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让赏识变成学生前行的动力

 

【作者】 李玉荣

【机构】 黑龙江省依安县解放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标倡导教师要多看学生的优点,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张扬个性,弘扬人的主体性和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价值,让每个学生都树立起自信,让所有这些都成他们强烈求知欲望的内在动力,新课改所提倡的这种教育和学习方式既是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著名教育家周弘提出来,经过几十年的摸索,逐渐被人们接受和推广。周弘先生的赏识教育就是要捕捉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然后给予鼓励和赞扬,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成就感,让学生一直保持积极向上、自信满满的精神状态。对于缺点和错误,教师要引导,先表扬后指出,让学生内心真正产生一种要改正错误的教育方法。结合几十年的教学经历,让我对赏识教育有了自己的理解:落实赏识教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爱的教育。赏识的本质就是信任和看得起孩子。
  何为信任和看得起,就是孩子的表现无论令人满意还是不尽人意,都要给孩子以信任。一位母亲的话对此做了最好的诠释,哪怕所有人都看不起自己的孩子,自己也要给孩子以足够的信任,并为他感到自豪。可见赏识教育既是爱的教育,主要是帮助孩子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长处,加以赏识激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使之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孩子在某一方面的成功能产生积极的心里暗示,找到“我能行,我很不错的感觉。”从而提高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
  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也亲身体会到了用欣赏信任的眼光看待学生,会给学生以无穷的力量,甚至把不可能变成现实。那还是几年前所带的一个毕业班,一到毕业季,教师压力大,学生压力更大。有家长的期望,未来人生道路的抉择,考试的压力……。班中的姚尊尊是个很内向的孩子,平时不爱吱声,和同学交往也不多,各科成绩也不是很理想,考县重点学校没有希望,所以各科老师也很少关注到他,只是偶尔我上课提问他。能坚持到毕业班的学生也都是想考学的,因为我是班主任的缘故,所以私下我找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因为他不爱吱声,所以我想办法找到切入点,谈了家庭,谈了父母,又谈到了他身上好多孩子所没有的优点:性格稳重,各科成绩平均,不偏科,而且有股韧劲(到了毕业季,好多孩子如果成绩不好就另做打算。学体育,学美术,学音乐,选择直接念中专,选择打工……,而他能一板一眼地闷头按照自己的计划学习。)相信如能一直坚持,总会有收获。没想到的是从此以后,他像换了一个人,课上也把手举起来了,课下更是埋在书本里。中考前班里的最后一次班会,每个学生都说了自己三年来的感触,谈自己的理想,姚尊尊的话让我泪流满面。他真挚地说:“我很感激你,我的老师,我的成绩不理想,我各方面不够优秀,是你信任的目光,鼓励的话语给了我无比的自信和动力,让我能一直坚持……。”最后他竟统招进了县普通高中的尖子班。高考后他回来看我时,还非常感激当年我的鼓励。
  可见,教师平日里多给孩子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成为滋润学生心田的甘露,会成为促使一个孩子成长的动力。老师也许还没注意到,你不经意间的一些话语,一个微笑,给了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无比的自信和勇气,也许是你的不经意,但当学生们一旦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赏识便会点燃希望之火,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的挫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时代的美妙,体会到生活的快乐,更使学生懂得鼓励和信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让学生以同样的眼光看待别人,对待自己。
  作为教师,课堂是我们进行赏识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学生我们要多鼓励多关注,对于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之处要给予赏识,特别是那些基础差的孩子,对于他们身上丁点儿的进步都应给予关注,使他们的兴趣得以提升,个性得到发挥,避免使他成为被遗弃的角落。课下也是赏识教育最好沟通的时机,这时与孩子沟通会让无心理压力,沟通更顺畅自如,私下里的鼓励安慰远比教训和批评更易于打动孩子,但我们很多同行,甚至我自己也往往采取了相反的教育方式,孩子们更多的会失去信心,不再努力甚至逆反。我们一定要注意采用合适的方法来缓解他的压力,帮他调整心态,最终帮他改正错误,当然赏识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不等于真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但不可否认赏识确是激励孩子的最好的方式。
  总之,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潜能的,赏识能让每个学生都产生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内动力。所以,我们要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老师则要蹲下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你会发现其实每个学生都很可爱。
  • 【发布时间】2024/5/22 15:39:07
  • 【点击频次】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