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诗和远方 山高水长
——六年级习作教学实施建议
习作是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习作教学是一项浩大又繁琐的工程,没有捷径可走,但有巧妙方法。六年级习作教学和三——五年级习作教学相比,更加着力于提升习作的质量,习作指导更加着眼于细节,教学方法也应有相应的改变。
一、六年级习作的编排特点
(一)六年级习作呈现的特点
1.体现了习作训练的梯度。温儒敏教授提醒老师们:“教材里边是有梯度的。要注意教学的梯度问题”。习作训练的梯度不仅体现在各年段之间要求的提升,还提现在每一个单元内容的设计上。在课文阅读指导、课后训练中往往会设计相关表达训练,为学生的单元习作提供“脚手架”。
2.注重想象力发挥。高段作文更注重于想象力的训练,鼓励学生把现实生活与想象相结合,用他们的思维去创造一个个独特又美好的想象世界。
3.注重思维训练。习作是为了判断学生的脑子是否清楚,思维是否有柔性。任何写作都是为了逻辑、形象、直觉的思维训练。
4.注重了学生的自我修改和学生之间互评互改。学生要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和他人的习作,能够赏析语段,并对习作提出综合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习作能力。
5.兼顾读写结合。大量的课后思考题和小练笔都是读写结合的内容,有的与课文内容相结合,通过阅读指导训练习作方法,有的是片段练习,为单元习作做铺垫。
(二)着力表达能力提升
六年级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表达练习,力求通过这许多“点”的训练,助力学生“面”的提升。
1.课后小练笔读写结合、拓展思维
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穷人》课后小练笔:渔夫回来后,桑拿和渔夫“两个人沉默了一阵”,写一写桑娜沉默时的心理活动。训练意图:能联系课文内容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2.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强化表达方法,增强表达效果
“词句段运用”在引导学生体会各种表达方法效果的同时,让学生进行比较轻松、简单的练习,掌握这些表达方法,最终运用这些方法增强自己习作的表达效果。
(1)强化表达方法,增强表达效果:把内容写具体
例如六年级上册教材第51页: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入迷的样子。读一读,试着写一写类似的情景。学生通过阅读语段,可以归纳出三个片段都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入迷,有的片段还抓住了人物嘴里发出的声音、脸上的神态或通过旁观者的感受来表现人物的状态。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运用这样的方法来描写一个(些)人做一件事非常投入、非常入迷的样子。
(2)强化表达方法,增强表达效果:表达的丰富性
例如六年级上册教材第33页: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体会到不同语言环境采用不同形式表达,能让表达更生动。
(3)强化表达方法,增强表达效果:修辞的作用
例如六年级上册教材第13页:读一读体会排比句的特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通过体会、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排比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即能突出所写对象的特性,表达作者的强烈感情。
(4)强化表达方法,增强表达效果:标点的作用
例如六年级上册教材第14页:读下面的句子,再说说分号的用法。通过认识分号的用法,学习用并列句增强表达的效果。
(5)强化表达方法,增强表达效果:拟题
例如六年级上册教材第128页:读下面各组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样拟题好在哪里,再修改自己的习作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明白可以从“准确”的角度拟题,也可以从“吸引读者”的角度拟题。通过多维拓展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拟题的方法。
(6)强化表达方法,增强表达效果:基于写作的选择写作内容
例如六年级下册教材第78页: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这里可以设计一次小练笔,让学生掌握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外貌、神态描写的方法。
3.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培养说理能力,表达观点看法
(1)培养说理能力,表达观点看法:分条表述,说明理由,表达观点
(2)培养说理能力,表达观点看法:引用名人名言说明自己的观点
4.习作单元中的梯度训练
以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
首先,向学生指明了单元学习目标:一、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二、习作时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然后,在课后练习题中融入表达的训练和表达方法的总结。其次,在“交流平台”中把表达情感的两种方式进行了梳理:一、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二、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接着,在“初试身手”中练习通过对周围事物不同的感受来表达不同的心情,体会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中的表达方法。最后,完成单元习作。整个训练过程目标明确,梯度体现得非常清晰。
二、习作复习教学建议
(一)把握年段特点,找准教学定位,着力培养兴趣。
1.兴趣为先
正如钱梦龙所言:“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只有从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入手,从培养学生(下转第50页)(上接第50页)对母语深深地迷恋和浓厚的情感入手才能解决习作教学的根本问题。
2.培养兴趣的措施
(1)让学生多一些自由表达。
①遵循先放后收的原则,不要人为地增加条条框框的约束、限制,逼得学生讲假话、套话、空话,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很难,害怕写;要鼓励学生想写就写、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提倡写日记。“读的爱好”和“写的习惯”,正是提高写作水平的“要诀”,这“读的爱好”和“写的习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双核”。语文教师的基本职责就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和习惯。
(二)强化过程性指导。
在过程指导中习作过程要完整;批改到位,反馈及时;关注课堂习作讲评;评价要因人而异,表扬为主,纠正为辅;搭建展示平台,强化学生习作兴趣。
对于习作能力强,也乐于习作的学生,老师可提供平台,鼓励学生投稿。对更多的学生,教师可以给每一个学生选出写得最好的一篇文章进行精心修改,然后邀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师生共同点评,让学生再次进行修改,最后将每个学生一篇优秀习作形成优秀习作集,让每一个学生的优秀习作都有去处。
(三)积累为要,积累是重点。
1.生活的积累。
提升习作能力,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积累生活的素材。学生获取材料的源泉是生活,要从生活中获取材料必须靠观察。
2.语言的积累。
习作需要两个积累:生活的积累,语言的积累。二者缺一不可。引导学生多读书、背书,积累语言。多读多写文自工。在作文教学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读书、读书、再读书,培养读的爱好,想方设法地激励学生练笔的习惯,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不二法门。 “什么是绝招?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把握好教学的梯度问题,每次突出一个点,逐步连成一条线。
2.习作是要有准备的。平时的每一次口头交流、书面片段练习都是在为习作做准备。
3.加强阅读方法的迁移与运用,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横向联系,体现由读到写的编排原则。
4.注重习作讲评。习作评价贯穿于写作过程和写作之后。
5.不着急布局谋篇布局,防止一开始就搞套式作文。
“诗和远方,山高水长”,写作是一个长期训练、有意积累的过程。要想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就要从训练得“有效性”上做文章下功夫。心态要平,要求要低,赏识要多,形式要活,积累要丰,练点要准。这样,我们的习作教学才能有真正的突破。
引用①:叶圣陶《论作文教学》
引用②:周国平《如果我是语文教师》
- 【发布时间】2024/1/1 10:23:18
- 【点击频次】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