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课程下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探析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今天,小学生也应当及早接触并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以便为未来掌握更深奥和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打基础。本次研究正是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讨论,重点是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和小学生的个性特征、思维习惯相结合,意在遵从新课程教学的相关要求实现学生知识水平、学科素养、学科兴趣等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各个岗位、各项工作中,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基本的要求。不过,信息技术是不断更新发展的,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在新课程要求下,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面也应当与时俱进,补足传统教学工作的短板,创新教学方法,为提高小学生的学科水平,培养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做一份贡献。
一、传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短板和不足
1、教学过程形式化,没能让小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魅力和美妙。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且在信息技术方面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这导致他们在接触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术语方面会有不小的障碍。比如回收站、内存、硬盘、操作系统、word文档等这些术语,虽然是基本的内容,但学生在其他的生活学习过程中极少会接触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会比较吃力。而老师在进行这方面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对各种术语或者计算机原理做出解读,或者解读的方式过于单调、呆板,不方便学生去理解,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体验度差,兴趣度低。教学效率自然会受到影响。
2、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影响教学质量。小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方面有很多欠缺。比如信息技术中介绍到的ppt、word等基本办公软件的应用,小学生大多数情况下根本用不到。所以,他们对相关知识的认知过程比较缓慢。即便上机操作,也往往难以对这些软件的功能、特点等进行足够的了解。这种情况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1、信息技术教学的趣味化。小学生没有形成成熟的心智和思维模式,也没有特别严谨严肃的课堂纪律观念。所以,想要让学生自发的特别积极主动的听讲,并积极的做出思考,这并不容易。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实现教学的趣味化。比如在进行word的基本功能演示方面,老师可以把班级里某个同学的名字打在word文档里,然后以这个名字为素材进行操作演练。比如改换字号、改变字体、改变颜色;或者再通过手机拍一张学生的照片放在文档里面,为学生制作一张“学生证”。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操作,让学生能够发现word等各种工具的功能特点,进而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再比如,要介绍计算机桌面上各个图标的相关知识。老师可以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桌面用多媒体投影到黑板上;然后用改换图标或者改变电脑主题系统的方式对图标的外观进行改变。原本商务风的图标或者各类桌面软件的原厂图标或许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通过专业软件或者系统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去切换一种卡通风格或者动物风格的图标,这样就更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兴趣。
老师还可以制作ppt,同时加载音频,以软件“自我介绍”的口吻进行播放。比如需要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老师可以提前把各类硬件的基本概念用自我介绍的口吻录制成音频,然后在课堂上配合硬件的图片图示进行播放,甚至还可以采用变音软件改变语音效果。这样一来,学生感受到音频教学的新奇有趣,同时对相关内容有了更好的接收和理解。
2、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操训练。在一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条件的可以提供上机实操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设置作业的方式来规范学生的上机操作,避免学生胡乱操作影响学习效果。不过,以往老师们布置的上机实操作业都极其简单,而且也极其单调,学生操作起来没什么意思,也没有参与感。其实老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这种上机操作变得更有参与感一些。
比如老师通过录屏的方式录制一段自己在电脑上用画图软件绘制水果、绘制简笔小动物的视频;然后将这段视频共享到教学资源中,让学生在每天电脑上都可以看到这段视频。然后老师要求学生打开绘图软件,打开视频软件;一边看老师的录屏视频,一边按照老师的操作在绘图软件上进行复制,看看学生能不能绘制出跟老师一模一样的图案来。在这个过程中,利用视频软件的窗口化在屏幕上进行呈现,同时也不影响学生在画图软件上进行操作临摹。这个过程考验的是学生对老师的操作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也赋予这项实操课程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能够带动学生更好的完成上机实操作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信息技术教学和实用性的结合。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和功能,可以将一些现实生活中需要处理的问题拿到教学过程中来解决。比如制作班级值日表,或者帮学生设计一张假期计划表。那么,这张表要如何做呢?老师可以先让学生用手动绘制的方式在纸上画出一张自己想要的表格,并在其中填上内容;然后要求学生用电脑去绘制一张同样的表格并进行美化。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先演示一遍如何操作,也可以直接在学生进行操作的时候给予指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将实用技能和课程知识相结合,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比起单纯灌输理论知识要有效得多。
三、信息技术教学的注意事项
1、做好课堂纪律的把控。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与计算机、电脑联系紧密的课程。它和传统课本知识截然不同,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尤其是在进行趣味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氛围难免会更宽松一些。但是小学生本身的组织纪律性比较差,他们在遇到有趣的话题或者内容之后也很有可能表现的过度激动、情不自禁,或者产生小动作,说悄悄话,不注意听讲等等。因此,作为老师需要适当的对课堂秩序和纪律进行把控。要保证教学氛围的宽松、愉悦,但不能胡打乱闹,干扰其他学生的学习,干扰正常的上课秩序。
2、注意尊重小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特征。小学生的思想不成熟,观点比较幼稚,但同时他们又比较敏感。如果老师在教学授课过程中表现出不耐烦,或者对学生有反感、轻视的神情,学生的积极性、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通过和善的语言动作和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拉近和学生的关系。总起来讲,小学生有他们的特殊性。老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关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更要注意观察、尊重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营造愉快、高效的课堂氛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于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程有它的魅力,也有它的难题。它的魅力在于很多小学生都对电脑很感兴趣,在家里也很可能会玩电脑;但难点在于学校教授的知识不仅是小学生喜欢玩玩游戏、看看电影动画那么简单。所以,信息技术老师还要多从课程本身的内容特点考虑,并采用一种小学生喜欢、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授课,如此才能更好的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吴小源. 浅谈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2(10):56-57.
[2]吉红兰.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23):140-141.
[3]李洁.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 12(1):229-230.
[4]韩樊萍. 浅谈新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J]. 软件:教育现代化, 2014(2Z):209-209.
[5]成华. 注重教学方式创新 提升信息技术效能——浅谈新课程下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有效性教学[J]. 新课程导学, 2013(35).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各个岗位、各项工作中,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基本的要求。不过,信息技术是不断更新发展的,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在新课程要求下,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面也应当与时俱进,补足传统教学工作的短板,创新教学方法,为提高小学生的学科水平,培养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做一份贡献。
一、传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短板和不足
1、教学过程形式化,没能让小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魅力和美妙。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且在信息技术方面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这导致他们在接触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术语方面会有不小的障碍。比如回收站、内存、硬盘、操作系统、word文档等这些术语,虽然是基本的内容,但学生在其他的生活学习过程中极少会接触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会比较吃力。而老师在进行这方面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对各种术语或者计算机原理做出解读,或者解读的方式过于单调、呆板,不方便学生去理解,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体验度差,兴趣度低。教学效率自然会受到影响。
2、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影响教学质量。小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方面有很多欠缺。比如信息技术中介绍到的ppt、word等基本办公软件的应用,小学生大多数情况下根本用不到。所以,他们对相关知识的认知过程比较缓慢。即便上机操作,也往往难以对这些软件的功能、特点等进行足够的了解。这种情况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1、信息技术教学的趣味化。小学生没有形成成熟的心智和思维模式,也没有特别严谨严肃的课堂纪律观念。所以,想要让学生自发的特别积极主动的听讲,并积极的做出思考,这并不容易。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实现教学的趣味化。比如在进行word的基本功能演示方面,老师可以把班级里某个同学的名字打在word文档里,然后以这个名字为素材进行操作演练。比如改换字号、改变字体、改变颜色;或者再通过手机拍一张学生的照片放在文档里面,为学生制作一张“学生证”。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操作,让学生能够发现word等各种工具的功能特点,进而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再比如,要介绍计算机桌面上各个图标的相关知识。老师可以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桌面用多媒体投影到黑板上;然后用改换图标或者改变电脑主题系统的方式对图标的外观进行改变。原本商务风的图标或者各类桌面软件的原厂图标或许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通过专业软件或者系统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去切换一种卡通风格或者动物风格的图标,这样就更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兴趣。
老师还可以制作ppt,同时加载音频,以软件“自我介绍”的口吻进行播放。比如需要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老师可以提前把各类硬件的基本概念用自我介绍的口吻录制成音频,然后在课堂上配合硬件的图片图示进行播放,甚至还可以采用变音软件改变语音效果。这样一来,学生感受到音频教学的新奇有趣,同时对相关内容有了更好的接收和理解。
2、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操训练。在一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条件的可以提供上机实操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设置作业的方式来规范学生的上机操作,避免学生胡乱操作影响学习效果。不过,以往老师们布置的上机实操作业都极其简单,而且也极其单调,学生操作起来没什么意思,也没有参与感。其实老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这种上机操作变得更有参与感一些。
比如老师通过录屏的方式录制一段自己在电脑上用画图软件绘制水果、绘制简笔小动物的视频;然后将这段视频共享到教学资源中,让学生在每天电脑上都可以看到这段视频。然后老师要求学生打开绘图软件,打开视频软件;一边看老师的录屏视频,一边按照老师的操作在绘图软件上进行复制,看看学生能不能绘制出跟老师一模一样的图案来。在这个过程中,利用视频软件的窗口化在屏幕上进行呈现,同时也不影响学生在画图软件上进行操作临摹。这个过程考验的是学生对老师的操作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也赋予这项实操课程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能够带动学生更好的完成上机实操作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信息技术教学和实用性的结合。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和功能,可以将一些现实生活中需要处理的问题拿到教学过程中来解决。比如制作班级值日表,或者帮学生设计一张假期计划表。那么,这张表要如何做呢?老师可以先让学生用手动绘制的方式在纸上画出一张自己想要的表格,并在其中填上内容;然后要求学生用电脑去绘制一张同样的表格并进行美化。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先演示一遍如何操作,也可以直接在学生进行操作的时候给予指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将实用技能和课程知识相结合,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比起单纯灌输理论知识要有效得多。
三、信息技术教学的注意事项
1、做好课堂纪律的把控。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与计算机、电脑联系紧密的课程。它和传统课本知识截然不同,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尤其是在进行趣味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氛围难免会更宽松一些。但是小学生本身的组织纪律性比较差,他们在遇到有趣的话题或者内容之后也很有可能表现的过度激动、情不自禁,或者产生小动作,说悄悄话,不注意听讲等等。因此,作为老师需要适当的对课堂秩序和纪律进行把控。要保证教学氛围的宽松、愉悦,但不能胡打乱闹,干扰其他学生的学习,干扰正常的上课秩序。
2、注意尊重小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特征。小学生的思想不成熟,观点比较幼稚,但同时他们又比较敏感。如果老师在教学授课过程中表现出不耐烦,或者对学生有反感、轻视的神情,学生的积极性、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通过和善的语言动作和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拉近和学生的关系。总起来讲,小学生有他们的特殊性。老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关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更要注意观察、尊重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营造愉快、高效的课堂氛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于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程有它的魅力,也有它的难题。它的魅力在于很多小学生都对电脑很感兴趣,在家里也很可能会玩电脑;但难点在于学校教授的知识不仅是小学生喜欢玩玩游戏、看看电影动画那么简单。所以,信息技术老师还要多从课程本身的内容特点考虑,并采用一种小学生喜欢、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授课,如此才能更好的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吴小源. 浅谈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2(10):56-57.
[2]吉红兰.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23):140-141.
[3]李洁.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 12(1):229-230.
[4]韩樊萍. 浅谈新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J]. 软件:教育现代化, 2014(2Z):209-209.
[5]成华. 注重教学方式创新 提升信息技术效能——浅谈新课程下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有效性教学[J]. 新课程导学, 2013(35).
- 【发布时间】2024/4/10 10:18:53
- 【点击频次】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