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培养良好审题习惯,减小学生个体差异

 

【作者】 张 宝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东城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逐渐增大。中高年级学生将数学题做错了,很多时候认真地再看一遍,就能写出正确答案。这种情况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学生审题能力的不足。所以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减小学生个体差异,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审题习惯;减小;差异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逐渐增大。这个差异固然与学生的家庭环境、学前教育以及个人智力发展情况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在低年级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审题习惯。中高年级学生将数学题做错了,很多时候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和纠正,他将数学题目认真地再看一遍,随即就能写出正确答案。这种情况,很多教师和学生家长都遇见过,都说孩子“粗心”“毛糙”,其实隐藏在“粗心”“毛糙”背后的是学生审题能力的不足。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决问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所以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以减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个体差异。
  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减小学生个体差异谈点自己不成熟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取消包办代替
  低年段的教学因学生的识字面不广,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例题时都会亲自把题目读一遍,用重音体现重要的信息或者直接说出重要的条件,从读题,审题,理解题意方面,一律都包办代替。但是经过入学半年左右的适应,孩子的词汇量,理解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在平时课堂上讲解例题时,教师可以逐步改变代替包办的习惯。审题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作业效果,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在教学例题时由学生自己去认真审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教会学生认真点着题目来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让学生带着这一好的习惯认真完成数学课堂效果的延续——数学作业。
  二、引导专注审题
  专注是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中认真审题的关键,专注可以从悉心指导并教育学生要学会专注听题开始,先从听算作业开始训练,组织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听一道,做一道,并督促学生坚持做到眼到、耳到、心到、口到。坚持每天听算10题,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又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数学作业练习中,教师可根据每节课的不同内容,精心设计各道专项训练题目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要强调必须高效率的前提下快速完成,并对满分的同学进行大力表扬。
  三、强化审题方法
  1.变看为读,边读边画,弄清题意。在平时的练习中,很多学生往往一拿到题目,快速浏览一遍(有的可能连题目都没读完),然后就根据印象快速做出判断,起笔答题。这样一来,很可能由于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句没弄明白而导致对其中的数量关系理解不到位,另一方面可能忽视了编者故意设下的陷井如单位不一致、具体量当做分率等而造成解法上的错误。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审题时要默读题目,并边读边用线划出关键的字、词、句,把该注意的、易错的地方如“单位不一致的”“无盖的”等关键字眼用圈圈起来。读和看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默读需要学生一字一句的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对题目的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对题中所设的一些小陷阱也能有所察觉,从而在解题时就可以避免由于审题不到位而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2.阅中有思,由此及彼,理清脉络。提高学生的审题效率,除了要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阅题习惯,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边读边思,由此及彼,边读边进行句与式、量与量、已知与未知间的联想,在联想中弄清其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在读题后就能快速理清解题的脉络,提高解题的效率。
  3.讲中有练,循序渐进,形成习惯。要让学生在审题时能熟练地做到“边阅边思边联想,读完题目解法也就有了”,教师必须通过各种专项练习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让学生在阅题时看到类似的条件就能形成正确的条件反射,作出正确的判断。
  四、激励与惩罚并重
  “赏识、激励、爱心”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和感激,而适度的惩戒则会让学生有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数学作业方面,对长期认真审题而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要热情鼓励,让其成为其他学生的学习标兵榜样。而对于经常出现马马虎虎、还未看清题就草草完成了导致作业较多错误的,教师适当情况下可适当惩罚,或抄该题2遍或画一个“?”或写上鼓励性评语等等,以加深学生审题错误的体验反思,强化其一丝不苟的态度,增强审题意识,养成认真读题、谨慎作业的习惯。
  通过教学实践,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培养孩子们的审题习惯的方法后,学生的学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差异逐渐减小,并取得了如下良好的效果。
  1.学习本领加强
  学生的审题能力逐步增强,对于不同的题型学生都会用自己喜欢的审题方法去进行审题解答,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由于进行了针对的审题,学生作业的出错率明显减少。良好的书写、审题、解决问题甚至用草稿本等方面逐步养成良好习惯,这种习惯不仅仅表现在数学课上,学生把这种好的审题方法也用在其他科目的作业之上。
  2.学习积极性高涨
  在掌握了正确的审题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审题习惯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空前高涨,数学作业全对的次数大幅度提高,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真正把数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能坚持把数学中的审题习惯应用在其他科的作业之中。
  3.学习成绩提高
  通过两年多的审题习惯的培养训练,班级近两学期的平均分、及格率居全年级之首,与其他班级相比,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相对较小。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它几乎无捷径可走,只有在学生自己反复的练习、教师的分析指导中逐步养成。小学低年段是形成良好审题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因此,作为教师,不仅仅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审题,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习惯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缩小学生个体差异,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丽:《学练研究》2016年第12期《培养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
  [2]马丽仪:《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4期《提高中年段学生审题能力降低学生个体差异的策略研究》;
  [3]杜艺玲:《广西教育·A版义务教育》2014年第8期《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养成策略》。
  • 【发布时间】2022/5/22 10:04:48
  • 【点击频次】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