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策略探究

 

【作者】 姚 燕

【机构】 四川省蓬安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具体的结合策略。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结合策略

  一、引言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文化的快速消逝与缺失使得现代中国的教育体系缺少了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柱。语文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它传承的使命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又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高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将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策略展开研究和分析。
  二、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一)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文化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将其融入高中语文教学,可以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引入诗人的生平事迹、时代背景以及相关的文化典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都是语言艺术的瑰宝,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高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三、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教师要努力深入挖掘这些元素,将其融入教学中。例如,在文言文方面,《论语》《孟子》《劝学》《师说》《赤壁赋》等课文,体现了古人对学习、教育以及人生的深刻思考,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诚信、礼仪等价值观。教授《劝学》时,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如“学不可以已”所体现的终身学习的理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所强调的自我反省的重要性等。通过对这些思想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传统文化中对学习的重视和追求。
  《师说》中“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传达了对师道的尊重。在古诗词中,《登高》《锦瑟》《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展现了古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杜甫的《登高》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象,抒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悲和忧国之情;李商隐的《锦瑟》以朦胧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索。在小说方面,《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领略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魅力,以及封建社会的家族文化和礼仪制度。
   (二)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各种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如诗词朗诵比赛、书法比赛、传统文化讲座等。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可以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教学案例:举办“古诗词朗诵大赛”,学生们积极准备,挑选自己喜爱的古诗词进行朗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提高了朗诵技巧,更深入地体会了古诗词的韵味和情感,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还可以组织“传统节日文化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了解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的过程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利用多媒体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和视频,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在讲解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播放一段优美的山水视频,配上古典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山水之间,感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宁静与美好。在讲解《鸿门宴》时,可以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史记》等。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并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史记》中的一些精彩篇章,如《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在读书交流会上,学生们分享自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感悟,探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有的学生被项羽的英雄气概所折服,有的学生则从廉颇蔺相如的故事中体会到了宽容与合作的重要性。
  (五)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增强传统文化渗透效果
  想要提升传统文化渗透效果,还应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渗透传统文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学习《琵琶行》这课时,对音乐的描写是该文章的特点之一,白居易在描写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生动形象的比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琵琶曲,让学生进行欣赏,学生欣赏之后教师围绕诗歌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作者听出了琵琶女弹奏的“情”字,这个“情”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到?表达了琵琶女的什么心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能够体会到琵琶曲的魅力,在感受传统音乐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学习效果。又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课时,可以引入一些关于荷塘月色的图片,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莲花的形象,然后还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一些关于莲花的古典诗词、文言文等,加强学生对文章所描绘的场景的了解,感受文章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增加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六)举办传统文化讲座,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传统文化讲座,内容涵盖儒家思想、传统美德、民风民俗、诗词歌赋等方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讲座,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权重重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任何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都应该不断努力,从广泛的文化囊袋中储存丰富的文化内涵,并通过精心的教学方案和多样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以期取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一代的学生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李冬梅.例谈传统文化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实践[ JJ .中学课程资源,2018(3):6-7.
  [2]王昌波.民族精魂植根教育﹣﹣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 J ].语文教学通讯. D 刊(学术刊),2018(10):38-40.

  • 【发布时间】2024/11/28 11:28:57
  • 【点击频次】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