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议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

 

【作者】 张曼红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实验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实验是生物学科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关键所在,因此,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生物学科的教师,应做到正确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高效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基于生物实验“做”的特性,结合实践,阐述了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策略,其主要内容包括:“想”做——问题情境,激发操作动机;“会”做——授之以渔,培养实践能力;能“做”——探究实验,发展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能力培养

  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曾说:“没有实验,任何新东西将无法深知。”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实验的重要性。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活动,也是学生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因此,实验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作为生物学科的教师,若能正确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高效学习,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养。然而,从当前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探究实验少、忽视实验过程等,都是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此,针对当前初中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通过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发现着眼于“做”,能有效发挥实验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锤炼了思维,因此,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下面,笔者就结合具体实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想”做——问题情境,激发操作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初中生初次接触生物学科,由于相关实验技能和知识的缺乏,往往会疑窦丛生,如果没有有效的引导,很容易丧失实验的兴趣。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生物实验教学首要的是要让学生产生“做”的欲望,通过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预期感,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从而自主地实验。
  例如:七年级上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是探究和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从而形成对人体的完整认识。据此,我设计了“人体的基本组织”的实验。在实验课堂开始前,我向学生展示了一些高楼大厦的图片,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构成这些大厦的主要构建单位是什么吗?”引导学生说出“地基、水泥、砖头”,“一个个小小的砖头构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那么构成我们人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导出“细胞”,接着引导学生思索细胞与身体的联系,随即我抛出了“细胞”对于人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为什么一个个小小的细胞能成长为我们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细胞的性质和作用。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我设计问题情境,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之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活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探究动机。
  二、“会”做——授之以渔,培养实践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成为各学科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但多媒体技术的滥用,会使生物实验课堂把学生动手实践变成演示实验,生物实验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教育意义。新课程强调对实验过程的重视,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更偏重于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实验的实践操作环节,指导学生掌握实验的方法、操作步骤,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技巧,增强实践运用的能力。
  例如:七年级上册《开花和结果》这一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掌握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为此,在学生们观察花的结构的实验中,我准备了百合花。首先提出问题: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让学生思考花的形态特征及其结构组成。其次,指导学生进行解剖,仔细观察百合花的结构,深刻弄清花粉对于花的繁衍的重要性。随后继续提问引导:每种花的结构都一样吗?为什么有些黄瓜的花不结果,原因是什么?再指导学生纵切花蕊,弄清花蕊的结构以及授粉与开花结果之间的联系。通过指导学生操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正确的实验操作技巧,从而增强了实践运用的能力。
  三、能“做”——探究实验,发展创新能力
  在常态的初中生物实验课堂上,常常是将实验的目的、内容、步骤详细地告诉给学生,学生依葫芦画瓢地被动实验,既缺乏探索性,又缺乏创新性。初中生物实验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倡导探究性教学”的理念,在生物的实验教学中,单纯课本知识的传授远不如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去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将常态的生物演示实验变成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验证,实现学生主体的潜能挖掘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总之,生物是一门以实验操作为基础的学科,“做”是它的重要特性。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发挥生物实验的作用,以实验“搭桥”,着眼于“做”,提高生物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让学生“想”做、“会”做,并且能“做”,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获得检验的经验,实现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使初中生物实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艳红.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Z1)
  [2]杨宝群.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
  [3]谢明.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J].文教资料.2007(01).
  • 【发布时间】2022/4/12 18:20:24
  • 【点击频次】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