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

 

【作者】 李 蕾

【机构】 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市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新课标背景下在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思辨性,从学生的阅读经验出发,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中自主思考阅读,激发自身情感体验,进一步自主深入探究学习,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思辨性阅读的有效开展,能够真正地实现教考结合,突出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让他们拥有丰富的阅读体验,辩证地分析探究,形成清晰独特的价值判断,独立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

  在新课标背景下,为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教师应适时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措施,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并辩证思考,加强对学生的思辨训练,读写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语言表达与自主思辨的能力。
  1、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意义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丰富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任务群,着重强化学生的综合阅读和表达能力。例如,教师要强化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不能仅关注学生写作技巧的提高,更需要在阅读理解能力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需要积极融入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内容,着重提高学生的思辨意识,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融入自身对知识的深度思考,形成自身对事物的价值判断。首先,教师在设计任务教学群时,需要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不仅要从课本教材中汲取教学元素,更需要拓宽视野,融入古今中外的优秀教学文章,给学生更多思考空间。备课时,教师需要精心选择阅读教学材料,从文章的语言特色、思想情感、写作结构等方面着手,选择适宜高中学生的阅读文章。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文章的作者生平、主题观点和语言特色等多方面入手,充分了解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内涵,既要让学生清楚分析的角度,又要让学生培养深入文本理解思想内涵的意识。其次,在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教师需要积极引入高中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话题,在对话题探讨深究的同时,准确清晰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通过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讨论辨析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说话态度和方法。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学会理性思考分析,突出逻辑思维的合理性和严密性,准确表达。
  2、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现状
  在实际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当中,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大部分课堂还是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学生参与感不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不高。同时,受制于教师的权威,以及参考书的“标准答案”,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思维受限,缺少向教师提出问题以及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的能力。除此之外,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为了追求高分,往往套话泛滥,机械写作,思想深度不足。而教师也迫于分数压力,不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加强学生思辨解读能力的训练,而重在教授学生一些应试技巧,如此,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不能得到有效提高,思维也得不到发展。学生思辨训练不充足,使学生在审作文题目时,很容易出现解读不明确,论证思路混乱,逻辑不清晰,偏题严重等问题。
  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3.1基于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其中包含了多种文体,首先,从文学类文本来看,文学多小说,有长篇也有短篇,小说传统阅读教学主要围绕人物、故事情节和背景三方面展开,那么在思辨性阅读模式中要更加注重对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的挖掘,从写作背景到文本内容再到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形成一条串联的主线。例如,在《祝福》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倒叙的方法来思考文章的结尾处是以什么理由作为起点的,为什么?结合文章中的内容来进行思考二者之间的关联,分析作者想要给读者留下什么,以此来判断是什么导致了祥林嫂之死。结合生活经验与作者的创作背景资料,以祥林嫂之死为切入点,在多角度辨析中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深思。其次,非文学文本主要包括论文、杂文和评论等,论述类的文本与实用性文本都以说理为主,且在学术研究时二者也多会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所以统称为非文学类文本。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非文学类文本体现出了逻辑性和推理性的显著特征,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来明确非文学类文本中的具体界限,比如演讲、散文、评论等。非文学类文本的思辨性阅读离不开实际案例和时代特征,阅读既要结合文章本身的特征,也要结合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其本质属性,加上语言所具有的辩论性,使得语言成为了这一类文本阅读中的重点分析内容,比如杂文中一些有色彩的语言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有力载体。
  3.2明确思辨阅读的导向,在文章里感悟深层情感
  由于高中生在日常学习中仍然惯用自我感性认识,对文章的理解大多只停留在表面,对于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文章缺乏自我学习探究的驱动力。让学生在文章中思辨地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明晰思辨阅读的感情导向,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真正切身感受到语文的阅读魅力,还能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培养阅读认知和探究能力。在闻一多先生的《红烛》这篇课文教学中,文章以蜡烛这一典型象征意象,在诗词中赋予其更深刻的含义。作者将自己的思想融入诗词里面,不仅仅停留在赞美蜡烛无私无畏,为他人奉献自己的精神,更引发了作者深层的爱国之心。教师在《红烛》的教学过程中,事先就应该对文章有一个深度的理解,对文章的情感表达有一个高度把握,与此同时不能在教学开始便向学生讲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晰诗人和红烛的对话流程,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的思维方式,逐步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诗人赋予红烛的形象象征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不断地自我总结和反思,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结语
  思辨性阅读是一个需要各方面精雕细琢的过程,教师要根据自身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结合学习任务群来发挥特长,创造性地去结合实际学情开展阅读教学,相信在反思中的不断总结经验定能够为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诞生更多可能,推动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
  [2]梁新然.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3]殷勇鹏.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开展[J].中学语文,2020(27):64-65.
  • 【发布时间】2023/7/8 12:19:54
  • 【点击频次】127