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

 

【作者】 潘存举

【机构】 四川省石棉县希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数学教师要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个性化学习,不断提高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仅是让学生适应社会,更是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启迪,从而促进形式计算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会使学习活动达到更高的层次,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终身受益。学习要讲究一定的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更要讲究方式方法,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计划性,不要盲目的学习,像小猴子掰玉米一样,抓住这个,丢了那个。学习就要按照既定的目标来努力,不能半途而废。为了达到自主学习这一目标,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一、了解小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特点
  小学生感知事物时较笼统,往往只注意表面现象和个别特征,时空特性的知觉也不完善,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显发展。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前提。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必须能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沟通,学会倾听,并俯身与学生真诚沟通。如果老师的尊严让学生感到敬畏,犯错误时又害怕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那么他们就不敢想,不敢说。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愉快的教学环境,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敢于提问,敢于发表意见。
  (一)重视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
  数学课堂上动手活动的比例不小,尤其是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记忆知识时,遗忘率相对较高,但在动手活动中,学生可以体验到数学学习活动。在这种体验式学习中,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加强自主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例如,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第二卷的课本“课桌多长时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测量前面的课桌。在这方面,学生可以先用尺子有效地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估计物体的一定长度,并在头脑中形成与长度有关的数学概念。然后学生参与动手活动,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清晰,最终准确理解厘米长单位的实际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
  (二)重视实践性活动,激发兴趣
  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学习方式,“模仿和记忆往往不是最有效的方式,有时动手实践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经常有实践活动。同时,实践活动也具有许多优势,如促进认识的深化、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教科书里有这样一个实践活动。这一课主要目标是掌握长方体长、宽、高的概念,具体要求如下,要求学生使用硬纸板做一个长为7厘米,宽为5厘米、高为3厘米的长方体。通过亲手制作长方体学生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到长宽高的具体概念,这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抛出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来思考问题的答案,比如长方体有几个面,有几条棱,它的展开图应当是怎样的等等,通过动手制作,也可以为之后学习表面积、体积、几何做出重要的铺垫。总之,通过实际性的动手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提高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也会更多的进行独立思考,而不是依赖老师给出答案。
  (三)学会使用计算机思维模式,掌握认知模型
  利用计算教学中算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教学,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在理解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四则计算的法则和方法,了解四则计算的定律、性质,学会简便计算。同时,也可以通过计算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探究意识。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教师不要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是花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再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除法时,学生试商的过程也是一种探索的过程。小学计算教学任务很重,而除法又是一个难点。学生试商往往很盲目,不知从何下手。在试商时可让学生多尝试,自己体会把除数看大时商偏小,把除数看小时商偏大。学生完成除法竖式的过程充满了探索性,不但解决了如何调商的问题,同时也深刻感悟了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的问题。
  (四)创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早期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师生关系上,社会开始关注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要改变这种不和谐的关系,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现在是一个新的时代,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学生。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想到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关注如何教学。事实上,在数学教学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知识并不是主要的中心,属于被动学习。如果学生不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他们所学的只是肤浅的知识,其后果是他们不会做相反的事情。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善于突破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另外,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也要善于转变自己的角色。在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时,如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总之,一根木头如果遇到巧木匠,它会用它的能量来充分利用它。如果学生遇到高水平的老师,他可以因材施教。小学数学教师要从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改革的要求出发,探索多种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在未来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於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小学生,2015(11)
  [2]程丽.小学数学教学技巧——如何巧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J].新课程,2014(4)
  • 【发布时间】2024/11/28 11:32:22
  • 【点击频次】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