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试谈农村小学课堂上学生不举手的原因和对策

 

【作者】 谭振卫

【机构】 广西那坡县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需要学生全身心的主动参与。课堂发言的多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农村小学,在一年级尚见小手如林,到了二年级小手就渐渐减少数了,特别到了中、高年级,发现学生举手已是廖若晨星了。老师提问后,举手的同学并不多,而且每次举手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同学。原因是究竟什么呢?
  一、太自尊。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自尊心也日趋强烈。表现在课堂上就是不少同学为了避免出错而不愿举手答问。孩子长大了,开始在意别人的评价。担心自己回答不好之后被同学们笑话“你看看,假积极,原来并不会”,更担心在老师的心目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老师一定觉得我没有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好。”诸多想法给他们举手发言带来许多顾虑。
  二、标准答案作怪。一些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课堂上关心的是学生举手回答的正确与否,追求的是标准答案。忽略了学生个人的见解与看法,抹杀了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个性化观点。所以很多同学都心想“反正我的答案一定不会标准,老师是要给我们讲标准答案的,我何必费那个劲,绕那个湾子呢?”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我们更多看到的就是同学们的沉默。
  三、不自信。问题提出之后,很多同学总是左顾右盼,看看其他同学举手了没有。当看到别人都没有举,就心想“连xxx都不会,看来这个答案大概不会是我想得这么简单吧”。或者,有些同学刚刚看到问题就心想“这个问题,我怎么可能回答得对?”如果我怕回答错误会挨老师批评的,最好不举手。
  四、时间制约。一堂课,教师不可能请每一位举手的同学都回答问题,教师提问时留的时间太少,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思考等原因也会使许多同学不敢举手发言。
  五、环境的改变。随着进入了新的年级,接触了新的学习内容,较多的学生还没有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课堂表现欲受到了暂时的压抑。      
  六、学习的压力。进入了新的年级,知识的难度逐渐加大,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课业负担几乎是成几何级数增长,学习时间成倍延长。老师的课外作业量加重,学生在家长要求下增加的学习时间,学生长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之中。部分学生权且把课堂听课作脑力休整,不愿加入举手发言的行列之中。
  七、课堂的沉闷。课堂上,教师的调控艺术不到家,教学设计未能引人入胜,学生走神,开小差,导致学生不举手。
  当然,学生不举手回答也许是真的不懂,但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下几方面提高学生在课堂积极举手发言、提高师生对话交流的方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中平等的首席。师生只有成为真正的朋友,才会无话不说。教师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余,不应该是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而应该是学生生活的指导者,学生学习的点拨者。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缓解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同时,教师的亲和力会使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活跃起来,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二、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奋进的课堂氛围。现代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式的教师”,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对立关系,为课堂民主、师生相互尊重、教与学和谐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教师提问的戒心或抵触情绪也会随之减弱,听到教师的提问后会条件反射般的举起自信的手。从而形成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     
  三、真诚的鼓励发言的学生。小学生天生就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任课教师应该明白一个简单的事实:学生因为不知道,才会坐到你的课堂上来学习。每一个学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达到教师所设想的最佳境界。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是正常的。教师应当用爱的眼神、柔和的语言、挚诚的心去鼓励、引领和指导学生,并善于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中的“闪光点”,予以及时的表扬、鼓励。并反复声明:能举手发言就是自信的良好表现,能回答出一部分是学习认真的表现等等。使学生从老师的言行中感到温暖,得到启示,增强举手发言的信心。
  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我们小学生呢?学生回答问题时肯定会经常出错,我们要及时地批评与鼓励,课后多进行个别谈话,从内心深处打动他们,让他们敢于面对事实,能经得起打击,使他们感受到答错不要紧,关键是改错,更重要的是把失败化为力量,能鼓足勇气、增加信心,加倍努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时候都不要给孩子不及格的分数”,其用意就是希望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刻苦钻研,努力实践。老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不断地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小学生毕竟是有很大的可塑性的,教师的雕刻水平如何,就直接影响到了艺术品的质量。如果我们对学生、教材都熟备于心,教学设计独树一帜,别出心裁,不断总结经验,那学技巧高超了,课堂调控艺术娴熟了,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一定高涨。
  六、精心优化课堂提问。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作答。”教师讲课中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心中欲说未说的问题,这就是恰到好处。例如,直接问“学习了这篇课文,小珊迪具有什么品质”稍显呆板,而问“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对小珊迪想说些什么”就有时代感了。
  七、让学生设计问题。有人说:“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会质疑。如果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再把学生解决不了的归纳起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信学生一定会举手抢着回答问题。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让我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引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勇敢地举起小手,让课堂充满希望与激情、自信与成功。
  • 【发布时间】2022/6/20 12:30:55
  • 【点击频次】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