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探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在新课标背景的影响下,物理学科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养教育,采用大单元教学法,能将物理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整合,从多个维度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结构体系,更加关注学生对物理学科深层次的研究,更好的推动学生未来的发展。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法,实现了教学目标的统整、实现了内容结构的重组、也实现了多元化的评价,更加符合学生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只有掌握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才能更好的推动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水平。
【关键词】 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新课标
学生学习物理相关知识并不是单纯的对知识进行记忆,而是要学会举一反三,采用大单元教学法,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将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关联起来,帮助学生对物理学科有重新的认知,从而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在2023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就已经提出了这一学习目标。大单元教学法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优选单元教学主题
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要优选单元教学主题,主要从课程标准以及教材中进行呈现,能更好的实现情境化和结构化教学。教师在选择单元教学主题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以往教师备课时,将更多的重心放在如何对课时进行把控方面,教师已经熟悉了这种备课方式,设计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物理相关概念和规律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更加符合教学大纲的需求,但并不符合学生个性化的特征。而大单元教学法除了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要优选单元教学主题,才更符合大单元教学法的教学需求。例如在初中8年级上册第4单元所学习的“光现象”这一课内容时,这一部分所讲述的内容有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以及光的折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设置“光的传播径迹”为教学主题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又如在学习“欧姆定律”相关内容时,也可以以“谁在操作电流”这样比较接地气的教学主题来开展教学研究,能更好的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提升整个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根据单元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搭配适合教学工作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相关概念,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的思维探究物理相关知识,更有助于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例如在“物理运动”这个大概念单元教学中,教师想要帮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相关原理内容,就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合理利用,从平面镜成像的角度出发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法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所学习的相关原理内容,帮助学生重新的认知光的反射原理以及平面镜成像原理。
三、开发教学资源
大单元教学法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整体教学,除了帮助学生了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外,还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将和生活相关的实际例子融入到教学中,要在原本的基础学习上不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来查找相关资料,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收集本节课所相关的拓展内容,在课堂上以视频的方式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为了帮助学生对物理学科有多层次、多方面的了解,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置相应的图书角,将和物理相关的阅读材料放在图书角中供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物理学科和实际生活的关联。也可以鼓励学生来收集生活中的物理素材,不仅能提升学生知识点的整合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单元教学还能实现跨学科的融合,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他学科的内容融合到大单元教学里,帮助学生从不同视角进行思考和理解,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物理和数学的关联是比较大的,在开展物理计算公式推导时,可以采用数学思维。例如在初中物理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7章所学习的“力”这一课内容时,在进行物理运动参数计算时,就可以采用数学相关的知识进行计算。除了数学学科以外,其他学科和物理学科的关联也是非常紧密的,例如“理化不分家”,在学习初中物理人教版9年级全一册“能量守恒和能量转化”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将化学中所学习的能量转化和守恒相关内容融入进来,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水平。
四、合理布置单元作业
作业并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而是要通过作业来反馈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学校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但事实上是在作业的数量进行了控制,要注重作业质量的把控。所以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单元作业的过程中,要讲究科学性和合理性,采用更加灵活化的方式为学生布置单元作业。例如在初中物理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12单元所学习的“简单机械”这一相关内容时,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对杠杆有明确的认知,同时还要了解动力臂、阻力臂、动力和阻力等相关内容,尽量为学生布置动手操作的单元作业内容,学生才会更愿意主动的完成作业,也能保障作业质量的提升,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作业分为不同的层次,给予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成就感,单元作业的布置要注重科学化和合理化。
初中物理学科中所学习的内容和生活是有很大关联的,也更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方式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实现单元内容的全面整合,要在保障基础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相关知识点的拓展,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丽.浅谈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J].基础教育论坛,2023(01):23-25.
[2]孙小红大单元教学设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学苑教育.2023(08):78-80.
[3]张大明.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J].学周刊,2024(22):16-18.
【关键词】 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新课标
学生学习物理相关知识并不是单纯的对知识进行记忆,而是要学会举一反三,采用大单元教学法,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将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关联起来,帮助学生对物理学科有重新的认知,从而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在2023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就已经提出了这一学习目标。大单元教学法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优选单元教学主题
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要优选单元教学主题,主要从课程标准以及教材中进行呈现,能更好的实现情境化和结构化教学。教师在选择单元教学主题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以往教师备课时,将更多的重心放在如何对课时进行把控方面,教师已经熟悉了这种备课方式,设计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物理相关概念和规律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更加符合教学大纲的需求,但并不符合学生个性化的特征。而大单元教学法除了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要优选单元教学主题,才更符合大单元教学法的教学需求。例如在初中8年级上册第4单元所学习的“光现象”这一课内容时,这一部分所讲述的内容有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以及光的折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设置“光的传播径迹”为教学主题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又如在学习“欧姆定律”相关内容时,也可以以“谁在操作电流”这样比较接地气的教学主题来开展教学研究,能更好的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提升整个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根据单元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搭配适合教学工作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相关概念,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的思维探究物理相关知识,更有助于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例如在“物理运动”这个大概念单元教学中,教师想要帮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相关原理内容,就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合理利用,从平面镜成像的角度出发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法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所学习的相关原理内容,帮助学生重新的认知光的反射原理以及平面镜成像原理。
三、开发教学资源
大单元教学法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整体教学,除了帮助学生了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外,还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将和生活相关的实际例子融入到教学中,要在原本的基础学习上不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来查找相关资料,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收集本节课所相关的拓展内容,在课堂上以视频的方式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为了帮助学生对物理学科有多层次、多方面的了解,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置相应的图书角,将和物理相关的阅读材料放在图书角中供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物理学科和实际生活的关联。也可以鼓励学生来收集生活中的物理素材,不仅能提升学生知识点的整合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单元教学还能实现跨学科的融合,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他学科的内容融合到大单元教学里,帮助学生从不同视角进行思考和理解,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物理和数学的关联是比较大的,在开展物理计算公式推导时,可以采用数学思维。例如在初中物理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7章所学习的“力”这一课内容时,在进行物理运动参数计算时,就可以采用数学相关的知识进行计算。除了数学学科以外,其他学科和物理学科的关联也是非常紧密的,例如“理化不分家”,在学习初中物理人教版9年级全一册“能量守恒和能量转化”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将化学中所学习的能量转化和守恒相关内容融入进来,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水平。
四、合理布置单元作业
作业并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而是要通过作业来反馈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学校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但事实上是在作业的数量进行了控制,要注重作业质量的把控。所以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单元作业的过程中,要讲究科学性和合理性,采用更加灵活化的方式为学生布置单元作业。例如在初中物理人教版8年级下册第12单元所学习的“简单机械”这一相关内容时,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对杠杆有明确的认知,同时还要了解动力臂、阻力臂、动力和阻力等相关内容,尽量为学生布置动手操作的单元作业内容,学生才会更愿意主动的完成作业,也能保障作业质量的提升,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作业分为不同的层次,给予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成就感,单元作业的布置要注重科学化和合理化。
初中物理学科中所学习的内容和生活是有很大关联的,也更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方式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实现单元内容的全面整合,要在保障基础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相关知识点的拓展,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丽.浅谈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设计[J].基础教育论坛,2023(01):23-25.
[2]孙小红大单元教学设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学苑教育.2023(08):78-80.
[3]张大明.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J].学周刊,2024(22):16-18.
- 【发布时间】2025/3/25 10:31:40
- 【点击频次】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