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作者】 姚秋竹

【机构】 广西省百色市右江区教育局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网络信息泛滥的信息时代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变得越来越多,而积极心理学作为以人的活力、美德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心理学分支,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指导。基于此,本文对当代初中生比较常见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与身心健康发展有所促进。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校与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对学生个体的潜在心理健康问题加以解决,同时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挖掘其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始终保持心理健康,这一心理健康教育宗旨与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而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来,也同样是十分可行且必要的。
  一、初中生的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一)人际关系问题
  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的关键阶段,面对自身与他人间的关系,往往会很容易做出错误判断,再加上其交际环境受限较大,人际交往经验十分有限,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人际关系问题的几率往往是比较高的,而这些人际关系问题的出现,则会给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烦恼及负面情绪,最终逐渐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1]。例如有些学生在与他人出现冲突后,会对人际交往产生抵触乃至畏惧心理,并逐渐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有些学生在与教师、家长的交往过程中,则常常会因不愿接受管束而出现反叛心理、对抗心理,希望通过消极抵抗家长、教师要求的方式来表达自身不满,对于各种不抗倾向则很容易认同感,
  (二)学习压力问题
  在家长期望较高、升学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当代初中生虽然能够享受到良好的生活条件、教育条件,但也同样需要面对较大的学习压力,而在这种学习压力的长期影响下,学生则很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例如有些学生面对家长、教师不断提高的学习成绩要求,会出现明显的焦虑、不安心理,时时刻刻处于对学习成绩的担忧中,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失眠、食欲不振、神经衰弱等心理问题,并使学生陷入学习成绩下降——焦虑——成绩进一步下降的恶性循环中。还有些学生在因学习成绩与家长、教师产生冲突或是出现不满情绪后,会将一些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学习活动,并逐渐形成厌学心理。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心理健康意识培养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对人的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个人特质及群体美德等展开研究,并借此将人的潜能、力量充分发掘出来,这样才能够使其在更好的条件下生活、发展,而在这一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与教师则需要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做出调整,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探寻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积极力量,最终形成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积极心理品质。例如对学习压力所引起的心理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学习活动联系起来,使其能够理解现阶段刻苦学习的必要性,同时鼓励学生在压力过大时主动与家长、教师进行沟通,及时采取各种缓解压力的措施,以免因误解而与家长、教师产生冲突。而对于人际关系所引起的心理问题,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主动换位思考,学会尊重他人感受与意愿,力求通过互帮互助、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人际交往方式,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免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使自身产生负面情绪与消极心理。
  (二)转变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由于初中生在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后,其本身必然会遭受一定的创伤或负面影响,有些心理创伤甚至会对其未来成长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要想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首先就必须要从积极心理品质的挖掘入手,转变被动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由教师主动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并根据其心理健康情况来制定针对性教育引导措施,着力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最终实现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预防[2]。例如每学期开学后、结束前,学校可安排专业心理教师负责对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档案,以帮助教师准确了解其心理健康情况的变化及性格特征等具体信息。而在常规教学方面,则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同时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对人际关系处理、缓解心理压力、爱情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常见问题展开讲解,使学生在真正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选择与合理应对,避免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总而言之,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虽然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并使其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直接影响,但对于学校与教师来说,只要能够熟悉各种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与特征,并通过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调整等方式,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培养,就必然能够使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理想效果,并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栗洁,李莉,巴玉珠.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策略研究——以焦作市二十中为例[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4(3):71-73.
  [2]王璐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291-292.
  • 【发布时间】2022/7/18 10:14:48
  • 【点击频次】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