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问题驱动,理性思辨—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雷明恩

【机构】 广西那坡县那坡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为了将党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方针得到贯彻,将教育的重心从知识移回育人,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教学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重心也逐渐从教学结果向教学过程偏移,但是传统的刻板教学遵循的基本教学模式就是:知识陈述——例题示范——变式训练——课后作业——考试反馈,这样的教学方法显然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面对这样的难题,笔者将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提问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问题化教学,课堂模式

  问题化教学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合作性为出发点,把全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作为基本目标,把全面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直观想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数学素养作为最终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具体而言,问题化教学就是在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下,双方共同用一系列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有趣丰富的问题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能够做到让学生在教师不断提出的与课程重点紧密相连的问题的启发下自主学习、主动发问、合作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让学生课前主动预习
  数学教学本质上是希望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避免直接把一个知识告诉学生,因为这样会破坏学生独立思考的体验。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和研究的时间,教师适当地予以点拨和引导,这样才会起到让他们恍然大悟的效果,也才能在他们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也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意识。
  例如,教师在讲有关椭圆的章节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体会到椭圆图形的奇特和魅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观察能力,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们体会到椭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数学图形,从而让学生明白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进入课程的前几天,就可以提前从日常生活和同学进行交流:“同学们,椭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性质数学图像之一,在日常装修、装饰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我相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椭圆都有一定的认识,初中也学习了一些与图形相关的知识,因此老师希望你们可以组成研究小组,利用课后时间搜集一些与椭圆有关的信息,发表在班级群里,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在群里交流讨论,然后在课上请每个小组的代表就他们搜集到的信息与我们进行交流讨论,你们说好不好啊?”这样学生们通过课前主动搜集资料,可以对椭圆由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教师在上课时就可以通过对椭圆知识的交流引入:“根据同学们所搜集的信息,我们对椭圆形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是否又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椭圆形呢?如果存在的话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画出两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椭圆形呢?这些画出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椭圆形又具有哪些性质呢?”有的同学积极回答到:“存在的,可以先用一个椭圆形按在板子上,然后照着椭圆形画下图形。这样画下的椭圆形就与原来的椭圆形完全一样了”教师继续引导:“如果老师说自己只需要借助一根绳子就可以画出两个一样大小的椭圆形,你们相信吗?”同学们纷纷都犹豫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你的疑问进入到椭圆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来吧,我相信你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的。”
  二、让学生课中主动思考
  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方式不等于放养式教学,仍然需要教师对课堂的主题加以规范和引导,否则教师只会白白的浪费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而没有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在必要时给予学生恰当的提示。只不过提示方法应当更加有艺术性,更加容易激发学生自身的思考。
  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反问的技巧来纠正学生错误的想法,这样的纠正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到反感,反而会激起他们的求知欲。例如教师让一些同学通过自己动手探究一些数学结论时,同学们可能会提出一些不太正确的想法。如果这时候教师师并没有直截了当的否定学生的想法,而是故意举出一些不满足学生想法的数学现象,教师们会发现甚至都不需要多说什么,学生自己就会去想原因所在了。在学习“椭圆的标准方程”时,对此,很多学生往往容易在“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都在坐标轴上,且关于原点对称,已知焦距数值和经过某点,需要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这一问题上犯错,忽略了问题的答案有两个,对此,教师在讲解“根据椭圆的定义,求其方程”的推导过程时,就可以先让学生注意,教师可以步步引导提示:“同学们,一般我们用什么来表示一个点。”有的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会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会用坐标”,老师继续追问:“那类比到椭圆形上呢?”,然后教师可以接应上文提出的问题,用一根两端固定的绳子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椭圆,然后教师提问:“绳子两端固定的点有什么办法联系到一起呢?”有的学生会回答:“那建立坐标轴。”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椭圆形,然后继续提问回答说“可以建立坐标轴”的同学,“那我们以什么为坐标系的原点,又以什么为x轴和y轴呢?”在同学犹豫沉默时,教师继续用提问启发:“怎么样才是最为方便简洁的呢?”有同学主动提出:”直接以椭圆形的焦点所在的竖直线为y轴,焦点所在所在横直线为x轴,这样表达起来最为方便。”教师对同学的回答表示肯定:“这位同学的回答非常正确,大家都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吗?”同学纷纷点头表示同意,此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以所在直线为y轴的椭圆形,然后反问全班同学:“那同学们,你们觉得以椭圆形的焦点所在的横直线为y轴,焦点所在竖直线为x轴画出来的这样的椭圆形和刚刚那位同学提出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吗?这样的椭圆形又可以怎么样表示呢?”学生就会迅速地意识到自己提出的结论有问题了,而且会去主动思考。有的同学主动提出:“还可以以以椭圆形的焦点所在的横直线为y轴,焦点所在竖直线为x轴画出来的,这样表达起来也是一样的方便。”这样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树立在“已知椭圆的某些条件时,标准方程会出现两解”的意识了。
  三、让学生课后合作归纳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于让学生知道面前这一道题的答案是什么,而在于让学生通过这道题掌握其背后的数学解题规律方法,从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领悟一系列题目共通的解题规律。而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我消化,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将被迫式的苦学转变为主动式的乐学,这正是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达到的最直观的学习效果。同时长期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良好的竞争能力和竞争心态。让学生在适度压力的压迫下共同学习进步。
  例如,教师在“椭圆的性质”这一节后,学生们会感觉这一章节有很多琐碎的知识点,教师不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以三人为一个学习小组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让每个学生负责一部分的知识体系网络构建,相互分享,合作进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可以将学生们的复习形式变得多样化,学生们既可以采用互问互答的方式巩固熟悉知识点,还可以开展小组内的公式默写竞赛、趣味公式接龙等多种多样有趣的数学学习小游戏,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悦还可以让小组内的成员们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再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快速问答:椭圆方程中三个常量a、b、c的几何意义是什么?椭圆形通径的长是多少?焦点三角形的面积如何表示?等来交替提问学生,并且通过积分累加的方式得出表现最好的前几位进行表扬奖励,此外还有默写竞赛、小组接龙等多样练习形式,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要想让学生熟练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仅仅有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是不够的,学生自己的归纳总结必不可少,但是单靠学生自己的自我监督往往执行力不够,效率也较为低下,此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就显得必不可少。而且如果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巧妙构思,将学生的课后熟练练习过程多样化,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在避免重复性枯燥的同时让学生的对接触新鲜多样形式激动好奇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结语:高中数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并且实现对学生全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让学生较深入地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让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得到形成与发展,对此笔者认为教师们应当们不妨跳出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勇于尝试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补充,而这种高中数学课堂的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否能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同时还需要有教师方面的引导、帮助与支持,是值得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完善的。
  参考文献:
  [1] 潘少华.数学后续学习能力的关注和培养[J].数学教育学报,2013,22(03):89-91.
  [2] 刘永亮.高中数学课堂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探索和反思[J].才智,2014(27):139.
  [3]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积累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刘韩萱.新课程(小学).2015(12)
  [4]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提高负荷量度的实施策略研究[J]. 李荣.??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1)
  • 【发布时间】2022/5/22 10:00:38
  • 【点击频次】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