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高效教学方法

 

【作者】 陈锡梅

【机构】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巴仁乡代普代尔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新时代背景下,新课程不断改革也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育的地位愈发突出。古诗词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增强小学生文化认同与民族自信。本文结合具体例子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

  古诗词在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其优美的词句与精炼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小学生的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点教学目标。小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困难的是对古诗词与日常表达方式的不同的不理解,以及古诗词所蕴含的丰富意境,这会极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诗词的遣词造句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一、反复诵读,经典咏流传
  我国古诗词具有语言精练的特点,篇幅大多较短,但字字句句皆是诗人反复琢磨与推敲后的呈现,其中蕴含的精妙画面与情感值得反复体会。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反复诵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理解古诗词独特的断句及发音方式。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可以通过字词在唇齿间来回回转感受古诗词语言的独特魅力。
  例如,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而深入感受经典。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第一遍诵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整首诗的节奏与押韵,并且要强调第一句末的“烟”、第二句末的“川”、第四句末的“天”字押的“an”韵,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其次,学生自己诵读一遍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读第二遍时要注意语速与语调。比如第一句的“生紫烟”,应该语速较慢、轻柔地读,读的过程中感受淡淡的紫色烟雾升起。而第三句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语速就应该稍快一些,让学生感受瀑布飞驰而下的紧张感。同时教师要强调重音“三千尺”,并向学生加以解释,此处“三千尺”为夸张手法,并非庐山瀑布真的有三千尺,而是为了显示瀑布从陡峭的山上飞驰而下的气势的夸张写法。第四句教师在带领学生读时注意感受抑扬顿挫,“疑”字带着一点疑惑,让学生感受诗人当时的不确定。再次,诵读第三遍时,教师注意让学生感受整首诗所描绘的画面。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淡淡的紫色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像是挂在山上。飞速落下的瀑布仿佛有三千尺,恍惚以为是天上的银河倾落到了人间。短短四句的诗,便勾勒出如此磅礴却又有趣的画面,如此经典的诗句值得反复诵读。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逐句讲解,详细解释词意,带领学生通过诵读理解诗意与诗人的心境,真正做到“经典咏流传”。
  二、结合创作背景,感受独特情怀
  艺术来源于生活,诗词的创作同样来源于生活,是诗人当下时代与心境的真实写照。不同的时代背景与生活经历造就了性情不一的诗人,也创作出不同风格的诗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诗词创作背景体会诗人创作的心境,感受诗人独特的情怀。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词人的生平与生活经历。例如,学生通过查资料可以知道《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在年轻快意之时,与年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结识并成为好友,在江边送好友去广陵(今江苏扬州)所做的一首诗。教师在带领学生理解题目之时可以强调“送”字,“送”字就为整首诗奠定了送别的基调。教师带领学生通读一遍并感受整体氛围,全诗描绘的是“送别”二字,却并未显出过多离愁别绪。此时教师结合学生们的课前预习提问并进行讲解,“有没有同学知道李白与孟浩然认识做朋友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很好,有同学查到是开元十五年”,当时正是唐朝的开元盛世,是个非常繁华的时代。讲解第二句时,着重强调“烟花三月”,让学生想象当时的繁华景象,此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表现当时繁华景象的图片及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当时的情景。从黄鹤楼沿江而下,江景美好秀丽,一路繁花似锦。教师在讲解时要强调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色彩很重的诗人,因此他认为孟浩然此去广陵会是轻松愉快的一段路程。因此诗中虽有“孤帆”,却更多表现出的是诗意,而非故友远去的失意与落寞。
  三、发挥想象思维,加深诗词理解
  学生在诗词学习中,容易落入古诗词只需要背诵的陷阱中。事实上,想象思维在古诗词学习中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以良好引导,不但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小学生想象思维的长期发展。对小学生而言,思维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容易产生各种联想,古诗词中的一个词、一句诗,都可能引发他们的想象。当然,这离不开教师的良好引导。
  例如,在教学《渔歌子》这首词的时候就要重点为学生讲解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形,让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感受“有山有水,有花有鱼,何其美哉”的意境。其中的“白鹭”、“蓑衣”都可能引发学生的想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比如“蓑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衣服。现今网络视频发展迅速,学生在生活中可能见过白鹭的视频资料,桃花也是生活中常见的花,而“鳜鱼肥”三个字稍加描绘就能引得小学生大流口水。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生活中的视频大大提高小学生的诗词兴趣。“青箬笠”与“绿蓑衣”也足以引发孩子们的各种想象,教师对这些用具的讲解也会让学生们对古代编制用具产生兴趣。整首词讲解完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想象整幅画面,白鹭飞翔在西塞山前,江前桃花盛开,水中鳜鱼肥美,时不时腾出水面,渔父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斜风吹细雨都忘记回家去了。一方面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活泼明快,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渔父的生活,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结语:本文从反复诵读,经典咏流传、结合创作背景,感受独特情怀、发挥想象思维,加深诗词理解三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高校教学方法。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独特魅力,结合创作背景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当下的情感表达,发挥想象思维,敞开学习的兴趣大门,更好理解诗词韵味。
  参考文献:
  [1]王大超.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高效教学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1):211-213.

  • 【发布时间】2022/6/20 12:45:22
  • 【点击频次】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