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育人构建和探索

 

【作者】 冯 敏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新桥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双减”政策的最终目的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实现这一目的需发挥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作用,并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本文提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双减”政策;家校社;协同;信息化

  去年,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双减”之前,可以不夸张地说,培训机构担负了很大的教育责任,家长孩子把学而思,新东方当作提高成绩的希望,孩子周末时间全部被培训机构侵占,身边的孩子从一个培训机构到另一个培训机构,疲于奔命,孩子和家长都陷入焦虑中。针对这些情形,创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机制迫在眉睫,由此,“双减”表面为裁减培训机构,其最终目标是是为了减轻家长孩子们的压力,让教育更加健康优质地发展,建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从而为祖国培养优秀的身心健康的人才,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第一,家长单纯重视知识轻视其它方面的能力,一切让位于成绩,随着时代的变化,每一个家庭都知道:无论什么时代,无论政策如何改变,无论贫富贵贱,教育好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家长不计成本投入大量财力精力,从小开始让孩子学英语学奥数,家长觉得只要成绩考好了,其他的能力一概不重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忽视了孩子独自自主的生活能力,和好习惯的培养,心理健康素养,也忽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2.第二,据调查,80%的家长在孩子教育中遇到了困难,20%的家长认为还好。在家庭教育遇到的难题方面,双职工家庭遇到的最难题是“忙,没时间”(40%)、“不知道方法”(39%)、“有问题时不知道找谁求助” (36%)和“家庭成员针对孩子教育问题意见。
  不一”(34%)。农村家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是“自身工作忙,没时间”(51%)、“不知道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38%)、“有问题时不知道找谁求助”(37%)和“与孩子冲突矛盾多”(36%)。家长忙碌没时间,不懂教育方式方法以及寻求帮助无门是共同的问题。但是城市家庭由于网络信息高度繁荣,家庭教育意见更容易出现分歧。农村户籍家庭则是家长与孩子的观念不一致,导致冲突较多。同时,调查还显示,单亲家庭遇到“与孩子矛盾冲突多”和“不知道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两种困难占比最高,为67%.同时双减背景下,父母焦虑隔代监督和独居学习也面临着新诸多问题。由于学业负担重,心理压力还是很大,家长们开始逐渐关注孩子门的心理问题以及孩子的社交能力。孩子喜欢玩游戏、沉,沉迷网络问题也是家庭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家长不知道怎么引导,相当一部分家庭仍旧使用传统的“高压”政策,或者视而不见。
  同时,家长们不知道身教重于言教,让孩子看书,自己却在一边玩手机打麻将,也不懂得尊重孩子,只允许家长呵斥和责骂,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想法,就像清兵卫与葫芦里的主人公,兴趣和爱好被家长扼杀。久而久之,孩子只能压抑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等到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家长们就手足无措。
  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家校共育新生态 
  第一、建立教师家长共同的微信群,促进老师和家长良好关系的形成。老师可以在开学报名时建立家校联系群,把孩子在学校的一些表现情况都法规到群众,比如学校运动会,把孩子们从入场视频到比赛的场景及时拍视频发送在群里,学生的良好表现与获奖情况等分享到群中,作为家长看到,肯定会感到又兴奋又激动。比如我曾经把我们班学生跑步,跳高奋力拼搏的视频分享到群里和朋友圈,家长们会不断的点赞转发与他人分享。所以,通过建立微信群,可以拉近老师和家长和学生的距离,也可以通过微信群,调解学生之间的矛盾,让家长也对事情进行全面了解,从而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第二、建立学校教育网站,提升家长与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互联网时代,需要全新的信息化教育工作的目标,需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可以在学校的网站上建立班级教育板块,提升家长与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把正能量的东西放在相关板块中,让学生和家长在上面自由地发表意见看法,或者围绕一个话题大家自由讨论,引导学生阳光积极向上健康地成长。
  第三、利用专业教育互动平台,促进家校共育的进一步实施
  现在我们已经有许多知名的教育互动APP,这些APP把整合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大数据等手段,可以把家校共育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海量数据算法引入成熟的模式,从各个方面分析家庭需求,整合各个家庭适合的内容进行推送,同时提供高质量的线上课程以及专业化精准化的咨询服务。
  总而言之,利用信息技术对于家校协同育人的作用是重大的,同时它将所有的课程内容,优秀教师,经验分享向偏远地区,促进了家庭教育的公平和均衡。
  2.实现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的供给平衡
  当前,我国内陆和沿海南北地区的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多偏远山村的家庭教育市被彻底遗忘的地方。这些地方生活条件及其艰苦,教学质量教学设施都很落后,很多家长文化水平也很低,因此,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需要兜底,需要覆盖到角角落落,将偏远山区,落后的农村都要n
  目前,我国不同地区家庭教育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少农村、贫困地区是家庭教育指导“遗忘”的角落。这些地区大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学校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家长受教育水平偏低,是家庭教育指导的“盲点”地带。因此,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需明确兜底界限,覆盖社会全体对象,坚持补偿性正义原则,将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纳入家庭教育重点服务地带,均衡家庭教育服务地区之间的供给,使所有家庭享受到家庭教育指导的公益性服务。 
  细分家庭教育服务内容,兼顾共性与个性需要。现今家庭教育服务大多提供普适性指导,仅解决一般性问题,但实际上不同家庭存在一些特殊需求。譬如一些“内卷”程度较为严重的家庭,应该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一些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应注重亲子关系解决。因此,需对家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度调研,依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性别、性格特点、家庭背景分层,提取共性问题,分类个性问题。明确不同群体的家庭教育服务需求,提供精准有效的家庭指导。 
  《诗经》有一句话说得好,“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学校给孩子们提供好的机会和平台,孩子们就会成长为凤凰。所以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担负起育人的责任。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和老师是一根线上的蚂蚱,是同一个阵营的队友,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阳光地成长、一颗参天大树。。父母的爱滋养了孩子的心灵,老师的爱发展了孩子的知识,他们有着共同的光辉任务:让孩子成才。所以家庭和学校是亲密的队友,应该互相信任与互相帮助,在孩子成长的这条路,一个在左一个在右,为孩子们护航。
  • 【发布时间】2022/6/20 12:32:20
  • 【点击频次】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