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策略研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新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备受人们关注,如何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一线教师重点研究课题。本文着重就在新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与策略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同仁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策略;研究
时代在飞速发展,新课程改革步步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得到全面实施,“减负增效”捷报频传,课堂教学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战线形势一片大好。在此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也迎来了改革的春天,之前传统枯燥、乏味、毫无新意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成为历史,将被现代先进的教学模式将取而代之。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走进课堂,增添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通过创新教学案例和渗透德育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此,本文笔者就如何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以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谈些个人见解。
一、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教学设备陆续走进教学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通过集声音、图片、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和乏味,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迅速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例如,在学习《坚持依宪治国》这部分内容时,为了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在上课伊始,笔者巧妙地借用多媒体技术来创新课堂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火遍大江南北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中的一小段剧情进行课前导入,并引出这节课的教学主题“依宪治国”。很快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纷纷集中到了课堂上来,课堂气氛显得十分活跃,也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之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收到良好的导入效果。
二、引导学生听,思、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引导学生学会“听”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在于教会学生会“听”,“听”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首要途径。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高效听课,方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道德与法治课来说,一节课的内容会包括很多知识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听课注意力放在内容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上面。学生听复习课时,要善于听教师是如何将相关的知识点归纳得有条理、系统化;听练习讲解课时,要善于听教师是如何灵活地运用相关的知识点来解决相应的问题的。学生通过提高自己的听课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在初中阶段教师要抓住契机,时时引导教会学生多思考,勤思考,善于思考,经常思考,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究。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每一个知识点该如何应用,具体的知识点应该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例如,在讲解“正视发展挑战”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要仅仅采用“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而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结合这部分内容,给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如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最重要的国情是什么?根据国情又该如何做呢?学生跟随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研究,最终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相应的问题,还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们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记”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记笔记、善于记笔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圈点勾画,加深对教材内容的印象,同时,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做到有条不紊、有理可循,避免学习中的盲目性。具体来说,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做笔记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抓住重点。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重点内容,内容中的主次,以及老师所补充的内容来记。
2.要详略得当。做笔记要做到该详记的详记,该略记的略记,不能眉毛鼻子一把抓,切记让学生照抄板书。例如,学生可以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先记下一些轮廓内容,等课下的时间在进行详细的补充。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能够瞬间开启学生的思维灵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切入课堂,从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并运用发散性思维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基本经济制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出示资料: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研制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二、我国(下转第52页)(上接第53页)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并提出以下问题: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什么位置?为什么由国家出资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发展集体经济有哪些好处?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样,通过在课上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成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自主探究。
四、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和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良好的道德修养。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立德树人”方面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任。教师更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将德育教育渗透进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促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以显著提高。例如,在学习《依法履行义务》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来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实际案例“不赡养父母,睡梦中被拘传”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思考:案件中卢某拒不支付赡养费的行为对吗?为什么?从道德和法律两方面来说一说你的看法。在学生的讨论中,“赡养父母是子女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观点越辩越明,促使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同时,受到了良好的道德熏陶和法治教育,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品质。
总之,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师,应与时俱进把握好时代发展的脉搏,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努力让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学”起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实效,让《道德与法治》课散发出应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颜旭东.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东方教育,2015(4).
[2]梁家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5(2).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策略;研究
时代在飞速发展,新课程改革步步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得到全面实施,“减负增效”捷报频传,课堂教学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战线形势一片大好。在此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也迎来了改革的春天,之前传统枯燥、乏味、毫无新意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成为历史,将被现代先进的教学模式将取而代之。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走进课堂,增添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通过创新教学案例和渗透德育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此,本文笔者就如何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以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谈些个人见解。
一、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教学设备陆续走进教学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通过集声音、图片、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和乏味,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迅速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例如,在学习《坚持依宪治国》这部分内容时,为了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在上课伊始,笔者巧妙地借用多媒体技术来创新课堂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火遍大江南北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中的一小段剧情进行课前导入,并引出这节课的教学主题“依宪治国”。很快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纷纷集中到了课堂上来,课堂气氛显得十分活跃,也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之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收到良好的导入效果。
二、引导学生听,思、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引导学生学会“听”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在于教会学生会“听”,“听”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首要途径。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高效听课,方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道德与法治课来说,一节课的内容会包括很多知识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听课注意力放在内容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上面。学生听复习课时,要善于听教师是如何将相关的知识点归纳得有条理、系统化;听练习讲解课时,要善于听教师是如何灵活地运用相关的知识点来解决相应的问题的。学生通过提高自己的听课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在初中阶段教师要抓住契机,时时引导教会学生多思考,勤思考,善于思考,经常思考,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究。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每一个知识点该如何应用,具体的知识点应该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例如,在讲解“正视发展挑战”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要仅仅采用“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而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结合这部分内容,给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如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最重要的国情是什么?根据国情又该如何做呢?学生跟随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研究,最终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相应的问题,还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们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记”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记笔记、善于记笔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圈点勾画,加深对教材内容的印象,同时,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做到有条不紊、有理可循,避免学习中的盲目性。具体来说,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做笔记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抓住重点。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重点内容,内容中的主次,以及老师所补充的内容来记。
2.要详略得当。做笔记要做到该详记的详记,该略记的略记,不能眉毛鼻子一把抓,切记让学生照抄板书。例如,学生可以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先记下一些轮廓内容,等课下的时间在进行详细的补充。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能够瞬间开启学生的思维灵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切入课堂,从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并运用发散性思维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基本经济制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出示资料: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研制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二、我国(下转第52页)(上接第53页)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并提出以下问题: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什么位置?为什么由国家出资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发展集体经济有哪些好处?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样,通过在课上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成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自主探究。
四、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和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良好的道德修养。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立德树人”方面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任。教师更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将德育教育渗透进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促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以显著提高。例如,在学习《依法履行义务》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来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实际案例“不赡养父母,睡梦中被拘传”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思考:案件中卢某拒不支付赡养费的行为对吗?为什么?从道德和法律两方面来说一说你的看法。在学生的讨论中,“赡养父母是子女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观点越辩越明,促使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同时,受到了良好的道德熏陶和法治教育,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品质。
总之,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师,应与时俱进把握好时代发展的脉搏,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努力让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学”起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实效,让《道德与法治》课散发出应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颜旭东.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东方教育,2015(4).
[2]梁家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5(2).
- 【发布时间】2024/5/22 16:23:49
- 【点击频次】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