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
【正文】
谈及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多数教师都会就停顿、重音等的指导侃侃而谈。然而,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朗读的停顿、重音?朗读者在处理停顿、重音时的心理是怎样的状态呢?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挖掘朗读能力的内在因素,本人认为,朗读的心理层次是按“语感→形象感→情感”的逻辑发展的,三者既有层次性,又相互依赖,并且共同推进朗读能力的提高,所以首先要注重语感的培养。
“语感”是指什么呢?我国美学大师朱光潜给语感下了一个简单明白的定义:“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语言学家李珊林认为:“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小孩子呀呀学语并不需要先学语法逻辑,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耳听口说,便初具听说能力。语感是实践的产物,语感的增强不能仅靠咬文嚼字的理性分析,更有赖于大量的语言实践,有赖于日积月累的语言功底。如何来训练学生的语感呢?全文下载
- 【发布时间】2014/4/22 13:07:02
- 【点击频次】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