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议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王柳枝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特点是目标预设化、内容生活化、探究合作性和思维个性化。现代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教育单调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等教学细节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均可优化课堂教学。此外,家庭作业网络化对于新知的巩固和拓展同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教学

  一、促进多种感官协同使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力在教学活动中显得十分重要。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选择性注意能力,是各类教学首先面对的重要问题。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能力相对较为薄弱,主动控制能力较差,因此,无论从个体发展,还是从课堂教育来看,都需要对小学生的选择注意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实验心理学家特瑞特拉所做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记住看到内容的30%,听到内容的20%。在人类获取的信息之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两项和为94%。这说明,多种感官协同使用,获取和记忆的知识更多,教学效果更好。
  现代信息技术将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集于一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促进多种感官协同使用的作用。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更易体会到事物的本质。
  二、促进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可根据教学的需要,使本来复杂、抽象、静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动”起来。使数学概念的形成、教学规律的揭示形象而清晰地呈现出来。通过创设情境,化难为易,使学生自主领悟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解决教师难以讲明,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破教学重难点。
  例如“小数加减法”是小学四年级的教学重难点。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但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演示,便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了。教学中,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小数,再出现一辆载有加号和另一个小数的卡车。通过播放多媒体录音,告诉学生们等一下卡车将开起来,当你们喊“停”的时候,它就会停下来。这时,它们将组合成一个小数的加法竖式。当卡车第一次开动起来,小数点还没对齐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在教学情境中制造意外,控制卡车停下。此时,学生们必然会大声喊出“别停,继续开”一类的话,老师在此时借机追问:“为什么?”由此揭示了小数加减法在计算过程中,小数点要对齐的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再如“圆的认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教学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通过播放Flash课件,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固定点(圆心),再出现一条线段(线段一个端点与固定点重合),该线段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另一个端点所过之处留下轨迹,最终形成一个圆。通过动态演示,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圆就是在平面内到一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就具体、形象地出现了。
  三、促进练习方式变成智能化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省时、高效,可以大幅度的增加课堂密度、扩大信息量。一些耗时、费力的板书,可以用多媒体来迅速轻松完成,本来是学生的等待时间都变成了学生们的有效学习时间,使学生一直处于一种高效的课堂探索氛围中。用多媒体教师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计算机软件的一些技术设置多种方式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练习。既可以实时提供正确答案,及时判定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也可以设置成填空形式,把学生的不同答案第一时间显示在屏幕上,通过对比,让学生们自己发现错误,并予以改正。
  例如在讲授“第十册《统计图》的教学”一节时,可以利用电脑的Excel功能,设计了简单折线统计图和复合折线统计图,教会学生如何运用Excel功能。本来两节课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一节课就完成了。学生通过在电脑室上课,动手操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对于重点、难点知识部分进行特殊区分显示,比较归纳,得出结论。以往需要两节课时完成的任务,在运用了信息技术教学之后,压缩成了一节课时来完成。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可以将教材按要求重新组合,增加课堂信息传输量,加大密度,同时又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投入积极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中介的整个课堂得到了优化,提高了教学的效果,还能减轻学生盲目地死记硬背的负担。
  练习时,同样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贯穿整个练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练习效率,还能借机传授一些德育、科普、数学史等知识,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作用。
  如在练习过程中,以“快乐大转盘”为主线,通过转转盘,当指针指向哪个区域的时候就答哪种类型的题目。转盘上可标出选择题、填空题、解决问题、一起看看数学史等文字,还可以标出奖励一类的字样,当指针指向“奖励”时,就发小奖品,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练习效率。
  四、促进家庭作业网络化
  我认为网络作业好处很多,不仅可以节约纸张,也减少了师生大量的抄题时间,还能增加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以往一个人做作业,孤独寂寞,非常无聊,很容易开小差,碰到不会的也只能干瞪眼。而通过QQ群讨论功课,既可以取长补短,弥补(下转第122页)(上接第123页)知识上的不足,提高电脑运用水平,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和老师沟通也更为顺畅,可以避免面对面时的害羞、尴尬等不良情绪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作业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化、多元化的。为此,数学作业应展现出全新的形态,既可以是传统的数学练习题,还可以是与数学有关的一些活动。
  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往往是数学家经过长时间研究后得到的辛苦成果,体现了数学家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通过课后查询的方式,增加学生对数学史的了解,达到教书与育人相互渗透、培养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建立班级博客,自主选择家庭作业题目。对于不容易查询到的知识,教师可以提前查询,将相关内容发布到班级博客,让学生们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到博客上阅读,并在次日课上汇报学习后掌握的内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还达到了帮助学生拓展数学知识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此外,博客中还可以定期发布富有创造性的、拓展性的题目,并在下一期公布答案。题目可以划分出“易”“中”“难”三个板块,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们自主选择完成。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们勇于挑战难题的积极性,还达到了分层练习的目的,同样是一举两得。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的主导方式,务必将成为我国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数学老师应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挖掘出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赖振业.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J].新课程研究,2020(26):81-82.
  [2]周新成. 与时俱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李林龙.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以《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为例[J].广西教育,2020(21):128-129.
  [4]刘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J].中小学电教(教学),2019(12):68.
  [5]刘悦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J].辽宁教育,2018(21):55-56.

  • 【发布时间】2022/4/12 18:19:03
  • 【点击频次】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