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试论新式小学书法课堂构建

 

【作者】 李天瑜

【机构】 新疆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推动作用下,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有了进一步提升。近些年,我们也更加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小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核心环节,在学生知识面拓宽、正确“三观”培养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现如今,在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分数为主导的应试观念正逐步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更先进、更科学、更适用,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更有益处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而书法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的关键学科已经成为新时代、新教育中的热点话题。本文就传统小学书法中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进行研究,力图创设新式书法课堂,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书法;课堂教学

  一、传统小学书法课堂中的问题研究
  (一)教师对书法的错误认知
  书法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文化瑰宝,在小学阶段展开书法教育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学素养。但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在语文课程对学生写规范字、说普通话要求更为严格的背景下,部分语文教师将书法当做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与可延伸枝节,将相关主题课程的功能价值定义为辅助语文教学工作开展、夯实字词基础、牢记字形字意,却忽视了书法中所涉及到的深厚底蕴,过度关注字形、笔画顺序等细节内容,而忽视了对字体美感的研究、对字体内涵的诠释,因此容易陷入到固定的模式中。这不论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亦或者是兴趣养成来说都尤椴焕。
  (二)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小学书法课堂上,很多教师都是以训练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一遍遍地临摹,这样单一的学习方式并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鲜感与好奇心也会在几节课后荡然无存。小学生有着好动、活泼的特点,其如果对某一事物感兴趣便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这时他们的天性就成为思维发散的有效助力,而当他们对某件事物不感兴趣时,就会去寻找新的、能激发兴趣的新元素,但教师确将其束缚在固定事物中,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天性需求,到最后学生大多会呈现出不听讲、开小差等问题。
  二、新式小学书法课堂构建的有效策略
  (一)丰富书法教学内容
  “字”是一种载体,一种用于表达与传承的载体,流转千百年,它的结构虽然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后世之人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活所需与时代变革的内在要求而延伸出新内容、新定义,赋予了文字全新的生活经验,这是我国文字经久不衰、源远流长的关键所在。
  在实际小学课堂教学中,虽然对笔画、字体结构、书写方法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对于童趣烂漫的小学生而言,强制的规则性内容很难唤起其情感共鸣,反倒是发散体征明显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这种对未知的向往与自我意识的探寻才是他们最喜欢的能动始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固有思想,深度挖掘书法背后的文化元素,将其引入到课堂之中,在起到对学生激趣作用的同时,为后续教学开展提供助力。
  如,在上课时候,我们可以在黑板上书写二十四节气,再结合刚过去的或即将到来的节气进行具体分析。如,若现在是大雪刚刚过去,那么,教师就可以结合现在寒冷的天气,去分析“大”与“雪”相互作用下的奥妙所在。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去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为其提供较大思维空间的同时,去慢慢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字”的由来与不同字结合后可表述的深层价值。再比如,我国古代有诸多著名书法家,但每个能堪称艺术的“字”的背后总会有那么一个默默努力的人,他们从不会写字的稚嫩少年成长成一代文豪的过程中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可以被当做书法教学的切入点,像王羲之7岁便开始练习书法,每天在池水里涮笔,不知用了多少墨、写烂了多少笔,最后竟然将池水都涮成了黑色。他这种坚持不懈、奋发图强的宝贵精神正是当代学子学习的典范。通过王羲之涮笔故事的引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当前7岁孩童为参照,不仅能让处于该年纪的学生以更加高标准严格要求自身,还能让高于该年纪的学生意识到自身不足而积极做出改变,同时,加强自己在书法方面的练习,可谓一举多得。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群体的共性特征与特性需求,去灵活思考课程内容的切入点与涉猎点,才能为后续教学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创设怡人的书法文化环境
  在古代,人们总觉得有才学的人多出生于书香门第,而这通常是指外在环境对人的思维、性格与品德的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可见,环境对书法学习十分关键。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得颇有“书香门第”气息,比如,在墙上张贴、悬挂一些古代文人雅士所写的诗词,一来让学生赏字,二来可加深学生对某作品、某人物的认知与印象,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有良多裨益;再者,我们可以将一些较高书写水平学生所临摹的内容做一个集中展示。教师平时上课时要注意把学生较好的作品拍摄或者进行留存。一来这是对学生能力进行正向的肯定,学生日常学习中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及时的反馈,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关心;二来能发挥榜样效果,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求胜欲,积极训练、多写好字;三来学生自己也能看到自己在学习书法过程中的进步,激励学生继续坚持,促使学生产生内发动力。除此之外,在布置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与校园文化主题、学校育人目标相结合,构建班级、校园丰富的文化内涵,以达到以字诉事、以字品情、以字养操的效果。
  (三)善用优势资源
  一线语文教师在汉语言文学研究方面技能过硬,在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度上更是无可挑剔,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书法融于语文却高于语文。”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因相关知识的迁移、过度不到位而出现捉襟见肘的状况。在此背景下,就需要学校与教师一道,积极利用优势资源去全面提升书法课程教学质量。如,目前市场上有诸多可用于书法训练的App,其中内容不仅详细且直观,还能实现打破时空限制,让诸多名师走进课堂,在助力课程展开的同时,很好地缓解了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全面、更系统、更专业的指导,另外,对于生长在信息时代中的小学生而言,大屏幕中的精彩世界是奇幻的、新鲜的。投影屏幕一开,他们的视线便开始被吸引。在教师采用特定App或软件展开教学后,在能动作用的推动下,学生学习效果极佳。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把课上、课下自己认为好的作品上传到在线教学平台中,这样教师、学生还有家长同时都能通过软件看到作品,并随时随地做出评价,以此强化学生的书法学习体验感。同时,获取来自教师、家长以及其他学生不同层面的评价,促使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
  三、结束语
  我们不难看出新式小学书法课堂构建的必要性所在,相关工作者应该在保持学生坚持临摹的同时,去思考更具趣味、更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新内容、新方法。让学生在听故事、做游戏的愉悦氛围中掌握更多关于书法、关于传统文化、关于积极心理、关于崇高道德的新知识;在一笔一画间品味人生百态、五味杂陈,逐步改变其对传统书法课程的固有认知,让其能真正感受到书法的魅力所在,诱发学生书法学习的兴趣,为其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琰.论“台阁体”“馆阁体”书法对当代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启示作用[J].教育导刊,2015(5):31-34.
  [2]邸智惠.基于培训视角下小学书法教育呈现的状态[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10):119-120.
  [3]江教.传承书法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书法家进校园活动掠影[J].江苏教育,2021(82):81.
  [4]宋艳华.本根教育理念下的以书立人之道——长峰小学书法特色教育发展纪实[J].新课程,2021(40):237.
  [5]张基林,魏海丽.植根传统,感知书法的“温度”——小学书法教学实践初探[J].江苏教育,2021(65):54-56.
  • 【发布时间】2024/6/20 10:06:56
  • 【点击频次】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