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自主 畅游 成长

 

【作者】 陈 琴

【机构】 广西灵山县第一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灵山县第一幼儿园实践儿童视角下户外混龄游戏课程纪实

  “我家娃越来越喜欢幼儿园了,她说幼儿园里有大哥哥、大姐姐好朋友,怪不得最近从幼儿园回来都好开心,这个混龄游戏课程效果真好!”县一幼小二班家长刘颖瑛感叹道;与此同时大三班的梁湘琳小朋友在楼顶荔乡小镇混龄游戏开始前对老师说:“邓老师,我的小妹妹二妞今天请假没来,我来帮带这个弟弟吧!”
  这个让家长们高度赞扬,孩子们乐此不疲的课程正是灵山县第一幼儿园基于儿童视角出发,以户外混龄游戏为主要内容,探索构建的“自主.畅游.成长”,属于孩子们自己的“真游戏”课程。陈鹤琴先生曾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儿童是游戏的主体;在2017年以来,幼儿园基于游戏精神开始打造“有爱.有趣.有益”的游戏环境及课程,不断改善由成人主导、形式化、乏味无趣的“假游戏”、“小学化”等现象,使儿童、教师、家长以及社区联动起来,一起自主.畅游.成长。
  一、“找.思.解”三步做好课程构建准备
  “本该愉快,欢乐的户外活动时间却成了大家心中的老大难,组织者疲惫不堪,参与者无序受限,还频频发生受伤现象,家长投诉不断……大家有思考过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吗?”这是幼儿园保教主任陈琴在组织课程构建小组研讨会中抛出的问题。过去,幼儿园的户外游戏组织问题频发,效果很不理想,为改变这一现状,县一幼立项了“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课程的构建研究”课题,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探索、建构基于儿童视角的户外混龄游戏课程模式,让幼儿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中发展;同时帮助教师理解、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提升游戏组织与指导的能力,最终促进幼儿园课程改革和保教质量提升。为了找准研究出发点和落脚点,县一幼通过“找.思.解”三步开展探究准备。
  1.第一步找问题,由课题研究小组引领,通过组织研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回顾、总结、凝练”户外活动存在的问题,精准开展研究构建准备。
  2.第二步思问题,结合存在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文献资料阅读查询,积累相关理论依据等方式寻找问题存在的可能性原因,提出理论假设,为进一步确立研究框架服务。
  3.第三步解问题,结合前两步的调查分析,最终构建出“课题小组实践-凝练组织模式-全园推广验证-反思总结提炼”的实施路径,并针对研究内容、研究过程、方法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和完善,为解决问题做详尽筹备。
  二、小组实践探索:荔香小镇“大带小”户外混龄游戏
  “上次,轩轩弟弟说想去野餐,所以今天我们先到材料超市买野餐垫和水果,还有冰淇淋,要去停车场开车运,然后去童梦花园,我们还想……”大三班的何梓铭小朋友正兴奋地向老师和同伴介绍自己和小二班轩轩弟弟的混龄游戏计划;这是课题小组成员冯永秋在组织本班孩子制定和分享“大带小”混龄游戏计划的有趣场景。也是县一幼“户外混龄游戏”课题研究实践的小组探索阶段,主要由课题小组进行“大班-小班”小混龄游戏模式的初探,通过小组实践验证,形成有效的活动模式,继而拓宽研究范围,面向全园推广,开展“大-中-小”大混龄游戏研究。这样由点及面,化整为零,逐步实践验证的过程,能更好地聚焦研究问题,分步攻破难点,提高研究效率。








  经过探究,在小混龄游戏模式探索中,课题组尝试通过“绘计划”、“说计划”、“记故事“、“讲故事”以及“小小游戏策划师”等方式,帮助幼儿表达游戏意愿,参与游戏策划,成为游戏的主体。整个探索过程围绕着“儿童视角”、“混龄成长”的中心,处处体现尊重儿童,保护其自由发声、自主参与的权力,其中包含了以下环节:
  1.有爱的“破冰结对”环节,孩子们通过“儿童会议”讨论决定结对破冰的方式,如赠送见面礼、热心生活小助手、破冰游戏等不同的方式,选择混龄游戏伙伴,互动交流,增进了解,为结伴游戏做好准备。快看,大三班哥哥姐姐们用心制作见面礼,并通过小班弟弟妹妹的礼物盲选,最终寻找到最有缘的游戏伙伴,特别有意思。








  大一班和小四班的结对是通过一起玩抢垫子破冰游戏来完成的,手牵手,抱一抱,许诺一起快乐游戏,健康成长。








  2.有趣的“定期约玩”环节,在找到心仪的游戏伙伴后,孩子们通过投票商议,选出最想结伴游戏的场地,定下结对游戏时间以及制定游戏计划,在哪玩、玩什么、怎么玩……都由孩子们决定。
  3.有益的“记录分享”环节,游戏是孩子们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定期约玩的混龄游戏中,发生着许许多多有趣的成长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惊喜,因此活动后的游戏故事的回顾和分享也是孩子们超爱的环节,大班的孩子通过绘制游戏故事的方式,记录分享游戏中发生的趣事或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同伴一起交流,而小班的孩子则选择用照片回忆的方式分享,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成长。
  小组探索实践后,课题组凝练出活动组织流程和方法,并通过课题研究故事的方式,在全园分享推广。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
  三、全园推广验证:荔乡娃“大-中-小”混龄冬奥会
  小组探索中,课题组形成了“结对破冰-定期约玩-记录分享”的混龄活动模式,将“游戏计划-游戏故事-游戏评价”贯穿其中,帮助孩子在混龄游戏中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进一步验证模式的有效性,县一幼以一年一度的荔乡娃冬季运动会为主要内容,开展全园性的基于儿童视角的“大中小”混龄游戏的探索实践。
  1.第一阶段:发现运动会秘密
  儿童是游戏的主体,对于游戏,其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同时有能力且有权利展现和应用自己的视角。对于运动会,孩子们的视角是怎样的?如何收集他们最真实的原有经验以及意愿呢?县一幼组织教师尝试使用马赛克方法,即将传统的观察、访谈法与参与式的“绘画、图片选择、儿童会议”等方式相结合,用多种方式帮助儿童发声,每一种方式收集到的信息如一片“马赛克”,最终构建成丰富的儿童视角画面。
  看,这是课题组成员梁金莲老师组织大班的孩子开展“儿童会议”,让孩子围绕“说到运动会,你想到什么?你在哪里见过运动会,具体是怎样的?你玩过哪些运动会项目,怎么玩的呢?等问题,开展讨论。教师负责抛出了问题和进行记录,而孩子自主发言,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真实反馈儿童视角下的运动会。
  课题组成员卜冬梅老师则采用“色、形、味、声”形象研讨法,收集中班孩子们的想法,“我觉得运动会是彩色的,因为有彩虹跑道……”、“运动会是糖果味道的,因为赢了可以得到糖果奖励……“、“运动会有风的声音和加油的声音,运动员跑步很快,像风一样,啦啦队给他加油……”,一个个有趣、生动的对话,反馈出孩子们眼中的运动会模样,非常有意思。








  而小班组则组织孩子们观察往期运动会视频,提供运动项目照片,帮助孩子们熟悉运动会,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发表见解,很符合小班孩子年龄特征。
  通过儿童视角下运动会秘密的探索,孩子们积累了对运动会的认识,而教师也对孩子们的运动会经验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2.第二阶段:设计我们的运动会
  接下来,孩子们投入了运动会设计策划中,设计出自己喜爱的运动会项目,并参加项目竞选,为了能让自己设计的项目被集体采纳,出现在运动会上,“设计师”们精心准备竞选词,大胆自信地在集体面前表达,有的甚至提前准备好运动器械,现场展示,以获得更高票数。这个过程,孩子们充分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到运动会设计中,非常投入。
  最具挑战的是,如何让这些项目适合大中小三个年龄段孩子,这个问题依然由孩子们自己解决,整个过程,孩子们向我们展示着令人折服的儿童力量。
  3.第三阶段:筹备我们的运动会
  有了运动会项目,接下来就进入筹备环节了,孩子们通过自主结伴的方式分成若干个项目组,有“宣传组”、“场地布置组”等等,他们分别负责运动会流程安排、物资准备、场地布置、宣传海报、奖杯奖品等大小事项,群策群力,最终完成运动会筹备。
  4.第四阶段:举办我们的运动会
  一切准备就绪,孩子们从策划转向运动员,全情投入到自己设计的运动会中,其中大中班哥哥姐姐像弟弟妹妹们展现了运动榜样的力量,而小班弟弟妹妹因为与哥哥姐姐结伴游戏,而增强了安全感,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获得有益经验。
  教师唯有用心倾听儿童的声音,全力支持儿童的参与,将儿童视角持续贯穿在游戏课程构建过程中,才能帮助孩子在真游戏中自主.畅游.成长!
  作者简介:陈琴,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第一幼儿园教师,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幼儿园课程改革与保教质量提升”专项课题“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课程的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21ZJY5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9年钦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C类课题“在同龄编班背景下幼儿园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C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发布时间】2022/6/20 12:31:49
  • 【点击频次】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