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实际,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给小学生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小学生的思想觉悟,让小学生从小树立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自觉遵守规则制度,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小学生;核心素养;道德品质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词汇,是指学生在接受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各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不利于小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活动中,需要引起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重视。如何吸引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功能,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深思的课题。为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转型升级,变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拓宽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充分发挥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落实核心素养上存在的问题
(一)以知识目标主导课堂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向小学生传授教材中的知识,以学生掌握知识为课堂教学的总目标,没有意识到道德与法治是以价值引领、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的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学科。道德与法治观念是无法通过简单的知识传授完成的,知识只是小学生道德和法治素养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当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时,知识也就变成了空洞、毫无意义的符号。小学生必须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会产生深刻的感悟和体验,主动构建道德和法治观念。
(二)教学内容存在局限性
教材是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教学最基本的资源。但教材只是一种教学工具,不是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全部,在教材以外还有更广阔的知识天地。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因循守旧,认为只要把教材知识传达给小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因而教材写什么就讲什么,教学大纲怎么要求就怎么讲,对教材内容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不会主动地开发新的课程资源,缺乏必要的延伸和拓展。小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参与热情较低,无法受到启发和教育。
(三)教学活动缺乏深度
课堂教学活动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小学生实践道德认知和行为准则的重要途径。但在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部分教师仍占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师的主观意愿为主,没有对小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导致教学活动与小学生的实际相脱节,使小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也不经常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小学生空有理论却无处使用,缺乏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核心素养的培养困难重重。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领会核心素养
以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只是将教材知识传授给小学生,是单向的学习模式,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挖掘。而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究、质疑和实践,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首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开展学习,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要给小学生提供施展才A的机会,通过实践活动发散小学生的思维,培育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其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和加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可以编制适合小学生需求的校本教材,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再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引入一些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和教改方向的教学资料,使课堂教学内容保持先进性和时代性,让小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新时代的核心素养内涵,促进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最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在课下自己搜集学习资源,并将其带到课堂上和其他小学生一起分享,使小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开展情境教学,体验核心素养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因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相对枯燥,一些小学生不能保持正确的听课习惯,一堂课下来找不到学习的目标,不仅影响课堂纪律,还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开展情境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加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活化,让小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动有趣的微视频创设情境,将教材内容全面、真实地展示出来,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使小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加深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发展道德品质。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看待事物的角度比较单一,经常会产生片面的看法。为了对小学生进行规范的引导,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究、自主思考,提高小学生学习的方向性,使小学生的学习目标变得更加明确,丰富小学生的学习感受。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还可以为小学生创设表演情境,指导小学生将教材中的案例表演出来,让小学生自己挑选服装、道具,自己设计台词,使课堂充满活力,在潜移默化中对小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小学生;核心素养;道德品质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词汇,是指学生在接受学科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各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不利于小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活动中,需要引起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重视。如何吸引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功能,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深思的课题。为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转型升级,变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拓宽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充分发挥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落实核心素养上存在的问题
(一)以知识目标主导课堂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向小学生传授教材中的知识,以学生掌握知识为课堂教学的总目标,没有意识到道德与法治是以价值引领、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的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学科。道德与法治观念是无法通过简单的知识传授完成的,知识只是小学生道德和法治素养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当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时,知识也就变成了空洞、毫无意义的符号。小学生必须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会产生深刻的感悟和体验,主动构建道德和法治观念。
(二)教学内容存在局限性
教材是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教学最基本的资源。但教材只是一种教学工具,不是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全部,在教材以外还有更广阔的知识天地。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因循守旧,认为只要把教材知识传达给小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因而教材写什么就讲什么,教学大纲怎么要求就怎么讲,对教材内容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不会主动地开发新的课程资源,缺乏必要的延伸和拓展。小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参与热情较低,无法受到启发和教育。
(三)教学活动缺乏深度
课堂教学活动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小学生实践道德认知和行为准则的重要途径。但在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部分教师仍占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师的主观意愿为主,没有对小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导致教学活动与小学生的实际相脱节,使小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也不经常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小学生空有理论却无处使用,缺乏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核心素养的培养困难重重。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领会核心素养
以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只是将教材知识传授给小学生,是单向的学习模式,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挖掘。而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究、质疑和实践,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首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开展学习,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要给小学生提供施展才A的机会,通过实践活动发散小学生的思维,培育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其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和加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可以编制适合小学生需求的校本教材,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再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引入一些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和教改方向的教学资料,使课堂教学内容保持先进性和时代性,让小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新时代的核心素养内涵,促进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最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在课下自己搜集学习资源,并将其带到课堂上和其他小学生一起分享,使小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开展情境教学,体验核心素养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因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相对枯燥,一些小学生不能保持正确的听课习惯,一堂课下来找不到学习的目标,不仅影响课堂纪律,还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开展情境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加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活化,让小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动有趣的微视频创设情境,将教材内容全面、真实地展示出来,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使小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加深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发展道德品质。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看待事物的角度比较单一,经常会产生片面的看法。为了对小学生进行规范的引导,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究、自主思考,提高小学生学习的方向性,使小学生的学习目标变得更加明确,丰富小学生的学习感受。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还可以为小学生创设表演情境,指导小学生将教材中的案例表演出来,让小学生自己挑选服装、道具,自己设计台词,使课堂充满活力,在潜移默化中对小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 【发布时间】2024/5/22 16:35:26
- 【点击频次】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