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教育就是用模仿可以解决98%的学习问题

 

【作者】 钟 敏

【机构】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很多人可能会小看模仿,认为它是一种低级的学习手段。但实际上,可以说98%的学习问题可以通过模仿来解决。当教育者试图向孩子传达知识的时候就会发现,讲得口干舌燥,可能都不如一个简单的例子供学习模仿来得有效。
  一
  拿书法来说,初学者看到老师如何起笔、运笔、收笔,一笔一划地模仿时,书法的大门就渐渐打开了。
  有了一点点基础之后,就临帖。
  为了节省纸张,拿一张报纸,对着字帖反复临写,先用淡墨,再浓一点,写了一次又一次,不能再写后,才换另一张报纸,几乎每天写。
  无师自通,半年后,竟也找到了一些感觉。
  美术也是如此,从临摹大师的画作开始,学习色彩的搭配、构图的技巧。
  国画的基本功据说就是先反复临摹《芥子园谱》。
  体育项目中,运动员们通过模仿教练的标准动作,不断打磨自己的技术。
  音乐领域,学生模仿老师的指法、气息运用,才能演奏出美妙的旋律。
  不细赘述。
  二
  语数英科这些主科也是如此。
  在数学学习中,模仿例题的解题思路是关键的一步。
  孩子们通过模仿例题中所运用的公式、步骤,逐渐掌握各类题型的解法。
  好的理科教材,看书就可能系统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语文写作,模仿例文的结构、写作手法,能够帮助孩子组织自己的思路,将心中所想更好地表达出来。
  记得自己小学时候,模仿哥哥订的《初中通讯》中的作文自写了一篇,被老师多次当范文读。
  教过几十年的语文,感觉写作技巧讲一大框,不如来一段例文引路。
  多读名著,向名家学习,更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好路子。
  学习朗诵,多听名家,再稍微点拨技巧,就可以突飞猛进。
  英语的语音语调,模仿标准的发音才能说得更加地道。
  科学实验,按照既定的步骤模仿操作,才能观察到准确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
  不仅仅是这些学科,在各种技术领域,模仿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木工师傅带着徒弟,徒弟一开始就是模仿师傅的锯、刨、凿等动作,才能慢慢掌握这门手艺。
  机械操作工人,模仿前辈的操作规范,保障生产的安全和效率。
  航空领域,新飞行员要模仿老飞行员在各种天气和环境下的飞行操作。
  甚至是炒菜,新手厨师也是从模仿菜谱、模仿大师傅的炒菜手法开始,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烹饪风格。
  四
  模仿的途径多种多样。
  老师和家长可以进行示范,他们以自身的经验和规范的操作,为学习者提供了最直观的样本。
  同伴之间的示范也有着独特的效果,同龄人之间更容易相互学习和交流。
  而在互联网时代,视频更是成了模仿学习的重要资源,无数的教程视频让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
  我家孩子四年级的时候,拿着我的手机看视频,短短几分钟内就学会了魔方操作,不知练习了几次,鼓捣几下就能还原。
  几年前,自己班的一个孩子,喜欢体育,家长让他看视频学习背越式跳高,学校运动会中刷新了校级跳高新纪录。
  让我惊叹只要想学习,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真的无须大人样样都精。
  五
  但我们要清楚,模仿不同于抄袭,也不是创作。
  它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模仿是为了让孩子在学习的初期,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有效的方法。
  它就像是通往创造的阶梯,当孩子们通过模仿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后,便能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
  六
  正像《庄子》里轮扁说的那样,技术的精髓是很难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的。
  模仿其实也是一种行动力,在行动中意会。
  在学习的征程中,不要轻视模仿的力量。
  让我们引导孩子合理地运用模仿这一有力工具,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知识的高峰攀登。
  在模仿的基石上,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大厦,最终走向创新及创造。

  • 【发布时间】2025/3/25 10:46:56
  • 【点击频次】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