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基于陶行知思想的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实践探索

 

【作者】 刘 欣 裴国钰

【机构】 河南省渑池县仰韶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陶行知的生活化教育理论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理论来源。通过设计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课程资源、课后评价等教学手段与陶行知理论的结合,能够大大优化当前幼儿教育生态,本文基于陶行知教育理念探究有关幼儿生活化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 幼儿教育;教育实践;生活化课程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幼儿园教育工作改革和综合实践课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生活化课程能够帮助幼儿培养自主实践能力和主动创造力。通过教育手段帮助幼儿提高整体综合素质。通过搭建幼儿发展平台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能够做到通过创造力实现自己成长,为幼儿成为高素质发展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注重幼儿生活化实践过程
  陶行知曾经说过:“学习要本着实际而不是书本”。我们可以从理论得到一个教育结论,教育科不能能脱离幼儿生活实践。[1]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有时需要创设生活教育环境,通过了解幼儿当前阶段的发展状态与教育诉求,灵活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是整体教育过程更加生动与现实生活贴合得更加紧密。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手段,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比如,幼师可以模拟生活情景,将生活中的剪影带入到课堂游戏中来。有时可以将做饭、打扫卫生带有目的性的生活实践带入到游戏课堂中。幼师可以在课前先询问幼儿平时是否在家帮助父母干家务。在得到幼儿的回答后幼师再抛出今天课堂的主题。幼师设计的主题应符合幼儿当前发展水平。如:家务大比拼、清洁小能手等。通过这类符合幼儿成长阶段的趣味游戏,让幼儿通过游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生活技能。这种情景式的生活游戏,不但能带给幼儿不一样的课堂体验。这种教育游戏设计符合教育育人的教学初衷,有时还可以设立不同职业的工作模拟,通过让幼儿模仿一些职业的工作行为,为幼儿灌输良好的三观与正确的职业观念。通过这类生活化课堂游戏的设立,幼师能够运用多元的游戏形式带动幼儿深入思考,进一步拉升了幼儿与生活的关系,加深了幼儿对生活的理解。帮助幼儿以实践的方式体验生活和感受生活。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生活的兴趣,真正践行陶行知生活化教育理论,通过生活化氛围营造,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好的自我发展平台。
  二、培养幼儿生活创造能力
  幼儿阶段正是孩子对外界充满探索欲望感受生活魅力的重要阶段。幼师应该鼓励幼儿勇于尝试,敢于探索,为其自我察觉和自我发展留足空间,培养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时在此过程中可以扮演协助者的角色,将课堂主体归还幼儿,为幼儿整合教育资源,提供各种材料和情景课堂,让幼儿通过不断尝试和个人实践,掌握知识和技能,满足当前阶段幼儿的探索欲与求知欲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
  作为幼儿幼师,需要能够为幼儿整合教育资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因此,要求幼师为幼儿创造自我探索的机会。[2]比如,有时可以联系美术幼师开展艺术创作课程,要求幼儿能够画出某个生活细节,幼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为幼儿播放有关图片和视频,为幼儿增添创作灵感。幼师还可以开展英雄人物的主题活动。通过亲子课堂设计,发动父母与幼儿共同寻找身边的当代英雄并调查与查阅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在生活化课堂中融入意识形态和精神力量,能够进一步促进幼儿个人精神层面发展,为幼儿提供发展方向和人生榜样。这样的生活化课堂,能够真正达到教育育人的教学初衷,为幼儿提供不同层面的生活化教育,可以提升幼儿思辨能力。但是幼师必须注重课堂主体的转换,让幼儿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通过让幼儿自我探索和学习完成个人发展过程。让整体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和立体,进一步加强教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促进幼儿个人意志和自身涵养发展,构建其健全人格,为幼儿成为发展型的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重视家校社在生活化教育中的作用
  陶行知的指导思想中重点强调了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角色和教育作用。因此,在幼儿园实行生活化课程,幼师需要加强家校社之间的联系,让家庭和社区也能够真正成为幼儿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3]通过开展亲子活动的方式增添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共同话题,促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从而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家校社链接,为幼儿成长环境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幼师可以为幼儿举办相关社会集体活动,帮助幼儿拓展交际范围通过增强幼儿与社会联系,更好地将学习与生活相连接,以此增加幼儿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机遇。比如,幼师可以举办志愿者活动,让幼儿深入社区,帮助老人与困难人群。充分调动幼儿个人实践积极性,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幼儿在与社会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到社会生活实践。幼师也可通过班级卫生打扫分配的方式,为幼儿提供实践机会。最后,要求幼儿能够记录和讲述实践过程,以此来提高幼儿实践思考质量,积累个人见识和实践经验,以便幼儿日后在进行生活实践时能够灵活运用。幼师还可以以小组分配幼儿,完成一定的劳动目标。此类教学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与个人动手能力。陶行知教育指导思想其本质是为了拉近幼儿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但其根本目标是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引导幼儿正确的个人发展方向。整合,驾校的教育资源有利于构建生活教育体系从而为幼儿健康发展与个人素质,提供基础保障。但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幼师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意见和设计阶梯式的教育过程。根据幼儿的个人发展方向,培养幼儿兴趣,设计贴合幼儿,该阶段整体认知水平的生活化教育,通过文化涵养和精神力量渗透提升幼儿综合素质以此来达到生活化理论对教育的最大贡献。
  四、利用教育评价构建生活化教育体系
  传统的幼儿教育中,忽视了对幼儿进行教育评价,因此,幼儿缺少自我察觉和个人反思的重要过程。实践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教育方法,能够帮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此来提高幼儿的解决问题。因此,需要为幼儿搭建自我察觉平台,通过教育评价手段为幼儿记录实践过程。
  幼师可以从教育评价手段中及时获取教育反馈与幼儿问题。这样的教学体系有利于课堂的良性循环,帮助幼师不断优化生活化课堂,进行课程创新,为幼儿保持课程新鲜感。比如,幼儿在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但在课堂中并没有及时解决,就可以通过教育评价体系及时幼师反馈,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教育评价体系了解幼儿生活化教育的教学过程和当前学习状态。有利于家长及时在家中进行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同时,在进行社会联合教育时,部分教育手段并不适用于所有幼儿,可以通过教育评价体系对部分幼儿采取其他针对性的生活技能培养。通过教育评价体系,将家校设紧密联合,幼师也能从其中不断反思个人工作,并总结教育经验。幼儿也能够从教育评价中及时进行自我察觉和对自己的实践过程进行记录,以此提升幼儿整体的时间质量。让幼儿能够从每一次的实践活动中感知更多,反思更多。充分帮助幼儿完成生活技能的锻炼和培养。对于教育育人过程进行反复。帮助教学过程进一步生动和鲜活。幼儿和家长也能通过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双向反馈,对整体教学体验做出及时评价,从而为幼儿提供不同层面的生活化教育,帮助幼儿在健康的教育环境里更加快乐的成长。
  总结:总而言之,基于陶行知思想的幼儿教育生活化课程需要幼师重视幼儿发展实践与幼儿教学体验过程,同时加强家校社的联合作用,通过教育合力为幼儿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安全可靠的发展平台,通过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和教育活动创新,引导幼儿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察觉引发自我发展,帮助幼儿成为具有高综合素质水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何续霞.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指导幼儿园区域游戏探析[J]. 学周刊, 2022(10):170-172.
  [2]刘文平. 园本特色文化实践探索——以榆中县幼儿园为例[J]. 甘肃教育, 2022(15):39-42.
  [3]林峰. 依托农村本土资源构建生活化课程的实践探索[J]. 福建教育, 2022(25):22-23.

  • 【发布时间】2023/5/8 10:46:18
  • 【点击频次】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