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谈谈在初中数学中优化教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作者】 张正林

【机构】 甘肃省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我们知道“主导主体”论是现代教学中,教师通过正确的“导”促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一种新的教学观念。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关键。只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那教师主导作用如何恰好到处的发挥出来呢?下面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导”在设疑激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兴趣高,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才会敏捷灵活。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和利用学生乐于发现、研究、探索的需求,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成分——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达到边“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古人云:“启其蒙而引其趣。”诱导未入门者从枯燥乏味达到兴趣盎然,是教师高超教学艺术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趣意,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此时的导可称作诱导。诱导,就是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的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但被调动起来,才能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新课伊始时的导入就具有诱导的作用。在讲相似三角形一章前,老师可这样问:“你能够用一杆直尺,不爬树测树高吗?不过河测河宽吗?只要我们认真学好相似三角形这一章,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这样,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在以旧引新,促使知识的迁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定程度地表现在引导上,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引路”而不是代替或“背”着学生走路,教师要做学生的向导。因此,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总结规律,使学生获取“真知”,形成自己的“血肉”,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由于数学知识又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旧引新”导入法就显得特别重要。比如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一般三角形全等判定的补充与完善等。在导入新课时可从旧知识中获得对新知识的预测和猜想。这样的导入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旧知的深入与新知的诱发;不是教师生硬的灌输,而是学生思维的自然发展。在旧知的生长点上,已经凸现出了新知的嫩芽。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温故而知新”的教育思想。

  三、“导”在学法提示,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通过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长知识,还要长智慧。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并及时提示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教学就是要再现结果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会思维,为此,数学教学应走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路子,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指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我用程序思考题引路,提示阅读方法和重点。拟定阅读思考题时,我十分注意:①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②符合教材的知识结构;③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即重概念,重算理,重思路。学生按照思考题提出的问题、要求、方法、步骤去看课本(插图)、理思路、找难点、抓重点、想疑点。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相遇问题),我拟定了以下一组思考题:①看例3和示意图,想相向是什么意思?②看课本中列出的方程,想它是根据怎样的等量关系列出的?③看解题的过程,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关键是什么?④你还能根据什么样的等量关系列出别的方程?从不同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筛选出最佳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及思维能力均得到了培养。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既理解了知识,又学到了方法。

  四、“导”在开拓学习思路,促使知识融汇贯通

  传统的习题,条件完备,结论明确。一般情况下,解题就是找出唯一的正确答案。学生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即只要得了一个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解题时很少对题目作深入地探索。为了打破学生解题时思路狭窄的禁锢,我在设计练习时引导学生放开思路,积极探索,打破常规,设计以下三类开放性习题:(1)条件一定,结论不一定的习题。这类习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追求“多答案”开放性数学问题的机会,让他们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2)条件不一定,结论一定的习题。设计此类题为了使学生体会到同一结论,可能来自不同的条件,或不同的渠道,有利于学生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同时,也可激起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从成功中得到无穷的乐趣。(3)条件不一定,结论不一定的习题。这类习题首先要对题目进行分析,再过渡到综合处理,这是更高一级的数学思维活动。这类题的设计可将结论部分隐去让学生自己探讨,导出关系。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双方的这一主体性是建立在对方成为主人的基础上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因此“教”必须致力于“导”,让学生在教师“导”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思考、分析、归纳,这样才能加大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实现素质教育中所要求的主体性。

  • 【发布时间】2016/2/26 10:39:49
  • 【点击频次】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