道德元素,包括勤奋、公平竞争、意志力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教师将大量案例融入教学,讲述奥运会田径的故事,鼓励学生将故事与参与田径训练的感受结合起来,体验珍贵的体育精神。
  (三)利用多媒体,创新体育教学
  对于学生而言都喜欢体育课,在“玩中学”、“学中玩”,可以放松心情。体育老师要抓住这个心理特征,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创新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老师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体育赛事,通过讲解,学生能对体育竞赛规则有所了解,要突出运动员取得成就和不懈努力有关,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体育游戏设计中,将现实中体能训练作为游戏内容。例如,让学生模仿消防员救火,因为消防员需要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毅力。学生了解体育在生活中的重要。因为消防员需要有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毅力,这些都是长期训练形成的。通过游戏,让学生不仅感受到体育的重要性,也会对消防员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总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效果的优化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应积极探索各种可行的策略和措施,在实践中有效渗透德育,在不断积累经验、解决问题、改进模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娜娜.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名师在线,2020(23)
  [2]刘聪颖.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优化策略[J].华夏教师,2020(13)
  [3周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神偷德育的探索[J]学科教育,2023(6):121-122

  • 【发布时间】2023/11/3 18:14:59
  • 【点击频次】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