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作者】 何 林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景区景点服务中心(宝箴塞文物管理处 宝箴塞民俗博物馆)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文物是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研究考察的科学价值。近年来,各地政府依托区域里优美自然的乡村田园风光、利用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级项目资金和国家扶贫政策,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因此,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就出现了一些矛盾冲突。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本文笔者从多方面进行阐述,力求探索最佳解决方案。
  【关键词】 文物保护;旅游发展;关系

  文物是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更是无价之宝,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还具有历史研究的科学价值。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地大物博,蕴藏着许多珍贵历史文物,是国家,是民族的无价之宝。曾经一些外国列强侵略者把魔爪伸向我国的宝贵文物,进行疯狂掠夺,中国共产党及无数爱国人士用自己生命和鲜血拼死保护国家文物免遭掠夺,写下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这些宝贵文物经历数年的风雨和战乱流传至今,故显得十分稀奇和珍贵。如何珍藏和保护珍贵的国家文物古迹,是当今国家文物管理者所关心的热门话题,是压在肩上的历史重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地改善和提高,旅游业也随之迅猛发展,文物古迹就成为旅游业的最佳重要资源,探古求知便成为世人的一种文化追求,带着对文物古迹的好奇,学习了解古文化的心理去参观浏览各个文物古迹已成为时尚。因此,给文物古迹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搞活地方经济成为一对矛盾。要利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又要保护好珍贵的国家文物古迹,使二者都不受伤害,达到共同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就需要认真研究出妥善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鉴于此,笔者浅述几点个人意见。 
  一、文物古迹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已成为大众共识,作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探古求知的旅游已逐渐升级为幸福生活的“必需品”。据统计,我国每年人均出行3.5次以上,旅游产业均呈两位数增长,远远高于GDP的增长。近三年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旅游业受到很大影响,但危机也是转机,疫情过后的报复性消费,文物旅游市场空间依然潜力无限。
  文物是旅游资源的基本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物旅游发展一直都在不断探索中,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比如:全国已形成了一大批诸如北京故宫、云南省崇圣寺三塔等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物旅游目的地,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文物旅游景区和文物文创产品越来越多。同时,文物旅游以物质遗存为载体进行展览展示,主要表现在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群、历史文化街区的展览方式。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罕见,蜀中一绝的军防要塞式住宅—宝箴塞,再现了民国初年川东北地区的社会风貌,成功创建成为天府旅游名镇,所在的方家沟村创建成为天府旅游名村,充分发挥乡村振兴示范引领作用。沿口古镇兴于宋,繁荣于明、清,现存街区、建筑多为清末民初时期规格原貌,堪称嘉陵江流域第一古镇;始建于南宋的武胜真静书岩,栩栩如生;武胜的最大寺庙永寿寺,始建于宋祥符二年(1009年),至今寺内外建筑保存完好;坐落于武胜沿口古镇的印山公园,始建于民国15年(1926年),在当时的川北地区可谓首屈一指,被誉为川北名园。
  地方文物古迹已成为地方旅游重要资源,吸引了无数省内外游客的青睐,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为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今,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时代下,文物古迹是旅游的重要资源,文物旅游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
  二、旅游发展是文物保护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在改革开放初期对旅游业发展作了重要指示:要把文物资源化为旅游业发展的生产力,必须对文物进行保护和维修。因此,发展旅游业可以解决部分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我国文物古迹众多,而国家财力有限,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费用相对众多的文物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许多文物因无经费进行维修与保护而遭毁灭,旅游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比如:武胜县2021年接待游客467.0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2.67亿元,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1%左右,旅游收入占全县GDP比重达到20%。2022年接待游客358.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64亿元。宝箴塞因建筑奇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门票销售收入不断增加,2021年接待游客52万人次以上,收入超过1.17亿元;2022年接待游客48万人次以上,收入超过1亿元。宝箴塞成为武胜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同时,大部分资金又运作为文物日常维修经费。所以,通过旅游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文物养文物”实现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目标。
  三、开发旅游资源要确保文物遗迹的原风原貌
  文化遗产是民族的根基,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无数旅游爱好者都是怀着对历史文物古迹的好奇,探索了解历史文物的欲望,去感受触摸深厚渊博的历史文化积淀,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愉悦身心,追逐历史的脚步前去参观浏览文物古迹。所以在旅游开发中,要严禁过度开发文物资源,避免环境污染等一切负面作用,确保文物古迹的真实原风原貌得到有效保护。把文物古迹的真实风貌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之真切地体现文物古迹自身的内涵和本质特征,体现文物古迹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以引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
  武胜县,隶属小平故里广安市,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以沿口古镇、定远古城、宝箴塞为代表的无数古镇古塞等地面文物,以胡家坝汉代遗址、唐宋窑址、山水岩东汉崖墓群等为代表的地下文物,以燕子岩摩崖石刻、穿岩曦月、太极湖为代表的人文、风景景观,原风原貌构成了武胜特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宝箴塞,始建于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秋,历经111个漫长岁月,饱受自然风霜的洗礼,经过三期抢救性修缮,时至今保存完好,是清末民国时期巴蜀民防建筑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其居住、防御、生产、生活合一的建筑体系是中国军事战争史上的伟大创举。由此可见,充分利用文物的真实风貌优势,成为旅游特色产品,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参观浏览,从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腾飞。
  四、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各地政府依托区域里优美自然的乡村田园风光、利用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级项目资金和国家扶贫政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旅游业随之迅猛发展,文物古迹就成为旅游业的最佳重要资源。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历史文物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也是我们的政治责任。”因此,对任何文物古迹的严格保护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应尽义务,对于文物工作者来说更是责无旁贷。文物古迹为旅游业提供重要的资源,可以说文物古迹是旅游业的根基。而旅游业的发展又给文物古迹的保护带来极大的副作用,游客在参观浏览文物古迹时难免对文物古迹有所伤害或损坏,致使文物古迹的保护难度增加。若不对文物古迹进行对外开放,又会极大地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实现文物古迹保护和旅游发展的相互统一,做到并驾齐驱,获得双赢。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实现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的相互统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传承的千年脉络体现出中华儿女浓郁的诗旅情怀,而国家从顶层设计上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就是“诗与远方”牵手的最好见证。
  1.加强领导,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制 
  文物保护工作应列入政府工作的大事,文物管理部门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文物保护工作。加强领导,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制,进一步提高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思想觉悟,引起高度重视,绝不能走过场做样子,加强政府调控和监督作用,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健全合理有效的文物管理规章制度,从严管理,惩罚分明,确保文物管理保护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2.为吸引游客,保护文物是前提
  文物古迹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旅游业依托文物古迹而发展。人们拥有对文物古迹的好奇,探究的心理,都会前来游览参观、考察和学习,旅游业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在利用这一优势的同时,切记文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很难还原原貌,就会降低旅游观赏、考察效果,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文化和旅游部门在旅游开发中,必须首先满足文物保护,才促使旅游产业获得更大效益。
  3.充分发挥旅游优势,弥补文物保护经费不足
  一些文物都是上千年历史,通过漫长岁月的洗涤,或多或少会出现损坏现象,必然产生正常的维护维修费用,国家对文物非常重视,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维修资金,在对文物保护和维修来说还是杯水车薪。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又要依托文物古迹这一重要资源,因此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从旅游经济效益中抽出部分资金作为文物保护维护费是合情合理的,使之受损文物得到及时维护维修。
  4.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增强游客文物保护意识
  在旅游参观观察中,文物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上的伤害,甚至损坏想象,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只能采取积极的办法,增添防范措施。比如: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通过漫画、标语、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旅游参观对游客的引导,发现情况及时制止,防患于未然。
  (二)在发展旅游业的同尽量减少对文物古迹的副作用
  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景区规模的扩大等因素,或多或少会给文物管理带来作用必须权衡利弊,从全局出发协调合理调整解决。
  1.在开发或扩建旅游区时要尽力避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对文物的伤害和威胁,要以保护文物为主的思想理念进行设计施工。
  2.杜绝只顾短期利益,只考虑高效回报,不顾文物安全,进行野蛮施工对文物古迹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杜绝旅游高峰期超负荷地接待游客;杜绝对珍贵文物摄影拍照,以防文物老化、破坏至毁灭。
  3.解决制止追求经济效益对文物采取了一系列不符合其历史时代特点的“改造”,致使文物原貌受到破坏。
  4.妥善处理旅游区的交通工具排出的废气对空气的污染,旅游基础设施排放出来的废水、废渣,游船排出的油污等对旅游区水源的污染,从而引起对文物的强烈腐蚀,致使文物遭受破坏。
  5.加强监管防止游客在旅游参观浏览中对文物的破坏。比如:游客在观赏中对文物触摸、踩踏、攀登、乱涂乱画、敲砸甚至盗窃等不良行为都会对文物上有所伤害、损坏或丢失。
  文物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文物遗产,就是在保护我们的民族历史、传承民族财富、守护民族根脉,鞭策我们不忘本,更好地开辟未来。文物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多重价值,是推动文化繁荣、旅游发展的丰富资源,在对其好好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发挥文物的有效价值。我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与作用,并将文化遗产保护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组成部分。可见文物保护的意义与作用就不言而喻。
  文化遗产和旅游结合,有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当地民众生活。发展旅游业,搞活地方经济发展,是当前最重要的战略决策。文物保护与旅游事业可谓是相互促进的,旅游业要依托文物古迹这一重要资源来发展,旅游业发展了,搞活了经济,反过来又可以为文物管理保护提供一定的经费,是一个双赢的买卖。那么,管理和保护好文物就成为首要的任务。文物管理保护好文物的原风原貌,还原文物历史的本来面目,以真实的面貌展现在游客面前,能极大地发挥文物的真正历史价值,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浏览,从而进一步发展和扩大旅游业规模,更大化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劲松.文物旅游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M].中国旅游研究院,2018
  [2]龚新.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地域研究与开发[A],2009
  [3]程子建.钟笑寒,文物保护与旅游产业化:不完全合同理论[J].旅游学刊,2007(06)
  [4]郑向敏.文物古边的保护与旅游开发[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5]安旭.旅游文物艺术[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6]段生柳.浅析腾冲旅游发展对文物保护工作的促进[A].《保山师专学报》,2004

  • 【发布时间】2023/4/10 12:33:56
  • 【点击频次】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