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趣味化教学

 

【作者】 李 静

【机构】 重庆市万州区上海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积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通过故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及生活教学法的应用,增强课堂趣味性,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化教学

  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中涵盖了有关思想道德教育的丰富理念,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并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实施趣味化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投入其中,实现教学效率的优化。因此,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化教学的策略进行思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趣味性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
  目前,许多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此时,教师在教授道德和法治的过程中,合理应用趣味教学法可以改善这一问题,让学生发现和感受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乐趣,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1.2有利于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政策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政策的颁布,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方法被提出了更高的政策性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要在课堂实践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以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备课和讲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跟随教师的教学方向,没有自主分析和自主思考,处于被动的地位,甚至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昏昏沉沉的状态。现阶段,在教育政策的倡导下,教师需反思以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为了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趣味教学法,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提升学生参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兴趣。
  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2.1学科任务不明课程意识淡薄
  道德与法治课程原本是一门重要的、与学生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学科。而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呈现课程意识淡薄、学科任务不明的教学现状。
  2.2忽视学情教学过程欠优化
  基于教育改革的需要,现代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学情,即学生的特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知识结构和能力层级等。充分考虑学情的教学,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实际的教学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忽视学情,备课从不“备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忽视学情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对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掌握不足,教学没有充分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知识时,因与生活相距甚远而难以充分理解,在整堂课中,学生都处于被动听讲的地位,无话可说,无感而发;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教师忽视课堂互动,或者是所设计的问题缺乏启发性,提问环节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导致整堂课缺乏灵动性。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误读教材的思想。例如,在“小水滴的诉说”教学中,教材编排的宗旨是: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教师的教学则变成了“少用、反复使用水资源”这种误读教学宗旨的教学模式,背离了教学设计的初衷,难以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趣味教学法应用的对策
  3.1运用趣味游戏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这些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探究心,尤其是对游戏活动始终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趣味游戏,既可以将游戏活动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丰富教学形式,还能够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基础上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这对于优化改进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兴趣、认知水平等因素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趣味活动,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与实践技能,在增强学生游戏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以“绿色小卫士”这单元的教学为例,其中一课的内容为“我是一张纸”,教师便可以依据该内容来设计符合学生兴趣及认知的活动,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具体游戏设计:要求每人准备一张废纸,然后要求学生思考废纸的作用,并通过动手操作来实现,最后阐述自己的利用理念,评选出最佳的废纸利用方式。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将废纸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作为装饰品,有些学生将废纸折成纸盒子装杂物,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选。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使得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废物利用与环保的重要意义。
  3.2结合“学情”,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
  道德与法治原本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针对当前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情”的现象,笔者认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巧妙地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现象等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同时改变过去“假、大、空”的喊口号式的教学现状,让教师的教学更加符合“学情”。同时,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很多生活案例的融入,也能够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说话要算数》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诚信”的认知更为直观,笔者让学生搜集生活中有关诚信的真实案例,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演绎出来。一些学生还比较有创意,将当前商贩缺斤少两的现实问题直观地演绎出来;而有些小组则结合父母工作忙的现象,经常忘记自己对孩子承诺的事情,也是不守诚信的。等等,一系列的小案例,让学生对诚信的问题理解更为透彻。在学生演绎结束之后,教师这才结合诚信的问题进行总结点评,学生对诚信的理解更为直观,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转变过去应试化的教育理念,改变过去“完成任务”式的教学模式,积极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故事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以及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吕鸣飞.“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版),2020(04).
  [2]赖文锋.浅谈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堂内外,2021(05).
  [3]魏永虎.谈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21(05).
  • 【发布时间】2022/9/13 11:43:32
  • 【点击频次】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